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死后,他的皇帝弟弟是如何对待三位嫂子的?后世人大多骂他

前言:

976年,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雪之夜驾崩,其弟赵光义在各方力量的较量中夺得皇位,开创了宋太宗之世。

这一段权力交接的故事波澜壮阔,历来众说纷纭。我们今天如何去理解这段历史?是应秉公论断,还是信传闻臆测?历史的真相又有多少难以捉摸?

一、宋太祖的晚年危机感

976年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宫中驾崩,其弟赵光义在一片混乱中迅速登基,成为宋太宗。

这一夜发生的种种迹象,令“烛影斧声”的传闻流传至今。时人及后人对赵光义的继位存在诸多争议与猜疑——他究竟是否存在篡位的野心?面对兄长与其他皇族,他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国力日益强盛,他也因此被视为一代明君。但作为这个国家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内心深处始终存在一种忧患意识。

他非常清楚,一个朝代能否长治久安,完全取决于君主制度的稳固性。如果皇权传承不顺,国家就会陷入内乱。所以他更加在意自己的健康与长寿问题,生怕一个不慎就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更让他担忧的是,976年时赵匡胤已年近半百,正值壮年却感慨自己的寿命,隐隐存有一种忧郁的色彩。当年他先后失去两位皇后,朝政日趋繁忙,国事劳顿也在潜移默化消耗着他的精力。赵匡胤意识到,自己必须及时确立一个可靠的继承人,以巩固皇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在得知一个预言后,赵匡胤愈发紧张与提防起自己的生命安危来。相传十月二十日这一天,如果晚上能够持续晴天,那么皇帝的寿命就没有问题;如其不然,就得提前准备后事。

作为一个重视祥瑞的君主,赵匡胤对此非常在意。于是,当十月二十日这一真正来临时,赵匡胤比往常更加警惕与焦虑。他提前登上太清阁仰望苍天,企图获取一个好兆头,但夜色很快就被乌云遮蔽,风雪陡然袭来。

这一刻,赵匡胤倏然间意识到,自己与这天下恐怕是时候告别了。多年积累的忧思与不安在这风雪交加的时刻爆发出来,他不禁为自己未竟的心愿而惋惜——国家的长治久安尚未得到保证,他也来不及再选一位贤内助来扶持朝政。

虽然大业已基本建成,但对未来仍有许多忧虑。凭心而论,赵匡胤其实并不想就此与世长辞,因为他明白,皇权交接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很可能会让辛苦建立的大业就此土崩瓦解。

但天意不由人作主,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无疑是一个信号——上天已经对他的功过做出了判断。即便万般不舍,赵匡胤也意识到自己与这天下已然是时候告别了。他必须抛开所有留恋,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同时也必须尽快确保权力的平稳更替,减少国家陷入动荡的风险。

于是,他匆匆下榻,立即传召弟弟赵光义入宫。晋王赵光义是按照母亲杜太后的遗命被立为继承人,担任开封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皇储之位的最大热门人选。

而此时此刻,赵匡胤显然要与他就大计来场最后的对话了。他必须确保赵光义有足够的觉悟和决心来继承这沉重的大业,否则,自己也就难以在这风雪之夜安然走完最后一程。

二、赵光义之性格解读

赵光义何许人也?这位晋王性格内敛,行事稳重,不像赵匡胤般善于与人交往疏导。他天生严肃的面相,加上处事 冷峻,让人感觉他性格冷淡,不近人情。

但实际上,赵光义内心并非全无温度——他对亲人尚存一份眷恋之情,比如数次去看望生病的母亲杜太后,或是对病逝的兄长表达哀思,这些都显示出他内心的柔软一面。只是他更习惯于将这些情感深深隐藏,很少外露出来。

这与赵光义的成长经历有直接关系。他从小就显得更加内敛稳重,不似玩世不恭的兄长赵匡胤。由于早年家道中落,他们兄弟曾一起跟从父亲南逃,风餐露宿,经历了不少磨难。这些艰苦历练使还是孩童的赵光义学会了隐忍与辛勤,而非外放生机。

再加上在军营中长大,赵光义养成了沉默寡言、毫无表情的作风。他习惯于将所有脆弱与柔情深深隐藏,不轻易在人前流露。久而久之,这种警惕与防备就成为他的第二天性。别人面对亲人时可以喜怒哀乐,但赵光义内心的感情却常似一潭不起波澜的死水。

性情冷寡淡的他,注定难以像赵匡胤般积极疏导人际关系,这也成为他日后遭人非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弟弟继承自己的权力与地位时,外人往往难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真实情感,这在所难免。

但实际上,赵光义内心并非全无温度。他只是习惯于用更加内敛、克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关爱,这与他的性格气质相符。我们不能仅仅以外在的冷漠,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世界。

另一方面,正因为这种性格特质,赵光义表现出超常的定力与执行力,善于把握大局,这正是赵匡胤选择他为继承人的重要考量。当真正面临这活生生的抉择时,赵光义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鼓起全部勇气和决心,接受了这个艰巨的历史使命。

他明白自己的性格会招致误解,但为了保证大业,他必须舍小我、顾大我。于是这位看似冷漠寡淡的人,还是站了出来,并以他特有的内敛方式承担起了这沉甸甸的责任。

三、赵匡胤为何传位于弟?

为何赵匡胤会选择交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其中原因颇为复杂。

赵匡胤共有四子,但并非所有子嗣都有能力承担这乱世沉重的大业。长子德昭资质尚可,但次子德规早夭;幼子德芳年龄尚轻,德行有待观察;四子德材则从小体弱多病,不似君主之材。

相比之下,赵光义这位弟弟虽不似兄长般善交际疏导人心,但在决策执行方面更加果敢坚决。他与赵匡胤从小一起翻江倒海,对兄长的为人与心志了如指掌。他深知赵匡胤一生的心血都在这未完的大业之上,自己有责任代兄行事,继续这伟业。

再者,弟终究比侄更亲,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同胞,对兄长的遗志自会更为敬重与珍视。若是传于侄子,担心年轻的德昭可能被群小所蒙蔽,不能全心全意为这大业两肩承重。反观赵光义稳重内敛、遵奉兄嘱的为人,更适合接过这个沉重的续航大旗。

最后,也许赵匡胤深知,要确保大业安稳传承,就必须做到忍痛割爱、舍我其谁。若是传位于己出,势必引发旁系争端;若是留给幼子,难免有生前立储的嫌疑。反而是传给亲弟赵光义,既符合兄终弟及的惯例,又可减少异议与置喙。

为确保这一切顺利实施,还在开国之初,赵匡胤就与赵光义在母亲杜太后跟前立下了一份秘密誓书《金匮之盟》,约定自己死后由赵光义继位,再传于弟弟光美,最后回归自己的嫡系子孙。这份天长地久的 ,使得赵光义的继位之路终获合法性。

经历种种考量后,赵匡胤终让位的心意已定。但他明白,直接传位于弟而非子,势必会在舆论上遭遇诸多非议与质疑。这也是他百般不情愿却又别无选择的一个艰难抉择。

四、宋皇后之处境

赵匡胤驾崩之夜,本已立为皇储的赵光义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权力交接的漩涡与争议中。因为,这一夜宫中还藏有另一个心怀小九九的人——皇后宋氏。

这位孝章皇后也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中。她自幼资质出众,又有高门盛宗的背景,原本可以嫁给一个英明君主,共治天下。哪知一朝选进宫中,成为宋太祖的妃子,终归难逃一位普通妃嫔的命运。

即便在后宫众妃之间,宋氏的才华与姿色也出类拔萃,但她明白无论自己再优秀,也只能屈居人后,无法亲自动用权力。

她不甘心就这样湮没在深宫之中,成为一个没有作为的妃嫔。心高气傲的宋氏一直在寻找改变这一切的机会。

终于,在这风雪交加的黑夜,皇帝驾崩,她本能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哪知半生行事谨小慎微的皇后,也在这关键时刻暴露出了自己的小九九,为自己招来了更大的不幸。

其实,我们也应该设身处地为皇后着想。一个女子注定要过着深宫妃子的生活,无论才华贤能有多高,都难逃这种命运的束缚。宋氏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会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只是她终究还是低估了权力更替的残酷与现实,自己一时错失良机,再也无法掌控大局。

五、赵光义之抉择

赵光义得知皇后的小动作后,自然大为光火。他认定这是对自己合法地位的公然挑战,必须坚决还击。于是在继位后,他开始清洗宫廷,陆续贬黜并软禁了宋氏。在这无声的权力斗争中,皇后渐落寡欢,终老于深宫之中。

赵匡胤在世时,尚能压制住诸多潜在的争端。一旦驾崩,这些矛盾就如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蜂拥而出。

赵光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局面,也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于是,他果断出手,先后肃清了包括侄子德昭、弟弟光美在内的其他竞争对手。

与其说这是出于个人权欲,不如说赵光义是被这个艰巨的历史使命所逼迫。他明白,这是一个责任与担当的时刻。要确保大业安稳传承,就必须做到舍我其谁,哪怕要和自己的血亲划清界限。

结语

其实,赵光义内心也存在很大的痛苦与矛盾。他不想与侄子兄弟成为敌人,但现实的压力又迫使他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很难评判他的境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风雪交加   弟弟   兄长   君主   大业   嫂子   风雪   皇后   世人   皇帝   权力   性格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