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生长!庆祝长春晚报创刊三十四周年!

今天,是《长春晚报》第11233次与您见面,34载风雨兼程的陪伴与坚守,我们和您一起见证了长春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用文字记录了城市的律动和时代的脉搏,让这张与城同名的报纸成为了北国春城的一张名片。

这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光速传播数据的便捷或许让您忽略了纸与笔的深沉;大数据算法的“贴心”或许让您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人工智能的爆发,更是让许多人在期盼之余又感到一丝忧虑。作为一家区域主流媒体,《长春晚报》始终坚信,专业的新闻素养、媒体人的职业精神、对这座城市和读者厚重的情感,是技术和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这是一个资讯丛生的时代,信息产生与分享似洪流,泥沙俱下,但读者对媒体权威性、真实性的追求始终未变。不为追求哗众取宠而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为谋求眼球效应而丧失公信力,34岁《长春晚报》的新闻初心和操守始终未变,我们一直在探索中调整和提升自己,谨记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去伪存真,矢力原创,传播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百姓民生,让她成为一张可读、可亲、可敬的都市报纸。

这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在媒体融合飞速发展的这些年里,《长春晚报》面对技术迭代和市场变化不断求索,突破自我,向新生长,我们倾心打造了新媒体矩阵,让信息的传播更立体、更高效、更精准、更有品位。这是我们奋力前行的动力,我们向下生根、向上生长,致力于将最有价值的新闻产品从“相加”走向“相融”,力争在新时代走出一条新媒体的新发展之路。

34岁,正青春,我们满怀信心向未来,与亲爱的读者一起双向奔赴。

本报编辑部

来源:长春晚报电子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长春   晚报   生长   人工智能   读者   四周年   媒体   时代   城市   新闻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