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从善如流”,能言小吏发大财

古语有言:听人劝,吃饱饭;又有言:会说话,当钱使。

清代打仗,皆户部预先拨付粮饷,战争耗费巨大,带兵者无不骤富。朝廷为堵塞陋习,特设兵费核销制度,每战事甫平,即调粮台账册核销,往往有带兵大员或粮台经理因此落马,把牢底坐穿。故为防此不测之祸,带兵者常贿赂户部以核销费用,久而久之成一潜规则,美其名曰“部费”。

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亦不能免俗,曾设法勒紧裤腰带,挤出数十万两缴部费,不如此即要大费周折,耗不起呀!只有左宗棠西征军费拒付此项,宁肯撕破脸诉诸公堂。慈禧为功臣计,特免除了左宗棠的户部报销,和稀泥了事。

话说乾隆中,尼泊尔野心膨胀,居然出兵越过喜马拉雅侵入西藏。皇帝震怒,命福康安领蒙古、索伦、金川兵往讨。福康安大军西征,历尽千辛万苦,冒着高反的生命危险,一举破敌,尼泊尔举国投降,从此为中国藩属,恪守臣节。大军凯旋归来,将一切粮台账册付户部报销,福康安因翻越雪山,心肺受损,居家养病去也。

到嘴的肥肉吃不吃?户部一下子作了难。福康安乃傅恒之子,孝贤皇后之侄,树大根深无人敢欺。又屡立战功,以外戚而封贝子(死后追封郡王),乾隆宠信之臣,比亲儿子还亲,哪个不长眼的敢去勒索部费呢?尚书、侍郎可以不要这个钱,但户部的书办、胥吏嗷嗷待哺,全指着这注猛财脱贫致富呢!于是大家推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前去与福王交涉,看能不能捯饬个三瓜两枣的补贴一下家用。

此人素称明干,便拜求门子通报,将名剌奉上,曰:“贺喜求赏”。福康安大怒曰:“幺么小吏,敢向大帅索贿赂乎?顾胆大若是,必有说,姑令其入见。”小吏入,跪拜之。福康安声色俱厉,痛斥其无耻。小吏却不慌张,慢声曰:“索费非所敢,但用款多至数千万,册籍如山,必多添书手,日夜迅办,数月之间全行具奏,皇帝乃赏功成,必一喜而定。若无巨资,仅就本部几个人手,分案陆续题达,非三五年不能了事。今日所奏乃西军报销,明日所奏又是西军报销,皇帝久久厌倦,必干诘责,外间物议因而乘之,弹章劾折纷至沓来,必兴大狱。此乃为中堂计,非为我等书办、胥吏计也。”

大军西征,事无巨细都得用钱,哪些钱合理,哪些钱不合理,谁能说得清楚?一切经手人等,谁又敢保证没有顺手牵羊以公肥私的?就是你大帅洁身自好,失察的罪名也是逃不掉的。孰重孰轻,何难判断!

福康安闻罢,大为激赏。遽饬粮台以二百万两予之,小吏怀揣巨款大获成功。此吏眼明手快,措辞侃侃不挠,福康安知其利害,从善如流,能测皇帝喜怒,亦非庸流所及。然而,守门人上达此名剌,已得赂十万,否则谈何容易得见一福王哉!

大抵乾隆时期,不论君子小人、官大官小,皆有才略智术,故办事如火如荼光焰万丈耳。国家全盛,何地无才?此则关乎气运也。

老实人为什么总是吃亏?就是因为循规蹈矩办不了事啊。如果任用狡谲而以刚直人监督,则可取长补短,不致反噬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小吏   太平天国   狡谲   尼泊尔   乾隆   账册   从善如流   户部   大帅   大军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