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府有没有对南京百姓组织过撤离?

一、开头

很多人对南京战役时,民国政府没有对百姓撤离,感到愤怒。关于这点我提出质疑,另外我不是给民国政府洗白,只是面对历史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去看待,那民国政府到底有没有对百姓组织过撤离??

二、政府机构和企业内迁

11月12日上海失守,情势急转直下,国民政府综合各方考虑决定迁都,并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从这时开始,南京的内迁便是有组织、成规模的了。政府机关不必说,南京各学校接到撤退令后开始组织师生西迁,仅有一些学校留下个别教职人员看护学校财产,而这些留守者中有一些则参与了后来国际安全区的筹备和管理。

企业的内迁相对复杂。当时国民政府困于财力,无法对全部内迁企业进行补助和扶持,除重点资助军工相关的企业外(比如金陵军工厂),对其他民用工业主要采取减税、贷款、协助运输等方式来激励内迁。

政府对私人企业没有太大控制权,可以督促,却难以强制,因此内迁更多是企业自己的选择,而一些私人企业考虑利润,对内迁并不积极。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企业不走,企业主不走,仰赖于企业的工人更无法走;而随着战事逼近南京,企业主有财力保障可随时逃难,普通工人却被遗留下来。

三、普通人的撤离工作

其实早在7月抗战发生时,南京的百姓已经陆续迁离南京,但这时还都是自发行为,政府并未参与。国民政府11月中下旬动员各方内迁、同时投入警察宪兵等劝说、督促普通民众搬离;南京沦陷前夕,外籍人士筹建国际安全区保护无力撤离的难民,南京市政府给予了安全区积极协助,包括提供3万担大米、一万担面粉、10万元现金和450名警察(这450名警察之后被日军屠杀);而对内迁的难民,政府在沿途的一些县市组织了难民所,负责发放难民证和少量路费,同时也鼓励慈善组织(如红十字会)对难民进行扶助。

但在具体执行层面,政府方面对内迁难民的救助是失力的,所能资助的路费极为有限。因为内迁是经济账,要花钱的。几十上百万人的迁移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亲历淞沪抗战的阿垅在《南京血祭》里也写过一则故事,南京保卫战前夕,宪兵们奉命督促辖内区域的居民撤离南京,因为之后就要放火烧毁那一带的房屋(焦土抗战),一个宪兵费尽唇舌,还是剩着几家死也不搬。其中一家,一个寡妇,指着屋里卧病在床的婆婆和几个小孩问宪兵,我怎么搬?

其实想想百姓撤离的方式,有哪几种?就只有两种,第一坐火车,当时的民国有这个运输能力吗?更别说票价了。第二种,只剩两条腿,如果你代入想想,你丢下房子,在南京的生活工作,走上千里路去到一个不熟的地方。你能下决心?还得带上一家老老小小的。

因为感觉我们有时对历史的细节存在一种宏观的、后来的想当然,似乎很多事情可以在振臂一呼后自行解决。但实际的细节比想象要曲折和复杂得多。底层民众需要在去留间抉择,而撤离,最可能的命运是流离失所。

有人会说:命都没了,还怕什么,什么房子财产都可以丢。

但我想说这个是你们站在八十多年后的视角看到的。 你们代入下自己在1937年11月时的南京,日军占领北平天津时没有发生大规模屠杀。而上海也由于多种原因并未发生大屠杀。

可以说当时全国没有一个人会猜到,日军会在南京大屠杀。

四、撤离结果

尽管在执行层面上存在种种问题,但最终政府行为和百姓自发行为的合力,还是得以让南京市(含郊县)的居住人口在半年内(1937年6月到12月初城陷之前)从101.5万(据“南京市政府关于分发本市生死统计表训令“)减少至约50万(不含由外地进入南京的难民和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士兵),而许多学校、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迁至后方、保存血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南京   民国   百姓   政府   安全区   宪兵   国民政府   难民   日军   组织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