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梗”为何成“烂梗”?


编辑:巩霞

来源:全媒体观察、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等


“这是什么梗?”“是我2G了吗?”网络时代的当下,网络热词、热梗成为大众交流的流行方式。


曾经“想你的风”很火,这股风几乎吹遍大江南北,有网友讨论,几乎全世界都是【我在XX很想你】。


网络热梗的来源可能是超话中的一条微博或评论,也可能是某公众号评论区精选回复中赞数较高的几条。所以,网络热梗的更新速度也较快。


但在网络热梗中也时常会出现一些负面热词或者烂梗。


网络热梗为何会流行,有哪些传播特点?负面影响如何规避?



01

网络热梗为何会流行


短视频的推波助澜。根据一项关于手机的最新调查结果,1501名受访者中86.1%的人会漫无目的地刷手机,37.3%的则经常会刷手机。其中,短视频分享平台、即时通讯应用、社交媒体占用的时间最多,占比分别为73.6%、55.6%、46.8%。


显而易见,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庞大的用户群体也代表着巨大的网络流量潜能。


满足大众情绪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热梗只是一种沟通方式,本质还是语言,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若生活中遇到不顺和落差,利用网络热梗自嘲和反讽也是一种黑色幽默。


例如,在现实中无法化解身为“工具人”的痛苦时,在网络社群中和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交流能更好地释放压力,看似无厘头又好笑的话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年轻人宣泄情绪。网络热梗的背后,是网民表达情绪的出口,也是及时捕捉大众情绪的透气孔。


再如之前频登热搜的“确诊体”,广东人被正式确诊为依萍,因为要淋的雨和依萍要钱那天一样大;河南人被正式确诊为红孩儿,因为气温地图一片橙红;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因为高温让人像脚踩“风火轮”上班……




有观点指出,“确诊式文学”的出现并非偶然,至少为当下沉闷疲惫的生活,提供了某种精神慰藉。无论是面对高温或暴雨,亦或是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它呈现出无所不包的兼容性:将心累确诊为“安陵容”,将蓬头垢面确诊为“鲁滨逊”,将打工人确诊为“懒羊羊”,上天入地,万物皆可被“确诊”。


用风趣的语言解构生活的辛苦,能宣泄情感、释放压力。



02

网络热梗的影响


网络热梗流行,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的热梗中,不乏出现一些烂梗,这些烂梗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众。


传递负面情绪。比如,以“杠精”一词为例,在网络上被注解为“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这一群体通常不管别人说什么,先反驳了再说。这一热词,很容易被用来攻击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敢于提出批评意见的人,为他人错误地“贴标签”。


再如,一些平时人们羞于出口的低俗词语,也在网络上流行。


“网络梗”代替了规范。一些网络热梗刻意制造标新立异的字眼,如“报giao”“泰裤辣”等被智能输入法记录,使得部分误用在互联网而加剧传播(注:“报giao”指“报告”,“泰裤辣”指“太酷了”)。一些自媒体语言表达过于追求“网感”,错字连篇、乱改成语等现象时有出现,难免会干扰人们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也有观点指出,网络热梗看似你懂我懂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弱化了人们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成为“文字失语”的一种表现。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 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表现为基本不会说诗句 (61.9%)、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


“网络烂梗”裹挟青少年。前段时间一场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烂梗”的班会火了。


这场班会课起因是小学语文老师朱老师发现,临近期末,孩子连基础的字都不会写,满脑子还想着“网梗”,一提起“背带裤”就忍不住笑,每每提起网络热词总是异常兴奋,于是便准备了这节特殊的班会课,希望好好聊聊“网络烂梗”。


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语文教师朱文洁,把跟风说“烂梗”的小朋友比喻成气球,因为“气球是空心的,风一吹,气球就飞走了”,以此引导小朋友要有思考、有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还有一些“大冤种”“栓Q”等类似的“网络梗”不仅出现在试卷上,也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里、课间的对话中,有时候还会夹杂脏话。这些“网络梗”有些来自爆火的短视频,有些是游戏“术语”,它们原本属于成人世界,却几乎没有阻挡地进入孩子们的圈子。



03

网络烂梗如何防范?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董子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络梗本质上就是碎片化的语言模因,它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由只言片语形成广为流行的烂梗,尤其不能忽视的就是技术因素带来的影响。


“流行梗”不仅简短易懂易记,还戳到痛点,引发共鸣,极易在网上被模仿和复制。碎片化的传播,则让它更加迅速地引爆了互联网。


互联网语境下,“梗”通常借以调侃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或者想法。对于一些网络烂梗,相关平台应有逻辑严密的管理制度,避免负面网梗的进一步传播。


同时大众应具备辨别是非的基本素养,提升自身辨识能力。对于青少年而言,隔绝“网络烂梗”不能只是通过相关部门和平台的监管,或者是简单粗暴地让孩子与网络绝缘来实现。


追根溯源,正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才是从长远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语文教师朱文洁,她并没有采取“一刀切”,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判断和应对这些“烂梗”。


参考文章:

“人矿”“春蚕”?警惕负面网络热词解构传统语言形态 作者张庆村 吕华远

网络热梗:及时捕捉大众情绪的透气孔 作者 陈丽



- 阅 读 推 荐 -


“他”来了,媒体人你怕不怕?


“网络厕所”只是匿名吐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浦口   南京市   网络   大众   气球   负面   情绪   语言   方式   媒体   何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