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乞丐儿子到“人上人”,《大宅门》导演郭宝昌83载人生绝唱

· 从要饭的童年变成宅门里的“人上人”,83年看遍了人间苦难和享乐。

· 40年心血汇成一部作品,一辈子的开始和结束只为了一部“绝唱”。

· 从大宅门里的“宝爷”到影视圈的“宝爷”,他写就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10月11日,曾经执导了一代经典国剧《大宅门》的传奇导演郭宝昌在北京离世,享年83岁。郭宝昌一生执导了30余部影视剧,但绝大部分观众知道,也是如雷贯耳的,便是《大宅门》。

郭宝昌晚年患病仍笔耕不辍。他80岁提笔,83岁“泣血”而成的60万字长篇小说《大宅门》定稿。他说,“每到大风起兮的时候,我的思绪总随着风回到那个年代……”

郭宝昌(1940年8月-2023年10月11日)

北京人,北京电影学院59级导演系毕业。曾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深圳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编剧工作,创作有电影《神女峰的迷雾》《雾界》《春闺梦》以及电视剧《大宅门》《淮阴侯韩信》等多部影视作品。研究范围涉及文学、京剧、话剧及戏曲理论等方面。

真的郭宝昌 虚的李天意

郭宝昌前半生的经历极为传奇。他本是乞丐的儿子,自幼被卖进同仁堂乐家大家族,成了外人眼中的少爷,家族人眼中的“外人”。

郭宝昌的养母郭榕,本是乐家专门抱宠物的丫头,后来嫁给了乐四爷(乐镜宇)。用郭宝昌的话说:“别人家的小孩还在院里捏泥巴的时候,教我打拳的王师父经常带我们去逛街,买大刀、花脸,逛天桥、喝面茶、剃头、洗澡。我还学会了抽烟、喝酒、票戏、拳击、看芭蕾。我妈说:没这手功夫,你就对付不了酒席宴上那帮混蛋。”

郭宝昌和郭榕

郭榕有自己做人的规矩,并将这些全都授意给养子郭宝昌。母子俩在大家族复杂的人际关系里闪转腾挪,这些都成了日后《大宅门》的故事原型。

很多观众评价《大宅门》“宛如清末民初微缩版的《红楼梦》”。剧里,郭榕成了香秀,养父乐四爷成了白景琦,郭宝昌自己成了李天意。看客们津津乐道于剧中情节和中药世家的对应,他坦言:剧本三分虚,七分实,肚里还有一大把的故事没有写尽。

《大宅门2》中的李香秀和李天意

一生负罪 四写四毁《大宅门》

电视剧《大宅门》于2001年播出,不仅创下央视的年度收视冠军,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年代剧”,二十余年未有出其右者。

极为惊人的是,一部《大宅门》剧本的创作过程十分坎坷,稿子四次被毁。这部小说,郭宝昌更是历经40年方得始终。

他在散文集中提及,自己上高中二年级时就开始写《大宅门》,“是写小说。当时连‘电视’俩字都没听说过,那会儿满脑子的《红楼梦》《战争与和平》《水浒传》《基督山恩仇记》,我想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一部小说,绝不比他们差!”

意味深长的是,在《大宅门》的片头画着一位跪在门前的男子。郭宝昌表示:“这幅衬底是我授意画家丁一先生专门创作的,我没必要向宅门族中人请罪,那一跪只向我的母亲。”

郭宝昌的内心一直充满对母亲的亏欠,“在写《大宅门》时,我一直是带着这样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行创作的。因为母亲曾表示过,离世以后不想在人间留下任何痕迹,包括文字的、影像的,我未遵母命,此乃大不孝。”

郭宝昌说,每次写李香秀的戏,自己仿佛都看到让自己又爱又敬畏的母亲:“李香秀的每场戏,每句词,每个动作我都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绝不能让母亲挑出一丝一毫的毛病来。我把对母亲的怀念、敬仰、深深的爱都寄托在这个人物身上了。”

郭宝昌在80岁再次提笔,83岁将60万字长篇小说《大宅门》全部定稿。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只有《大宅门》一部作品。

电视剧《大宅门》剧照

没有他就没有第五代导演

电视剧《大宅门》云集了当年国内演员的中坚力量,尽是别人眼中的大咖。但郭宝昌对于他们的表演却并不一味表扬,而是有话直说。

他曾直言对个别演员的表演留有遗憾:例如斯琴高娃扮演的白文氏年轻时、陈宝国扮演的白景琦刚出场时,都有“装嫩”的感觉。

他认为演员的演技都没问题,问题出在他们的“心理”上,“当时我就告诉他们,不要去想自己的年龄,把年龄忘掉,别去‘装小’,就按照剧本和应该表现的故事情节去演。”

郭宝昌在艺术领域是公认的“有豪气、有面子”,被他提携的后辈中就有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任职时,郭宝昌扶植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推出《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作品,奠定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基础。

张艺谋曾说:“没有郭宝昌,就没有中国第五代导演。”12日下午,张艺谋通过工作室发文:

曾夸天津演员“出彩儿”

郭宝昌辞世,夫人柳格格发讣告称,“遵先夫生前嘱托,丧事从简,不举办任何告别仪式。谨以此讣感谢关心他的各位亲朋好友,言不尽意,再三顿首。”

对于这位小自己十几岁的第三任妻子,郭宝昌多年前在接受采访时,满是怜爱:“她和我在一起特别不容易,我当时生活也很困难。柳格格的名字有两个含义,一是格格确实有着正黄旗的身份;二是格格排行老三,父亲希望改变一下,‘隔一隔’,能有好运气。”郭宝昌说自己和柳格格在一起后,运气也逐渐好了起来,真的像遇到‘贵人’一样。”

对于《大宅门》的演员,郭宝昌曾经在来天津时专门提及刘佩琦的表演,没想到“白三爷”竟成了《大宅门》中十分出彩儿的角色“天津演员好,尤其是‘台词功夫’,天津演员好啊!”

今年“五一”前后,话剧《大宅门》迎来了公演十周年。

而对于郭宝昌导演,《大宅门》的故事永远是“未完待续”。对于续集和“续集的续集”,他曾经直言不会为了利益赶工:“片商见效益好就赶紧现写现拍,我不会,我这后面的事还都没完呐,而且许多精彩的故事都在续集里……”

从同仁堂到宏济堂 真的“大宅门”什么样?

《大宅门》中,白景琦在86岁的年纪,临了自己要用那块“百草厅白家老号”的牌匾,作为一生盖棺定论的棺材板。

真实历史中,同仁堂乐家的那些传奇故事,有的被郭宝昌写在了戏里,有的却终将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中。

历史上,北京同仁堂是乐显扬在康熙年间创立的一家药店,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乐显扬曾任清皇宫太医院的吏目,祖上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北京同仁堂的前身就是京都同仁堂乐家老铺。

百草厅是《大宅门》中白家老号的药铺,百草厅的原型就是清末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又是同仁堂的前身,也可以说百草厅就是乐家老铺。

郭宝昌的养父,也就是白景琦的原型乐镜宇,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第12代孙。和剧中白七爷被赶到山东不同的是,30岁时,乐镜宇在京捐了个山东候补道,于1902年自京来济南,于1907年2月创办了“宏济堂”。

1909年,乐镜宇在济南东靠护城河、西靠五龙潭的东流水街办起了阿胶厂。为了盘下阿胶药铺,手头拮据的乐镜宇把一包屎用锦被裹着,以珍宝名义送进当铺,典回了银子。

郭宝昌说:“养父的这个故事我听了不下十遍,印象极为深刻,这个细节已写进了戏中,成为塑造白景琦人物形象的神来之笔。”

乐镜宇(1872-1954)

宏济堂在济南曾有过三个店面,现在所剩为宏济堂西号。宏济堂在岁月的历练中不断成熟,不断壮大,宏济堂也一度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鲜为人知的是,这三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实出一门,均为乐氏家族所有。

因此,按照郭宝昌所说:《大宅门》其实并算不上是北京同仁堂的传记,当中只有七分真,三分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宅门   导演   同仁   养父   百草   绝唱   天津   续集   北京   乞丐   演员   儿子   母亲   郭宝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