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书展 历史博主刘三解“因地制宜”,谈谈四川历史上钱的那些事儿

10月13日下午,成都2023天府书展如火如荼举行中。在主展场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知名历史研究者、《青铜资本》作者刘三解受邀前来,与公号历史博主“无心镜”,举办了题为“秦汉货币看四川”的座谈会。

据了解,刘三解一直从制度、财政角度切入历史研究。而无心镜作为四川本地人,自然对四川历史与财政内容颇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唠嗑起四川历史上,钱的那些事儿。

文化切入:“青铜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

虽然主题是谈钱,但一开场两位老师却并不直奔主题,而是谈起了“青铜文化”。说起青铜文化,无心镜作为成都本地人,出于对四川三星堆的热爱自然对该话题感兴趣。正巧刘三解在《青铜资本》中对我国青铜铸币的起源、演变和内在机制做了深入研究,难逃被问。刘三解从货币的角度,分享了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贝壳正是商周时代王室赏赐贵族的财富——金、贝。这是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雏形,也是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特殊之处,不同于西方货币史的书写逻辑,中国货币诞生自贵族“礼尚往来”中的礼物“币”,并逐渐演化为价值尺度,而非交易的媒介。而青铜这种可以铸造礼器的金属,在西周至春秋晚期,恰恰经历了物以稀为贵到海量供应的价格革命,成为由“币”到“货币”的捷径桥梁。

座谈会现场,左边无心镜,右边刘三解

经济交谈:四川历史上钱的那些事儿

青铜文化对话完,可谓吊足观众胃口。两位老师切入正题。我们早在初高中历史中获知,中国最早的纸币是来自北宋年间四川的“交子”。无心镜老师作为四川人围绕纸币和青铜货币的关系提出了问题:中国最早的纸币是来自北宋年间四川的“交子”,交子和青铜作为货币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刘三解说道:四川交子其实和青铜货币的“儿子”——铁钱息息相关,但当交子经宋、金、元三代发展,最终变为纸币宝钞后,曾短暂替代了青铜铸币的流通。

既然提到老祖宗和钱,那自然要“掘地三尺”。除了“交子”,刘三解指出,四川与货币的渊源远比我们想得更广:如四川的铜矿竟然在秦汉易代、文景之治中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四川的铜矿促成了秦国的崛起,也秦汉王朝境内最重要、最稳定、最基础的古铜矿区,使得定都于关中平原的秦汉王朝,得以在与函谷关以东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比如,汉文帝允许百姓铸钱,其宠臣邓通冠名的“邓氏钱”就得以和立国二十多年的“吴王钱”抗衡,这个邓氏钱的出处就是四川邛崃的铜山,承包开采者正是奇女子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

座谈会现场,左边无心镜,右边刘三解

对谈期间,不时传来观众的热烈掌声。之后在互动环节,现场的读者就“历史上货币那些事儿”展开了热烈提问:我国古代长时间流行青铜货币,例如秦汉时期,但为什么明清却流行起白银货币?明清流行的白银货币是否取代了青铜货币呢等等。面对读者的提问,三解老师从历史的制度、时代背景等多维度做了生动有趣的解答。同时,记者观察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为参加活动的读者准备了和“钱”相关的丰厚周边,其中包括印有汉代五铢钱和秦朝半两钱的独家藏书票,外加铜币五帝钱一枚。独特的铜币周边寄托着出版社对粉丝朋友们的真切祝福,也受到了现场参与活动读者朋友们的喜爱。

秦朝半两钱和汉代五铢钱的独家藏书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铸币   书展   历史   因地制宜   纸币   秦汉   成都   青铜   天府   事儿   货币   读者   老师   文化   刘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