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山东村民挖河沙修补猪圈,不料挖出3000斤“天下第一剑”

1988年,山东泗河正值枯水期,河两岸的村民为了多挣点钱,纷纷跑到河底去挖沙。

突然,有位村民一铁锹下去,碰到了一个质地坚硬的东西,他扒开沙土一瞧,竟是一块黑漆漆的铁疙瘩。

村民心里高兴坏了:这铁疙瘩估计能卖不少钱呢,谁知,这铁疙瘩大得很,当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它从沙土里挖出来时,顿时惊呆了:

这看着像是把剑,估摸着有七八米长,几千斤重,但这么大、这么重的剑,谁能提的动呢?

它又是属于谁的呢?

一、意外发现巨剑

这天,村民老赵为了挖沙,修补猪圈,一早就来到泗河挖沙,谁知,挖着挖着,他就挖到了一个“大宝贝”。

挖沙的村民闻讯赶来,都想看一看“巨剑”的真面目,大家看过之后,脸上的表情,都跟老赵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

在小说《隋唐演义》里,李元霸天生神力,他使用的大铁锤,也不过只有800多斤,眼下这把铁剑,可比李元霸的大铁锤大多了,也重多了。

那使用它的人,是不是比李元霸还厉害?

很有可能不是凡人。

大家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猜测,有人说,这是神仙用来斩杀河妖的法器,也有人说,这是神仙用来渡河的剑船,更有人说,这是大禹治水劈山用的那把宝剑……

泗河挖出巨剑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有人将这个发现,报给了兖州市的文物部门。

考古专家接到消息,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当他们看到眼前的场景后,也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他们可以肯定一点:这把剑跟神仙没有关系。

那它会不会是古人的陪葬品呢?

想到有这个可能性,在场的考古专家开始忙活起来,查看巨剑的四周有没有古墓。

可结果,很快让他们失望了。泗河河底只有这把巨剑,并没有埋藏古墓。

就在这时,有个农民找到考古队说:“这把巨剑是不是镇河用的?”

专家们也不敢肯定,为了弄清楚巨剑的来历和用途,他们立即决定,先用大卡车把巨剑运到最近的兖州博物馆,再进行仔细地清理研究。

到了博物馆后,专家们经过仔细测量,发现这把巨剑,通体由生铁制成,重1539.8公斤,剑全长7.47米、宽0.27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剑,堪称“天下第一剑”。

与一般的剑不同,这把剑的剑身为扁菱形,剑格两面都刻有一个怒目圆睁的怪兽头形状,在传说中,它是龙王九个儿子中的第二个,名字叫"睚眦",因为它生性凶猛好斗、嗜血嗜杀,所以,人们经常把它刻在兵器上

尽管这把剑深埋河底,已经锈迹斑斑,但看起来依旧气势不减、霸气十足。

它是从哪儿来的?是干什么用的呢?一直到这时,困扰在专家头上的疑惑,依然没有解开。

就在这时,有人高兴地喊了一声:“剑柄上有铭文!”

专家们赶紧凑过去看,只见一行不甚清晰的字映入眼帘:“康熙丁酉二月知兖州府事山阴金一凤置。”

意思就是说,这把铁剑是公元1717年2月,由当时的兖州知府金一凤铸造的。

“这下好啦,巨剑的秘密终于要解开了!”

在场的专家们都松了一口气,只要找到这个兖州知府金一凤的有关信息,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这把巨剑的用途!

二、巨剑的用途

据《兖州府志》记载,金一凤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他在任兖州知府五年期间,先后自捐俸禄,修复了泗水大石桥、金口坝闸、南城门楼等设施,恢复了官道上的交通枢纽和城防。

在康熙丁酉年,兖州发生了什么事?

金一凤这个靠谱的好官,为什么会铸造这么一个大家伙呢?

专家们继续翻阅地方志,终于在《滋阳县志》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夏天的时候,兖州泗河突发了一场大洪水,这场洪水不仅冲毁了很多农田,还冲坏了泗河上的南大桥,致使南大桥失去了通行的作用。

时任知府救灾不力,使当地老百姓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很多人流离失所,为了活下去,甚至开始卖儿卖女。

第二年,金一凤走马上任,在了解完当地的情况后,他先是带头捐资重修并加固了南大桥,还为了平息流言,特意命匠人铸了一把大铁剑。

当时,老百姓纷纷传言,说洪水突然爆发,是因为泗河里有蛟龙在作怪。

那为什么要铸成“铁”剑呢?

因为古人认为,剑是兵中之君,可以镇妖,而且古籍里有明确记载:“蛟龙畏铁”

作为一个熟读诗书的“知识分子”,金一凤铸铁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镇压蛟龙、镇恶祛邪。

铁剑铸好后,他命人将铁剑竖插于南大桥中洞之外,剑柄露出水面,这样做,既可以用来分散水流、减轻洪水对南大桥的压力,也可以测量水位,提前预警。

鉴于此,专家们将这把大铁剑称为“斩蛟剑”或清康熙泗河镇水剑”

可这么长的铁剑,即便放在今天铸成也不是易事,3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专家们在对大铁剑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这把剑并不是一次成型,而是用分体铸造的方法制成的。

工匠们先依次做好剑模,在剑模的周边留几个小孔,然后以滚热的铁水浇铸,待铁水冷却后,再开模、打磨、拼接,最终才制成这把泗河镇水剑。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我国的铁器铸造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了。

只可惜,这把铸造工艺一绝的镇水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泗河的水患。随着时光流逝,这把带着人们无限期望的巨剑,终于没承受住河水的冲击,倒在了河底的泥沙里。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泗河干支流得到了妥善治理,泗河水患才算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巨剑的文化意义

这把大铁剑,属于我国镇水文化的一种。

古代,水患灾害频繁,古人认知有限,就把这种自然灾害,归咎于河海中的蛟龙作祟。

为了抵御灾害,降低水患对人们的伤害,古人想了很多镇压蛟龙的办法,比如架桥、制符、堆钱及立碑等,也创造性地造出了许多“镇水神物”,比如神牛、神兽、神人等等,制作材质大多为石质、铁质,偶尔也有铜质的。

2013年1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天府广场钟楼下,挖出了一只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的石兽。

石兽状似犀牛,为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考古专家认为,这个石兽制作于秦汉早期,目的就是为了镇压“水精”的。

《蜀王本纪》曾有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压)水精。”

而在今湖南洞庭湖畔岳阳楼下的沙滩上,还留有三件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巨型铁制物件,形状就和古代囚系犯人的枷具差不多,但它又出奇的大,据测量,这个物件枷身长2.60米,厚0.34米,重约7吨。

早在北宋时,就又有人提出过疑问:“不知何用也,或云‘以御风波’”,他推测是古人用来镇洞庭湖里的湖精的,所以,考古专家也将这个大家伙称为“湖南洞庭湖镇水铁枷”。

除此之外,北京北新桥的一口井里,还留有一条长长的大锁链,有人说,这是明朝刘伯温要把孽龙锁在井底,不让它出来祸害百姓。

可见,在古代,巨型铁锁链也是镇水的”神器“之一。

总结:

虽然今天的我们,知道“古人用铁剑镇妖”的想法,不过是无稽之谈。

但通过这把巨剑,我们能了解到古人独特的镇水文化,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能“看到”几千年前古人的生活状态,这,或许就是考古带给我们的意义吧。

如今,这把巨剑被收藏在兖州博物馆里,不仅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享受着“无比尊贵”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洞庭湖   兖州   村民   河沙   水患   河底   知府   蛟龙   猪圈   挖出   山东   古人   南大   专家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