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0大杰出皇帝之5:汉景帝刘启(守成之君)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是汉文帝与窦皇后之子。公元前188年,刘启出生于长安,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汉朝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守住了汉文帝的大好局面,却一味向突厥委曲求全。公元前141年,刘启去世,享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吴王刘濞(剧照)

【打死吴王世子】

吴王刘濞是汉文帝时期实力强大的诸侯王,他的儿子在长安朝见汉文帝时,与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下棋。在棋局中,刘启与吴王世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用棋盘打死了吴王世子。汉文帝为了安抚吴王,将刘启的太子之位废掉一段时间,后来又恢复了他的太子之位。这个故事表现了刘启年轻时的冲动和暴躁,也反映出汉朝时期的诸侯王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汉景帝刘启(剧照)

【登基为帝】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为帝,是为汉景帝。他即位后,几乎完全沿用了文帝时期的政策,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但因为窦太后的掣肘,除了守住文帝创下的基业,其它政绩并不突出。当然,他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为未来他儿子汉武帝的大作为奠定了基础。

晁错与汉景帝(剧照)

【重用晁错】

晁错是汉景帝太子时的老师,他主张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刘启非常欣赏晁错的才能和思想,即位以后,任命他为御史大夫,负责主持朝廷政务。晁错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收回盐铁经营权等,这些措施得到了汉景帝的支持和批准。然而,这些措施引起了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和不满,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

七国之乱地图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几乎让西汉帝国面临。当时,汉朝的诸侯王势力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权。晁错提出削弱诸侯王的措施后,引起了吴王刘濞等七个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和不满,为此吴王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声称要清君侧、诛晁错。

七国之乱

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下令杀死晁错,但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停止,汉景帝派遣周亚夫等将领率领军队迎击叛军,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标志着汉朝诸侯王势力的衰落。

梁王刘武(剧照)

【梁王争储】

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他深受母亲窦太后的宠爱。窦太后希望汉景帝能将皇位传给梁王刘武,但汉景帝已经立了儿子刘荣为太子。梁王刘武为了争夺皇位,多次在窦太后面前诽谤太子刘荣和他的母亲栗姬。后来栗姬失宠,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窦太后再次提出让梁王刘武继承皇位的要求,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最终汉景帝立了儿子刘彻为太子,即后来的汉武帝。梁王刘武争夺储位的失败表明汉朝皇位继承的制度已经逐渐走向健全和完善。

汉景帝为刘彻加冠(剧照)

【立刘彻太子】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废掉了太子刘荣,立了儿子刘彻为太子。刘彻是汉景帝与王皇后之子,他聪明睿智、机智过人、胸怀大志。汉景帝对他非常欣赏和宠爱,认为他有能力继承皇位并开创一番事业。事实也证明了汉景帝的眼光是正确的,刘彻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汉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昌盛。

汉景帝刘启(剧照)

【历史评价】

曹植:景帝明德,继文之则,肃清王室,克灭七国,省役薄赋,百姓殷昌,风移俗易,齐美成康。

苏辙:汉之贤君,皆曰文、景。文帝宽仁大度,有高帝之风。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其实非文帝比也。

爱新觉罗·弘历:景帝之治,远不逮文,而失德之事屡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吴王   世子   皇位   汉朝   太后   公元前   诸侯   剧照   中国   太子   杰出   势力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