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古代著名丘墓


崇祯七年版《郓城县志》

据明崇祯七年(1634年)版《郓城县志》记载:从春秋至明末,郓城古代著名的丘墓共有13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版《郓城县志》的记载与此完全一致。列举如下:

春秋时期一处:“先贤冉子徐侯墓,在城东三十五里冉村集后,有唐贞观题名碑。”冉子是孔子弟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唐贞观年间封为“徐侯”。这是《郓城县志》中记载的最早丘墓,在明末崇祯年间还能看到唐代贞观题名碑。

崇祯版《郓城县志》

崇祯版《郓城县志》

元代六处:(1)“敕封鲁国公樊执敬墓。旧志在城南二里许,今失所在。”(2)“赠礼部尚书晁显墓,在城北二十里,有参知政事王世熙神道碑。”(3)“翰林潘惟粹墓,在北郭内,有学士揭徯斯所撰墓碑,今失。”

元代:(4)“丞相史惟良墓,在城南三里许,有学士黄缙神道碑。”(5)“工部尚书陈守谦墓,在城东北一里许,有学士张登严碑记。”(6)“驸马侯世甫墓,在城南飞哲集西南,玄孙左参议维墓祔之,有墓碑。”

康熙五十五年版《郓城县志》

明代六处:(1)“工部侍郎孙时墓,在城西南三十里冷庄河之浒,有大学士杨士奇神道碑。”(2)“兵部侍郎樊敬墓,在城西南五里许济水之阴,正统年敕修,有大学士杨士奇神道碑,曾孙尚书继祖墓祔之,有尚书苏祐碑记。”(3)“赠参议忠臣王晟墓,在城西南一里许大堤下,有佥事陈永墓表。”

明代:(4)“户部尚书佀钟墓,在城南八里河之南,正德三年敕修,有大学士李东阳神道碑,子同知璞墓祔之。”(5)“旌孝子李逵墓,在城东南半里许大堤之隈。”(6)“赠工部侍郎李尧民,在城西南郭外,大学士叶向高为神道碑,少保李化龙题曰京兆阡。”

光绪十九年版《郓城县志》


光绪十九年版《郓城县志》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版《郓城县志》新增三处。(1)唐代“敕封英国公徐绩墓,在城西南与菏泽接界之李家垓村东。”(2)明代“监察御史张玉墓,在城东廿十里铺迤西里许,有神道碑。”

(3)明代“张公墓,在邑东万花村西南里许。明孝子张彦龙母殁,露居墓侧三年,负土为坟,高丈余,周围三丈许。有燕数百,翔集于墓,迄今三百余年,墓如故。其上芦苇蔚然深秀,人因孝子所修,遂呼为张公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郓城   丘墓   崇祯   工部   神道   县志   大学士   尚书   明代   城南   古代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