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南明18年历史

南明是明朝丢失北京后,由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的合称,建立于公元1644年,亡于公元1662年,国祚18年,历4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南明的历史。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同年五月,明朝留都南京官僚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因年号弘光,故被称为弘光帝。

弘光帝在位期间奉行以镇压农民军为主的反动政策,主张与入关的清军议和,想要“借虏剿寇”。在这样错误的国策指导下,弘光帝君臣丝毫不在意咄咄逼人的南下清军,依旧沉浸在“借虏剿寇”以至于与清朝平分天下的美梦当中,导致形势急速恶化。

公元1645年四月,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派弟弟多铎率军南征,收降徐州守将李成栋,围攻扬州。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阻挡清军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百姓展开惨无人寰的屠杀行为,共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不久后清军攻克南京,弘光帝手下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弼、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及尚书钱谦益、大臣赵之龙、大学士王铎、都御史唐世济等人纷纷降清,弘光帝出逃至芜湖被俘,次年被杀,终年39岁,在位8个月。

南京沦陷后,南明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不少有野心的宗室都宣布自立,如杭州的潞王朱常淓、抚州的益王朱慈炲、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等人都宣布监国,但没掀起多大风浪,没几天就被推翻了。

公元1645年闰六月,郑鸿逵、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登基称帝,因年号隆武,故称隆武帝。隆武帝可谓是南明最积极进取的皇帝,甚至可以说是明朝最后的希望,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节衣缩食,力求给予南明军队最大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可一直三面受困,一是受郑氏集团掣肘,二是要防备浙东不愿撤藩的鲁王朱以海,三是受南下清军所逼。但隆武帝不愧为英主,面对危局他毫不畏惧,宣布要御驾亲征,欲亲自率军北伐以挽颓势,奈何总领大军的郑芝龙只想割据福建,根本不理会隆武帝。其他势力见郑氏集团按兵不动,也选择隔岸观火。但隆武帝不顾郑氏阻拦,依旧率军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

公元1646年,清军大举南下,郑芝龙为保存实力而投降清军,其子郑成功因此与他决裂。随后清军长驱直入,先后攻下绍兴、东阳、金华、平州,并很快攻陷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所守的仙霞关,然后直入福建,攻陷建宁,直扑隆武帝所在的延平。而隆武帝听闻清军进展如此迅速后就率部出逃,想取道汀州前往江西,最终在汀州城外被清军追上,被俘身亡,终年44岁,在位14个月。

隆武帝死后,其弟朱聿鐭于公元1646年十一月在广州称帝,因年号绍武,故被称为绍武帝。同时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因年号永历,故被称为永历帝。由此南明形成二帝并立的局面,双方为了争夺正统,互相攻伐,让清军有了可乘之机。

公元1646年十二月,清军伪装成明军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广州城,绍武帝见大势已去,准备混在乞丐当中爬城墙逃走,可惜被清军识破并抓获,最终自缢殉国,终年42岁,在位40天。

绍武帝死后,南明仅剩永历帝一位皇帝,政局终于稳定下来。不久后永历帝在清军的攻势下从肇庆逃入广西,在广西辗转梧州、桂林、全州、柳州,在柳州时行装又被土司劫掠一空,堂堂皇帝竟犹如丧家之犬一般,甚是可悲。

公元1647年,正当南明小朝廷一个接一个覆灭时,在湖广的农民军反而越战越勇,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在湖南屡屡击败清军,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

公元1648年,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清江西提督金声桓、清广东提督李成栋、清广西巡抚耿献忠、清大同总兵姜镶、清延安营参将王永强、清甘州副将米喇印先后反正回归明朝,一时之间永历政权名义上控制的疆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三省还有些飞地,东南福建和浙江两省的沿海岛屿也在控制当中,抗清形势似乎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永历帝随即还都肇庆。

就在南明复国有望之际,内部又出了乱子,明朝遗臣之间矛盾重重,农民军备受排挤,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以至于永历帝势力再大也不能攥紧拳头一致对外,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

公元1649年,清军发起反攻,南明各地农民军及抗清将领相继败亡,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失,抗清形势急转直下。

公元1651年,永历帝在孙可望的武力威胁下迁都安龙府(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并遭到软禁。不久后孙可望与李定国联手对清军展开全面反击,取得一系列胜利,收复湖南大部以及广西全省,同年刘文秀兵出四川。取得叙州大捷、停溪大捷,克复川南、川东。一时之间永历政权名义上控制的疆域恢复到了云南、贵州、广西全省,湖南、四川大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北部分地区,出现第二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公元1654年,孙可望欲篡位自立,大臣吴贞毓奉召向李定国求援护驾。

公元1656年,李定国进入安龙,迎永历帝到云南昆明。

公元1657年,孙可望亲率十万大军攻打李定国,被李定国采取诱敌深入之法击败。兵败后孙可望逃至长沙投降清朝,并将西南军事情报全部出卖,使得清军得知滇黔虚实。

公元1658年,清军从湖南、四川、广西三路进攻贵州,年底吴三桂攻入云南。

公元1659年,永历帝在李定国的护送下从昆明撤到永昌(今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又从永昌撤到腾越(今云南腾冲县),最后从腾越逃到缅甸境内,被缅王莽达收留。

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军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准备夺取台湾为新根据地。同年吴三桂率十万大军杀入缅甸,欲夺回永历帝。缅王莽达之弟莽白趁机发动兵变,杀了莽达之后继位,并杀了跟随永历帝的四十二名大臣和太监,史称“咒水之难”。不久后缅王将永历帝及家属送交吴三桂带回昆明。

公元1662年,台湾荷兰军向郑成功投降,郑氏集团开始在台湾立足。同年四月,永历帝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杀,终年39岁,在位16年。至此立国18年的南明宣告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安龙   肇庆   明朝   扬州   年号   广西   云南   年历   湖南   广东   公元   口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