优势在我!孟达是如何被司马懿千里奔袭击溃?诸葛亮北伐失良机

当年孟达怕刘备砍他的脑袋,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带着自己控制的地盘向曹操投降。他不但会做人,而且长得帅,曹丕一见他就喜欢上了,因此对他很不错,一有空就让他坐在自己的专车上到处逛。他跟曹丕的另外两个死党的关系也很铁。这两个铁哥们就是桓阶和夏侯尚。很多人看到他一个投降过来的人在他们面前牛,比很多大佬级人物都吃得开,心里就不爽了,在曹丕面前多次讲他的坏话,请曹丕要远离孟达。哪知,曹丕却不听,越叫他远离孟达,他越离不开孟达。大家就都没有话说了。

孟达心里也超级爽,认为自己这么把曹丕搞定,这辈子的生活是坚决没有问题了——因为,曹丕的年纪比他还小啊。

哪知,曹丕虽然年轻,但寿命却很短,皇帝没当几年就死掉了,而桓阶、夏侯尚也跟着先后死掉。孟达不是蠢材,看到自己的保护伞完了,自己的铁哥们也完了,身边剩下的全是对头人士,知道这个处境已经大大的不妙,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不久,司马懿又给他写信,请他到洛阳来看一下新的领导人。他就以为司马懿在给他下圈套,心里就充满了危机感。诸葛亮的情报工作还真不错,立即知道孟达的心态,就派人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叫他回头是岸。

孟达本来就已经觉得走投无路了,经过这么一番语重心长的劝告,立即表示同意:找个时机,举行起义。

这个故事的开头,对于诸葛亮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当时孟达是新城太守,手下掌握着一大块地皮,而且这块地皮跟蜀国接壤。如果成功,其意义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可在后来操作的过程中,不但孟达不断地出现失误,而且诸葛亮也跟着出现失误。

两人开始联络时一拍即合,可以说是时机掌握得很对。可这事绝对是个机密事件。机密事件做起来,一定得超级保密。可两人都没有看清这一点,硬是一天到晚不断地通信,没几天,风声就走漏了出去。

本来,两个人的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但孟达是个很鬼的人,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投降过去,可行动却巨慢。最后诸葛亮的耐心用完了。诸葛亮知道孟达是个有着丰富变卦经验的家伙,怕他突然又变卦,就想了个办法,让他尽快兑现投降的承诺。

诸葛亮的智商确实很高,知道如果老是天天跟孟达这么偷偷往来,这事就有泡汤的可能,必须把孟达逼一逼。当然,现在孟达还是魏国的新城太守,他当然不能跑过去逼孟达。他不能跑过去逼,但他可以让魏国把孟达逼一逼——本来就是魏国把孟达逼过来的,现在只是让他们加大一下力度而已。

诸葛亮用的这个办法比较阴险。

跟很多起义故事一样,诸葛亮和孟达之间也有个联络员。这个联络员叫郭模。

郭模遵照诸葛亮的指示,在经过申仪的地盘时,故意把孟达要投降的小道消息泄露出来。

申仪原来跟孟达一样,也是在刘封事件中投降魏国的。现在是魏兴太守。

这两人虽然来路相同,算起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可关系向来却紧张得很,不是你打我的小报告,就是我暗中踢你一脚。

这时申仪知道这个事之后,当然不会闲着,立马向魏国最高层报告。

本来,情节发展到这里,仍然在诸葛亮的掌控之中。

可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可以泄露消息,他可以有办法逼迫孟达一把,但孟达并不把这个泄露事件当一回事。孟达到了这时,居然自信得要命,认为魏国那些人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只把司马懿当成他的对手,说除非司马懿前来,别人来统统无效。

他的这个想法也很对。但他的另一个想法就歪了。他虽然怕司马懿,但又死硬地认为,司马懿不可能前来。司马懿现在守在宛城,必须全力防备东吴的侵犯,任务重得很。而且,宛城离这个地方很远,道路也难走,即使前来,也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等他的部队来到时,也已经全部累得举不起刀了,除了让他屠杀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本来,他知道申仪举报他之后也有点后怕,也想加快起义的步伐,早日回归蜀国人民的怀抱,早日脱离这个危险的境地。可这个想法才一产生,却又上了司马懿的当。司马懿在孟达投降到魏国的第一天起,就把他当作危险人物,不断地劝曹丕不要这么相信孟达。可曹丕不听。司马懿也没有办法。司马懿没有办法,但他那双眼睛却放不过孟达,即使在宛城当一把手,仍然密切关注孟达的动静。这时他接到申仪的举报,决定立即采取行动,要把孟达搞定。

孟达知道宛城离新城很远,路很难走,司马懿同样知道。但司马懿却一点不怕。他也知道孟达现在最提防的是他,但他更知道孟达是个马大哈。

于是,他首先给孟达写了一封信,说孟达向来忠于大魏,忠于英明领袖。现在有人打小报告,说孟达要叛国投敌,要跳槽到蜀国那里去。这简直是血口喷人啊。他以前弃暗投明,从刘备那里跳槽过来,刘备的手下恨不得吃掉他。诸葛亮早就想把他捉拿归案,只是没有办法而已。谁能相信他会再投降过去?郭模算老几,而诸葛亮又是什么主儿?这样的事他能泄露出去?

孟达一收到这个信,马上就笑了,连司马懿都被自己忽悠,别人还能怎么样?于是,他就立即恢复大大咧咧的样子了。

人一大大咧咧起来,危机意识就会丧失。他就不想想,他平时跟司马懿没什么交情,为什么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会给他写这封信?如果他不那么得意,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下,结果就会不一样。可这家伙现在已经无法冷静了。

司马懿在发出这封信后,立即进行战斗动员,要去把孟达捉拿归案。手下的那帮人一听,离孟达这么远,哪能说跑就能跑过去?而且,现在孟达跟吴蜀两国都有联络,形势严峻得很。另外,按规矩来说,要出兵也得先向皇帝打个报告,他批准了才可以出发啊。

司马懿却不听,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向中央打什么报告?这个报告一来一回,要花多少时间?等得到答复时,人家的事已经顺利结束了,而且孟达这家伙是个纯粹的小人,一点诚信都没有。现在他正处于犹豫阶段,正是可以把他搞定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一面向中央报告,一面带着大军“倍道兼行”,向新城狂奔。仅八天,就出现在孟达的城下。

孟达突然看到司马懿的部队出现,也慌了手脚。这才知道司马懿那封信全是忽悠他的。本来,诸葛亮老早就劝他赶快行事,否则,后果很严重。可他不听,还大大咧咧给诸葛亮写信说,宛城离洛阳有八百里,离新城有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听到他要搞事了,一定先得向曹叡报告。这个报告一来一往,最快也得一个月。等他们的手续办好了,他的城防工事也做好了,一点不用怕他们。

诸葛亮一接到这个信就知道事情坏了。可诸葛亮也只知道事情坏了,却没有别的办法。他虽然跟东吴一起,同时派部队过去接应。但他在处理这个事情时,远不如司马懿来得果断。司马懿决定之后,当场拍板,要部队天天急行军,硬是抢在时间的前面,提前来到新城城下。而蜀吴两国的部队速度就慢半拍。

司马懿这一次行动很有全局观,他知道不但要对付孟达,而且还要对付蜀吴两国派过来的救援部队。所以,他早已派部队对蜀吴两国的部队进行拦截。当时,蜀吴两国的援兵已经向西城的安桥、木阑两个要塞进发,但却因为速度不快,被司马懿的部队死死拦住,一点进展也没有。

孟达这段时间跟诸葛亮通了许多信,对诸葛亮的感情很深,直到这时,仍然不忘记向诸葛亮报告:“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意思是说,我宣布搞事才八天,他就来到城下了,来得真是太快了。

他虽然很怕,但他知道必须对抗到底。他现在再玩投降那是坚决行不通了。司马懿一点不给孟达喘息的机会,兵分八路,全面向孟达进攻。

新城的城池本来很坚固,而且三面临水,属于典型易守难攻的地方。按照孟达的水平,守住这个地方几个月应该没有事。到时,蜀吴两国的援军就会到达。那时,司马懿再怎么厉害也没有办法了。

所以,孟达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他有信心,别人却一点信心也没有。

现在没有信心的是孟达曾经的死党——邓贤。邓贤不光是他的死党,而且还是他的外甥。这家伙一点不为他的舅舅着想,看到司马懿攻得很猛,就动摇起来,觉得自己的舅舅最后肯定会玩完。舅舅一玩完,自己也会跟着玩完,那就大大的不值得了。于是,他就做了个决定,把舅舅出卖一下,自己以后还有条活路走。于是,在孟达坚守十六天之后,邓贤打开城门,把本来已经累得差不多没有力气的魏兵放了进来。孟达突然看到敌人冲进城来,这才知道自己的外甥投降了敌人,心里很愤怒。可愤怒又能怎么样?

新城三面临水,易守难攻,同时也很难逃出去。人家从那仅有的城门里杀进来,也等于是堵塞了孟达逃跑的通道。于是,在孟达决定逃跑时,他才知道,自己已经逃跑无门了。最后,孟达在无穷无尽的愤怒和后悔中成了司马懿的刀下鬼。

司马懿这一招儿使得魏国的一场边界危机全部化解。单从这次行动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司马懿也是个军事天才,很有曹操的风范。

反过来看诸葛亮就知道,诸葛亮在策反孟达时很有一套,也很会抓住机会。但他只会抓住机会,却没有把握好机会。他只忙于开动脑筋去逼孟达抓紧时间搞事,自己的行动却十分缓慢。按说,这个事件对于蜀国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也是个天大的好机会,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牢牢控制在手才对。因此,他最应该做的是一边逼孟达赶快把事情做好,一面组织力量去接应。如果他早点派出精锐部队开过去,司马懿那支从千里之外狂奔而来的疲劳之师能是他的对手吗?可他只是在那里被动地等着孟达举事,只把目光放在汉中,死死抱住从汉中北伐的老理念,终于错过了这个绝佳的机会。

新城是以前曹丕为了奖励孟达,把三个郡合成一个郡后交给孟达的,地皮很大,人口也多。而且新城处于魏、蜀、吴三方的交界处,其战略地位几乎可以跟荆州相提并论。拿下新城,不但多了一个向魏国制造麻烦的点,而且也打通了跟吴国联合的捷径。可惜,诸葛亮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全力去把这个地方拿下,改变历史的机会就又渺茫了一分。

司马懿在此之前,虽然多次向曹操献上计策,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他的那些计策绝对正确,但曹操却很少采纳他的意见,更没有让他跟枪杆子发生任何关系。在曹操的时代,他还是一个纯粹的文官。直到曹丕当权,他才得到重用,逐步成为军方人物。他这是第二次带兵打仗,显出了他强大的军事才能。可以说,在三国时代,能像他这样千里奔袭获得成功的,除了曹操,还真没有谁比得上他了。

这次战斗,可以算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手。虽然双方没有直接面对面,但都利用孟达制造的这个平台隔空较量了一次。这个结果大家已经知道,是司马懿笑到了最后。

而且司马懿还继续笑下去。

司马懿继续笑下去,肯定有人又要倒霉了。

这次倒霉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申仪。

申仪成功地举报了孟达,最后让司马懿杀过来把孟达搞定,心里很爽,觉得自己真了不起,以为自己更幸福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可司马懿却不让他继续过幸福生活。

司马懿不但看孟达不顺眼,看申仪也不顺眼。于是,睁着那双眼睛找到申仪的一个把柄。

原来申仪不但有打小报告的特长,还有刻章的特长。他到处给人家刻章办证,而且效益真不错。他刻的是官印。谁给得钱多,他给你的印就大。大家听说之后,都排队过来请他刻章。于是,他的生意很火爆。

司马懿知道后,也不请示一下曹叡,立即把申仪抓了起来,然后送回洛阳,把他监禁起来。申仪这才知道,自己给别人刻章,最终吃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孟达失手,使几乎到手的新城又丢掉,不知道诸葛亮当时的心情到底怎么样。但他仍然在汉中做足北伐的所有准备工作。诸葛亮这时也碰到了一个北伐的良好时机。

现在魏国镇守长安的第一把手是夏侯楙。夏侯楙的老爸就是那个在战场上被黄忠砍掉脑袋的夏侯渊。夏侯渊虽然死得难看,但他还是很有水平的。而他的这个儿子却一点水平没有。他是夏侯家的官二代,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所以,曹丕就让他接替了夏侯渊的职务,成为长安的一把手。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对西部地区高度重视,一直让很牛的手下当长安的一把手。以前是夏侯渊,夏侯渊掉了脑袋之后,是曹彰。这两个家伙不但是曹家的人,而且又是很会打仗的将军,属于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人。有的时候,曹操还到长安住上一阵子。

可曹操一死,曹丕怕他的兄弟们有了兵权会对他下手,因此急忙夺了曹彰的兵权,让他“就国”。但长安总得有人去守。于是,他觉得这个夏侯楙很不错,对他很忠心。他这时只考虑到夏侯楙对他忠心耿耿,却没有想到,他的军事能力却很一般。

这个人事安排对于诸葛亮来说,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机会。

诸葛亮确实也抓住了这个历史性的机会。

但是,诸葛亮却没有看重这个机会。他只在意他自己的准备工作。他认为,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他现在已经有能力跟魏国叫板了。至于魏国让谁来当他的对手,那是魏国的事,跟他无关。

他在汉中开了个大会,发布北伐动员令。

魏延这时站起来发言,提出了那个有名的建议:“现在魏国长安最高首长是夏侯楙。据我所掌握的情报,这个夏侯楙是个驸马爷,一点水平也没有。他越没有水平对咱们就越有利。可以趁这个机会,让我带五千部队从小道狂奔过去,不用十天就可以到达长安城下。夏侯楙看到咱的部队突然出现,肯定会怕得要命。他一怕起来,就会丢下长安逃回洛阳。这样长安城中就只剩下那些庸才,哪是我的对手。于是,长安就可以到手了。敌人如果在东边集结力量要夺回长安,至少需要二十多天。那时,你的大军已经开到了,一点不怕他们了。长安一到手,西部地区就全落入咱的 手中。”

他的原话是:“闻夏侯,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延的这个建议,当场被诸葛亮一票否决。

诸葛亮否决这个建议的理由是,这个战术是个冒险战术,还不如稳扎稳打,大家集中起来,在大路上浩浩荡荡地走,进展顺利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拿下陇右地区,一点不冒险。

由于当时是诸葛亮掌权,两人并没有继续争论下去——魏延当然很想争论,但诸葛亮不同意。当时没有发生什么争论,但后来人们却不断地因为这事争论不休,直到现在仍然为这事大吵大闹,有的说魏延的建议绝对正确;有的说,诸葛亮的话才是硬道理。同意魏延建议者认为,当时蜀汉的力量就那么一丁点,要取得胜利,只有采取奇袭的战术,才有胜利的可能,如果跟人家硬碰硬,那是永远没有胜利的把握的,而且后来的事实也无情地证明,诸葛亮以及后来的继承人都采用平稳的战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既然是在打一场没有必胜把握的战争,为什么不冒一下险?或许还能有胜利的可能。

诸葛亮的支持者却坚定地认为,正是由于当时蜀汉的力量太过薄弱,实在是冒不起这个险的。如果魏延那支部队弄不好,全军覆没,那是蜀国的巨大损失,对蜀国的打击将是沉重的。所以,诸葛亮的求稳坚决没有错。

各说各有理,只可惜历史不可能真的像玩游戏一样,玩不下去了,可以重来一次。

诸葛亮是个过分求稳的人,如果他稍微放松一下,估计孟达事件就会取得圆满成功。

诸葛亮否决魏延的建议后,终于稳妥上路。他认为,他这次北伐即使不成功,拿下陇右诸地是绝对有把握的。

诸葛亮还是玩了一点花招的。他到处宣扬自己要从斜谷直奔郿城,大规模地制造战争气氛,然后派赵云和邓芝带着一支部队在箕谷大喊大叫,用来忽悠魏国。

消息很快就传到魏国。

曹叡也知道夏侯是做不成事的,立即派曹真出马,全权负责关右地区的军事,全力对付诸葛亮的来犯。

诸葛亮在这次北伐中,显示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部队从上到下军容整齐,而且号令严明,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雄壮之师。此前,魏国高层有一个共识,刘备死掉后,蜀国已没有什么人才了,这几年蜀国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估计国力已经非常疲软,只能在那里等他们去打了。因此,已经不把他们放在心上了。哪知,突然看到诸葛亮带着部队旗帜鲜明地出现,便都有点慌乱起来。

高层都有点乱套了,基层政府的那些人就更不用说了,看到蜀兵开来,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更不用说战斗准备了。天水、安南、安定几个郡相继投降。于是,扯掉魏国的招牌,换上蜀汉的旗帜。

诸葛亮根本不费一点工夫,光靠那几声大喊大叫,就得了三个郡。关中其他郡的人看到三个郡这么快就无条件投降了,也都跟着怕起来,不知道下一步是该投降还是逃跑。

魏国高层那些人知道后,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点办法没有。整个会场都是悲观的情绪。

但曹叡却一点不在乎,说:“好像形势没那么糟吧?诸葛亮如果只躲在蜀中,依靠大石山区坚守着,我们是什么办法也没有。本来,我老是觉得没有办法把他引诱出来,可现在他却把头伸出来,这不是出来送死吗?"于是,曹叡亲自带着步骑五万大军,让张郃作为军事指挥官,向西过来与诸葛亮对抗。不久,就来到了长安。

诸葛亮这时的情绪仍然很稳当,反正他认为,不管谁来跟他面对面,他都得这样打下去。当然,在选择自己的首发阵容时,他还是很用心的,他必须选一个自己喜欢又有水平的人首发,务必旗开得胜。

于是,马谡出场。

后来的证明,诸葛亮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用了一个错误的人去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但当时诸葛亮并不知道他的选择是错误的。

马谡的军事理论水平很高,比魏延还高,估计比刘备也高。刘备老早就看出这家伙的军事理论水平很高,但战场操作能力很差。他肯定在刘备面前吹过牛,可刘备一听就知道他的话全是虚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地指挥官。于是,在录用他的时候,就只听他讲课,不让他上战场。

刘备不但对马谡看得很透,对诸葛亮也看得很透。他知道,他死之后,蜀国的大权会无可避免地全部落入诸葛亮之手,知道诸葛亮一定很欣赏马谡,所以在临死的时候,还特别告诫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当时马谡在整个蜀汉的阵营中,根本算不上什么角色,可刘备居然在那个时候重点提到他,作为最后的心里话向诸葛亮交代,可见刘备是把防范马谡当成一件重大的国事来看的。

那时,诸葛亮很听话,对着将要死去的刘备使劲地点头,可刘备一死,刘备的那番告诫就消失了。

诸葛亮继续天天跟马谡聊,越聊越觉得马谡是当代最牛的军事家,越聊越想尽快让马谡带着部队去冲锋陷阵,把魏、吴两国狂扁到死。至于刘备的那个告诫,诸葛亮则完全忘记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觉得马谡这样的人是个大才?我想,这可能跟诸葛亮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诸葛亮从二十七岁开始出山。而他出山时提出的《隆中对》,也是个理论的空架子,是个很好的设想。之后,他追随刘备,干的都是地方工作,没有过上前线的经历,对理论就特别崇拜。因此,魏延那些打出来的将领,在他心目中就显得没有文化,就不为他所重用。实践派不被他重用,那些理论派当然就被他看好了。于是,诸葛亮当场任命马谡为先锋,让他去扫平前进的道路。

于是,当时蜀国最能打的魏延和吴懿等人就陪着诸葛亮在那里等着马谡的捷报频传。

马谡拿了委任状后,心里爽得要命,带着部队开了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魏国   蜀汉   太守   汉中   蜀国   长安   良机   夏侯   新城   部队   优势   机会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