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章衡:力压苏轼等4位文豪拿下状元,如今仅一首诗传世

前言:

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已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每次科举,都会产生引人瞩目的状元。1057年这一年的科举,堪称一次聚英才的盛会

参赛者实力堪比“群星闪耀时”,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夺魁者竟是一位不太起眼的章衡。这次科举不仅显示了章衡的实力,也预示着一位传奇的状元的诞生。

=

一、聚英才盛会,五子登科场

1057年,北宋嘉佑二年,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令人瞠目结舌。因为应试的考生阵容强大得无以复加——苏轼、苏辙、张载等当时最具盛名的数人全部出席应试。

1、三苏同场竞技,轼辙互有高下

其中最让人瞩目的,非苏轼兄弟俩莫属。苏轼与苏辙都是大文豪苏洵的儿子,两个人从小天资聪颖,十分顽皮,童年时常捉弄教书的私塾老师。长大后,苏轼与苏辙都文学天赋。他们经常切磋诗词,也互相学习唱和,关系十分要好。

这次应试,苏轼仅有20岁,尚未成名,但已经小有建树。他早在7岁时就能作诗,文思敏捷、字里行间透着才气。苏辙比苏轼大几岁,文风稳重深沉,也是当时公认的优秀诗人。两人齐齐赴试,令人对苏家兄弟在这次科举的成绩充满期待。

2、张载抱负远大,横渠之志在肩

除了苏轼兄弟,这次的第三位重量级选手是张载。张载也是大文豪,他曾提出“横渠四句”,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宏远抱负。

张载为人淡泊名利,但十分重视教育,他创建了理学,强调“致知”、“格物”、“诚意”、“正心”的理念,希望通过教育,振兴国家。这次科举,是他实现理想的大好机会。

3、曾巩秉烛夜读,必成大器之兆

除了已小有名气的几人,这次考试还有一位暗夜书生参赛,此人就是曾巩。曾巩年仅19岁,但酷爱读书,经常夜以继日地苦读。他潜心钻研经典,对古文诗词了如指掌。曾巩师从欧阳修,得到欧阳修的真传。此次赴试,曾巩胸有成竹,有志一展宏才。

五子齐上场,各有所长,让这次科举显得分外引人瞩目。当时不少文人雅士都在猜测,这次的状元会从这几人中产生。

二、五子登科场,竞技角逐状元宝

这次科举由皇帝宋仁宗亲自监考,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考试设置严密,分为五场,涵盖经史子集、诗赋、议论等多个学科,压轴还有皇帝面试。

1、首场论战,轼弟败给巩师

首场是论题评议。这是苏轼的弱项,他思维敏捷,但论点立论不够深入。而论证论据方面,苏辙和曾巩都更胜一筹。最终苏轼败给了曾巩,苏辙也未能取胜。

2、次场赋诗,辙轼各领风骚

第二场是赋诗。苏轼和苏辙都很拿手,二人各领风骚,让评委难分难解。张载和曾巩虽然也有造诣,但苏兄弟当仁不让。

3、三场射策,载轼孰优孰劣

第三场则是射箭马术和策论。张载和苏轼都擅长骑射,且策论都不俗。两人你来我往,不相上下。

4、四场经史,诸子各有所好

第四场测试学生的经史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苏辙最擅长四书五经,举重若轻。苏轼也融会贯通,丝毫不落人后。曾巩对古文经也了如指掌。张载则博学多识,尤其明晓子书。众人各取所需,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5、五场殿试,仁宗面圣光

最后一场是皇帝面试。几人均从容应对,皇帝也难分伯仲。仁宗看得出,任何一人都有当选状元的实力。

三、五子竞技终,翰苑奇迹一人夺魁

经过五场激烈竞技,所有人都以为状元会从苏辙、苏轼、张载、曾巩这几位大热门中产生。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夺得状元的是一位不起眼的福建考生——章衡。

章衡此前默默无闻,曾两次参加科举均未夺魁。他不似其他几人那么耀眼,但他温润如玉,内敛深沉。

这次章衡励精图治,终于逆转夺冠。通过深入分析,主要原因是:

1、篇章全面,五场均有建树

章衡的文采不如苏轼,论辩不如曾巩,但他五场考试都保持较高水准,知识面广,没有短板,最终胜在全面。

2、见解新颖,获仁宗欣赏

章衡的论述新颖,符合仁宗当时的政治主张,获得仁宗的欣赏。这为他加分不少。

3、政绩优异,深得皇帝器重

除此之外,章衡的父亲曾在福建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得到皇帝的认可。这也帮助章衡在最后夺得皇帝的青睐。

章衡的夺魁堪称一场奇迹,但也显示了他的过人实力。这次夺冠开启了一位传奇状元的传说。

四、震惊四座,状元飞黄腾达路

获得状元头衔后,章衡的人生轨迹开始飞黄腾达,先后担任过许多要职,建树颇丰。

1、起步科场 ,出使辽国彰才

章衡很快就被授予进士出身,开始仕途。后又以状元身份出使辽国。原本辽帝看不起这个书生,设下多个陷阱,想让章衡出丑。没想到章衡不仅文采过硬,马术、武艺都纵横捭阖,把辽帝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段传奇经历更加彰显了章衡的多才多艺。

2、建议修堤,获东坡敬仰

章衡后来与东坡居士苏轼成为莫逆之交。在苏轼担任杭州地方官员时,章衡给了他一个建议,想办法治理杭州的水患,提出要修筑堤坝。

苏轼采纳了这个意见,建造了苏堤,解决了杭州的洪涝问题。两人相濡以沫,苏轼也十分敬仰章衡的才能。

3、迁郓州,惠民政绩彪炳

章衡后来迁任郓州团练判官,对该州民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推行屯田政策,教民种桑养蚕,增加农民收入。展露了状元的为民情怀。

4、进翰林,建言献策益君国

章衡后又被征召入翰林院任职,辅助皇帝推行政务。他勤政爱民,许多建议为北宋的发展出力甚多。不负众望的状元最终功成身就。

章衡一生坎坷起步,最终大放异彩。他的勤奋潜心和过人才能,终于在这次科举中绽放光芒。

五、褒贬品评,千古一才国需

对章衡这位传奇状元,历史给予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无可否认的是,他极富才干,恰逢国家用人之际。

1、正面评价

正面看法认为,章衡夺魁实至名归。他德才兼备,既有学问,又懂政事,是当时最适合任职的人选。章衡清高淡泊,又热心民生,是理想的士大夫典范。

2、负面看法

也有人认为,章衡仅凭机遇夺魁,运气成分大。比起苏轼等人,他的文采[下文运算]。

3、平衡观点

平衡观点认为,章衡确实不是文坛的扛鼎大家,但他全面过硬,治国才能突出。正是他这种过人之处,契合了国家的需求,也因势利导,成就了他的传奇。

不管怎样评说,章衡的确是一个多才多艺、将才華与求实结合的不世出的状元。他的一生,恰如一颗奇星,照亮了北宋翰苑的天空。

结语:

章衡这次科举夺魁,历史意义非凡。它不仅显示了章衡的超人实力,也让后人看到,要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有才华,更要努力不懈,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章衡勤奋和坚韧的品质,也同样值得每一位读者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北宋   状元   东坡   文豪   科举   建树   杭州   政绩   皇帝   实力   传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