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久?道士:比我多活1天,朱元璋:斩了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前言·】——»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草根出生的皇帝,在参与起义军之前,他只是一个为了生存投身寺庙吃不饱穿不暖的和尚,投身起义军一步步打下天下,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经历简直是一篇爽文。

而我们都知道,古人在登基造反之前总是要找个名头的,陈胜吴广还知道要来个“鱼腹藏书”“狐狸叫”的势头呢,而以草根出身登上帝位的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不论是真信还是假信,至少在表面上,朱元璋对于佛道之说是十分敬畏的,还曾利用佛教道教杜撰自己的出身,制造出“授命于天”的神秘感与威慑力,以此来证明自己建立王朝的正统性。

但朱元璋有一天在对道士问出一个问题后,却毫不犹豫的将那个道士斩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朱元璋斩道士·】——»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加入起义军之前在寺庙里当和尚,按理来说他应该是笃信佛教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信佛,那段和尚的经历让他对佛经等信手拈来,他也很信佛教的因果论,但对于儒道两教也并不排斥。

他不仅利用儒教教化万民从而更好的治国,对同样能够起到教化作用的道教也持肯定态度,甚至将三教合一并加以管理,以达到控制三教为己所用的目的,可以说是相当追求“实用性”了。

朱元璋还曾利用道教杜撰过自己的出生,这也是每任皇帝的基操了。

汉高祖刘邦曾说自己出生时雷电交加,一条金龙缠在母亲身上才有了他的出生。

隋文帝杨坚也曾杜撰过自己出生时满屋紫气,头角生鳞,掌心还有“王”自若影若现,可以说是天生的帝王。

连武则天也说过在母亲怀着自己乘船出游时头顶上空曾有真龙飞过,自己是真龙天女。

可以说作为帝王,没点紫气与和其他的异象都不配叫天子。

朱元璋虽没有这么夸张,但大意也差不多,说是朱母梦到有神人送来仙丹,服下之后就有了朱元璋,出生时候更是红霞满天,屋内白气经久不散,为朱元璋的出生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也因此,对于在民间具有极大威望的道教,朱元璋是很支持它进一步发展的,那为何朱元璋会因为一句话斩杀了那位道士呢?这就要从他为何要见这位道士说起了。

在朱元璋外出巡游时,听到民间有一位“活神仙”,卦象极准,极为受人尊敬,朱元璋觉得好奇,便准备去见一见那位道士。

其实对于当时身边有刘伯温这等神人的朱元璋来说,一开始见这道士也不过是好奇罢了,算的好的是神人,算不好也不过就是个江湖骗子罢了,根本不用花太多心思,哪会有什么杀心,但之后发生的事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朱元璋带着身边的护卫来到那位道士的摊前,那是一位留着白胡子,一身道袍,看着仙风道骨的老道,朱元璋是微服出巡,虽然穿着比较简单,但不论是周身气势还是周边的护卫都足以见得他的不凡。

老道的看家本领就是观人面像,自然看得分明,见朱元璋走上前立马站起身见礼。

朱元璋见罢,就与老道随意聊起,还试探性的让老道算一算他的出身,听到老道说“出生尊贵,来日必将成就一番事业”之后,朱元璋就心知这人没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一个骗子。

老道也没想到面前这个怎么看都是身份尊贵的人会是草根出身的皇帝,自然是凭经验信口胡诌,没想到却踢到了铁板,“骗”到皇帝头上了。

又问了几个问题,朱元璋更加确认了自己的观点,脸上却不显怒意,只是最后让他算算自己能活多少岁。

此时面对朱元璋接连不断的问题,这老道显然已经有些应付不来,额头不断有冷汗滑落,听到这个问题老道也意识到来者不善,打算随意敷衍几句找借口离开。

却不想朱元璋的侍卫将他团团围住,不回答问题是不用想离开了。

看着面前居高临下看着他的朱元璋,老道感到一阵压力,今天怕是怎么回答都无法善了了,害怕丢掉性命的老道这时突然临机一动,说出一句话,却没想到正是这灵机一动让他丢掉了性命。

他闭上眼心一横,对朱元璋说:“大人,您会比我多活一天......”

对于这个答案,朱元璋听罢,面上无喜无怒,只是冷冷的看着老道,直到他瘫软在地,不敢看向朱元璋后,朱元璋后退一步,似是有些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命令身后的人:“拖下去,斩了”。

老道这才意识到面前的人就是如今以铁血手段治国的皇帝朱元璋,这才醒悟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他马上就要没命了,听着道士的求饶,朱元璋不为所动,为此身边的人还特意来劝他:

“陛下何必跟一个骗子一般计较,虽然他的确胆大包天,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不如留他一命。”

朱元璋却意味不明的笑了,对着身边人回道:“他既然敢算自己的命,我倒要看看他算的准不准。”

身边人也不再敢多言,只能任由皇帝将那道人处死,到了第二天,身边人与大臣害怕皇帝真的出事,一大早就守在皇宫,却见朱元璋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大步从内殿走出。

众人一看,朱元璋果然毫发无伤,也说明了那道人的确是个骗子,虽然有不少人觉得罪不至死,但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在欺骗皇帝还有诅咒皇帝的嫌疑,也是咎由自取。

其实那老道本是不用死的,毕竟当时是微服出巡,即使猜的不准也只是简单的欺骗,朱元璋最多当他是江湖骗子不再理会或者一些惩处,但致命点在于,他自作聪明,还在朱元璋面前卖弄,试图把皇帝当傻子糊弄,还将皇帝的性命与自己绑在一条船上。

若是换一个对宿命极为重视的皇帝,说不定还真能保住这条命,但在推崇实用主义的朱元璋身上可就不好使了。

不用说之前的问题已经让他断定了这老道就是个骗子,即便老道之前的卦象都算的准,对于有用时才信神佛的朱元璋而言都是无稽之谈,大概率也会直接砍了。

其次,这也是给那些教众一个下马威,告诉他们即使道教再兴盛也越不过皇权,因此朱元璋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在老道面前露怯。况且从老道神情中已经猜出他的想法的朱元璋已经确信了自己不会死。

他就是要堂而皇之的告诉周围人这是个骗子,以此压一压他们的气焰,让他们更听话的为他所用,也是在向百姓表明一件事,皇权至上,增加皇朝在百姓心中的震慑与威慑力。

其三,朱元璋过去一直游离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在当上皇帝后也是多疑谨慎恨不得将所有危险都掐在萌芽之时,哪儿能容得下一个老道轻易拿自己的生死说事,这在他看来已经是在挑衅,赌自己为了不证明这一可能性放过他,朱元璋哪儿能忍得了这种事情,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砍下了他的脑袋。

也因此,在老道在说出这个答案时便是必死无疑,不论是从皇权的角度还是个人的角度,老道都犯了他的忌讳。

这便是朱元璋斩道士的前因后果了。

——【·理想主义下的实用主义者·】——»

对于朱元璋而言,他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实用主义者,他对待朝政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如何更好的稳固大明江山。

那些伦理道德,儒道佛家文化,他自己都不一定相信,但他会拿出来想要教化民众。而他这样的特点也让他在治理明朝时留下了不少隐患,而从他为自己取的名字也能看出来。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于元朝的统治是十分痛恨的,正是元朝的苛捐杂税害死了他的父母,让他颠沛流离,怎么会不恨,在对元朝进行反抗时他便为自己改了名,朱同诛,元即为元朝,而璋则是一种玉制的锐器,合起来就是“诛灭元朝的利器”。

而他的性格也的确像是这个名字一般,战争时期这种锐利让他在诛灭元朝的过程中所向披靡,但在要开始治理国家后,这种锐利就太过锋芒毕露。

因此在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但明朝的苛政严法,与他杀了大片同他一路走来的老臣的行径的确让人诟病。

一方面他似乎为了稳固政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另一方面在建国后他一直试图用教化的方式来对待人民,在发现无果后,他又会举起屠刀。

他希望创造一个真正的无贪无私,百姓安居,官员清廉的乌托邦一样的朝代,但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而由于幼时父母被活活饿死的经历,他对于贪污的态度简直可以算的上苛刻,超过60两就要死刑剥皮以效敬尤。

但当时明朝的官员工资又很低,又要养活手下又要到处打点,俸禄是万万不够的。也因为这样的制度,朱元璋光是杀掉的贪污官员就足足有几万人,大多时候官员根本留不到离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的一朝官员了。

而且朱元璋心里还有很重的宗族观念,他既想建立一个人人清廉的乌托邦,又规定自己的子孙永享安泰,将自己的子嗣分去各地作为藩王,宗室由国家供养。

导致的后果就是皇亲国戚越来越多,财政不堪重负,到最后甚至有宗室吃不上饭的程度,明朝末年,为了供养这些宗室,全国一大半粮草都要供给宗室,老百姓不堪重负,自然就造反了。

最有趣的是,朱元璋每一个出发点在他的角度看都是好的,严苛的刑法是为了反贪,让官员百姓都知道敬畏,厚待宗室分封藩王是为了让大明是他老朱家的天下,让王朝永保昌盛。

甚至最后大批杀官员也是因为需要,而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十恶不赦,因为儿子朱标突然去世,合格的继承人没了,只能杀官员为孙子铺路。

他总是幻想着事情能如他所愿,但做事风格太过简单粗暴导致事情发展总不尽如人意,他不允许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因此他以严刑酷法为警示,想要建成心目中的法理清正,上下一心的朝堂。

在发现做不到之后为了保证皇权稳固,他开始了大杀特杀的道路,他的一些政策也为后世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历史功过,留后人说·】——»

对于朱元璋,人们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

他英明神武,从元朝手中恢复了汉人的统治,梦想建立一个清正的太平盛世,一开始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土地政策,也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以强力的手段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加强了皇权的稳固。

但同时海禁,八股,开设厂卫特务监察百官,屠杀功臣,分封藩王等举措却给后世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为后世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但毫无疑问他是开启一个王朝,结束乱世的人,无疑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君王之一,至于历史上的功过,全看后人如何评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道士   道教   明朝   宗室   皇权   元朝   老道   官员   皇帝   说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