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死后,他儿子在遗物中发现一道奏折,暴露和武则天真实关系

前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唐代宰相狄仁杰就是一位正人君子的典范,他一生坚持正义,为百姓撑起一片碧空。在武则天执政期间,狄仁杰屡次直言劝谏,最终赢得了这位女皇帝的信任和宠幸。

山西乡间一朵奇葩

630年春天,太原狄氏喜得贤子。这就是后来的唐代名臣狄仁杰。狄仁杰生性淳朴,从小勤勉好学,经常在田间插秧时背诵典籍。村民都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有所作为。

狄仁杰的父亲是个穷秀才,靠教书维生。为了让儿子有出头之日,他从小就严格管教狄仁杰,要他早睡早起,不许玩乐。狄仁杰虽然生性活泼,但都听父命,勤勉用功。每当其他孩子在山间疯玩时,狄仁杰总是端坐在竹椅上静读。村民们见了纷纷夸奖:“狄仁杰定会大功告成,享誉天下!”

十几岁时,狄仁杰已读完了家中的图书。村里有位老秀才看他聪慧过人,便免费教他读书。在老秀才的悉心指导下,狄仁杰的学业有了长足进步。他博览群书,对古今典籍了如指掌。村民们见他能背诵几百古诗,都夸赞道:“狄仁杰是我们村里的奇葩,将来一定会大展宏图!”

科举翻身仕途

652年,22岁的狄仁杰终于迎来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在明经上大放异彩,一举成为进士及第。当主考官宣布结果时,全场哗然,都为这个来自山西乡下的青年翻身仕途感到由衷高兴。

狄仁杰也果然凭借自己的学识很快在朝堂上得到重用。他先后担任魏州司马、监察御史、大理丞等职务,并在任上办事公正,深得百姓拥戴。每每狄仁杰出巡魏州,百姓们都迎接在路旁,争相向他献上鸡鸭羊肉以示崇敬。有人曾称赞道:“北斗星光之下,就数狄仁杰最正直贤明。”

660年,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一职,负责处理最高法院大理寺的司法事务。他工作勤勉,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公堂时就开始工作,直到月上中天才休息。对待每一案件他都细细推敲,力求公平司法,第一个月就清除了积压多年的案卷。由他主持的案件,百姓无不称赞其明察秋毫之能。素有“现代包青天”之称。

然而好景不长,几位朝中官员看狄仁杰功业日盛,暗自嫉恨。他们多次在武则天面前联名弹劾狄仁杰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但都没有任何证据。665年,在这些大臣的逼迫下,武则天只得避嫌贬狄仁杰出京任职。狄仁杰虽不甘心,却也只能暂时避祸离开。

重返朝堂拜相

685年,狄仁杰在洛州任上听说武则天取代儿子夺权称帝,便写信劝谏武则天,希望她能修身克制,处理政事时多方参考意见,不要听信谗言。没想到武则天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大赞狄仁杰忠心爱国,派人前去洛州迎接他。

狄仁杰重返长安时,武则天亲自在宫门迎接,对他表示了诚挚的歉意,并即刻拜他为左仆射,开始了他辉煌的相位生涯。武则天起初对狄仁杰存有戒心,但看到他治事果断、兢兢业业,没过多久就完全放下疑虑。

691年冬,在一次平定边境叛乱的军议上,狄仁杰毅然直言弹劾左右谄媚之徒,引起在座大臣的不满。武则天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当场提拔他为宰相,并对众臣宣布:“朝中如有狄仁杰者,吾则无忧矣!”

此后数年间,狄仁杰屡屡上书向武则天进言,几次劝阻她铸造昂贵佛像、减轻赋税、处死心腹等,都奏效了。朝中大臣无不暗自惊讶:武则天这样暴戾的女皇帝,怎会容忍狄仁杰当面直谏呢?这与她过去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截然不同。

两人亲密无间

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屡屡直谏武则天而不遭杀身之祸,是两人私交甚笃所致。武则天与狄仁杰同是出身山西农家,两人从小环境类似,性格也契合,难免产生些许亲密之感。

有一次,武则天于乾阳殿召狄仁杰来内廷闲谈,两人围炉品茗,武则天边品茶边透露出对追求长生不老药的兴趣。她表示听闻神仙家有长生不老之法,想派人前去求取。狄仁杰立即放下茶杯劝谏道:“陛下身为人君,应该多为百姓福祉着想,不必过分沉迷长生之事。”武则天听后轻拍他的手说:“仁杰啊,你说的对,我应该多听你的劝告,你是为我好。”

武则天晚年时,狄仁杰屡次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退位,但武则天都没有同意,说:“朝中谁能替代你?我还需要你助我处理政事,你就不要再提退休的事了。”狄仁杰也只得无奈继续留任了。

两人的这种亲近关系,让朝中众臣都流传武则天与狄仁杰之间有私情。但狄仁杰清高的品格,让大多数人不敢公开讨论此事。狄仁杰也未曾解释,任由外界猜测。

奏折揭开真相

704年冬,狄仁杰因病去世,享年75岁。武则天闻讯痛哭失声,立即亲自前往狄府弔唁,并为他治丧三年,追赠太师,谥号“文宣”。当她在朝会上痛失心腹之时,许多臣子暗自窃喜,认为武则天会从此失去制衡,肆意妄为。

然而次年,在整理父亲遗物时,狄仁杰的儿子狄恭发现一道批阅过的奏折,上面居然是武则天亲笔所写的话:“朝堂之事,与卿推心。”原来,这是狄仁杰初拜相时对武则天表示感激之词,足见两人只是君臣关系。

结语

这份奏折扫清了朝野对两人关系的猜测,让所有人都对狄仁杰刮目相看。作为一代贤相,他至死都保持着高度的品格自律,从未越过君臣之间的界限。许多大臣为自己过去的言行感到羞愧,纷纷前来向狄家请罪。

正是因为他的正直无私,最终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和敬重。武则天对他的谊敬不减当年,每月都会前往狄仁杰墓前凭吊,感念这位至死忠诚的得力助手。

狄仁杰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君子”,他忠心辅佐武则天,以正直谏言化解女皇帝的暴虐,是大唐王朝稳定的中流砥柱。名臣狄仁杰将永远被人们所敬仰和追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奏折   大理寺   劝谏   政事   勤勉   山西   遗物   秀才   大臣   君子   儿子   百姓   真实   关系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