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70岁大臣平叛,大臣喊:拿锄头的人一律无罪!叛乱迅速平定

前言

龚遂,字少卿,出身山阳郡南平阳县。他从小天资聪颖,刻苦读书,得到“明经通古能文”的美誉。长大后,他以忠厚著称乡里,很快就当上了昌邑国的郎中令,受命侍奉昌邑王刘贺。

刘贺这个昌邑王可说是昏庸无道、荒淫无耻。他日日与小人厮混饮宴,沉溺在酒池肉林中无法自拔。刘贺对政事不闻不问,任由小人当道,昌邑国日益衰微。

老臣龚遂,忠心劝谏一生无果

龚遂见状痛心疾首,数次进谏昌邑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勤政爱民。然而刘贺根本不听龚遂的劝诫,还时常对身边的心腹抱怨道:“这个郎中令老是让我觉得难堪,真讨厌他这样善于让人自愧的说教。”

但龚遂没有气馁,他时时刻刻跟随在昌邑王的身边,见他有失德之举就挽其衣角加以规劝。即便被冷落和嫌恶,龚遂也从未放弃过劝谏的初衷。

有一次,刘贺又在宫中设宴,与一干奸佞清谈笑风生。龚遂目睹此景,痛心至极,竟然当场痛哭出血。刘贺散席后询问缘故,龚遂哽咽回答:“臣看到陛下身边这些奸佞小人,害怕昌邑国会重蹈当年胶东王刘旦的覆辙,终将被这些小人所害。”

刘贺聪明一怔,心中也有些触动。他让龚遂召集贤良之士来授课,稍稍收敛了些日常荒唐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刘贺很快又回到旧道,重新起用了那些谄媚之徒。

这时,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无子嗣。于是汉朝群臣推举刘贺为新的皇帝,是为汉昭帝。龚遂随刘贺入主长安禁中,仍然如影随形地劝谏刘贺。

但一个人的努力终究敌不过整个腐朽朝堂的坏风气。刘贺登基后依旧昏庸无道,最后仅在位27天就被群臣废黜。龙椅易主,朝中只有龚遂一人无罪,全因为他勤勉尽忠地劝谏之功。

虽然一生劝谏无果,龚遂并未气馁。他只是继续默默耕耘,等待着贤明之君的出现。

汉宣帝登基,百姓苦不堪言

汉昭帝刘贺被废后,汉宣帝刘病已继位。与昭帝不同,新帝宣帝为一明君,他广开言路,任人唯贤,使汉朝呈现出短暂的复苏迹象。

然而好景不长,宣帝登基的第二年,渤海郡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灾。

渤海郡位于北方边陲,本就水源稀少。这场大旱让渤海郡彻底变成了一片焦土。烈日当空,大地龟裂,所有庄稼都枯死了。村民们原本就因旱季收成欠佳而困顿,现在仓廪空空,找不到半点食物充饥。

村民小马住在渤海郡东边的一个小村,他们村里唯一的水井早在旱季就干涸了。面对这场浩劫,小马和村民们眼看着那少得可怜的庄稼在田里撑不过夏天,心里默默打起了退堂鼓。

这场大旱让村民们绝望到了极点。为了争夺所剩无几的粮食,村民们开始自相残杀。甚至有人将邻里的孩子抢来宰杀,以求溉壑一时之渴。村民们的哭嚎声此起彼伏,充斥在灾荒的乡野里。

为了活命,有的村民成为了盗贼,四处流窜抢掠。渤海郡很快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来往行人无不惊惧。此时此刻,渤海郡的官府已经名存实亡,来到这里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汉宣帝得知渤海郡发生叛乱后,大为震怒。他严词责问渤海郡守,你作为郡守,不能抚民安民,反而任由盗贼横行,实在可恶!宣帝当即撤销了这个无能郡守的官职。

宣帝意识到,渤海郡急需一位贤明的新郡守平息叛乱、安抚百姓。在群臣推荐下,他看中了龚遂这个人选。

当时龚遂已经年过古稀,身材瘦小,行动不便。宣帝起初对老倌出任郡守有些犹豫。但想到龚遂曾勤勉尽忠地劝谏汉昭帝,便决定给他一次机会,派他前去渤海郡镇压叛乱。

一声“拿锄头者皆无罪”,平定乱局

来到渤海郡的第一天,龚遂就禁止了跟随的官兵骚扰百姓。他要亲自面对这些凶恶的盗贼和饥民。

小马这天在田里辛苦劳作,忽然听到村外一阵喧嚣。原来新官已经来了!小马连忙扔下锄头,跟着村民们涌向郡城门前,想要一睹新官的相貌。

当人群来到城门前时,只见一个身形佝偻的老者站在高台上。他神色慈祥,满头白发,就是新上任的龚遂郡守。

“百姓们,听我说,自今天起,所有拿起锄头劳作的人,都可以无罪释放!”

龚遂郡守用他苍老而有力的声音说出这番话来。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却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一时间,所有人都呆立当场,刚才还手持武器蠢蠢欲动的盗贼们也都怔住了。随后,他们纷纷点头,放下武器,重新成为忍饥挨饿的困苦百姓。

就这样,龚遂仅凭一句宣言,让整个郡的叛乱在短时间内平息下去。掠夺与杀戮停止了,百姓们重拾对生的希望。小马和村民们都红了眼眶,感动不已。原来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官,真的有能力救活这个濒临崩溃的郡!

龚遂的声音,犹如一声苍老而温暖的钟声,敲醒了百姓心中对生的渴望。这条宽厚的仁政令百姓看到了活下去的曙光。小马和村民们知道,渤海郡还有救了!

安抚百姓,渤海郡重现生机

平定叛乱只是第一步,重建家园才是真正的挑战。龚遂明白,想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必须首先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于是,他命令打开官仓,救济这些饥寒交迫的百姓。并且选拔品行端正的官吏掌管赈济,杜绝贪污腐败,确保粮食真正给到百姓手中。

小马他们村终于又吃上了白米饭,許久未进食的人们狼吞虎咽,脸上泪光闪闪。多亏了新官放粮救济,百姓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渐渐看到了希望。

除了救济百姓,龚遂还亲自下乡,与百姓一起耕种劳作。他那佝偻的身躯在田间来回忙碌,与年轻的农民比起来一点不逊色。

小马看到龚遂郡守和他一样耕种,心中深受触动。这个老官竟视我们的苦难如同自己的,与我们百姓同甘共苦。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官僚,而是一个真正为民的良官!

在龚遂的影响下,百姓们摒弃了轻农兴商的陋习,再次拿起了锄头劳作。田间的景象也渐渐热闹起来。在百姓们的辛劳下,渤海郡的庄稼丰收的景象终于重现。百姓们打起了精神,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人户苗法,百姓富足郡治安定

龚遂还注意到,渤海百姓长期忽视农业,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的毛病。这使得一旦发生荒灾,百姓们就无力承担,只能沦为盗贼。

为了让百姓重视农业,他规定每户必须种植一定量的庄稼,养殖一定数量的牲畜。这就是著名的“人户苗法”。这样既保证了粮食的供给,也限制了商业活动过度发展。

小马他们村从此每家都种植了榆树、葱、薤菜等经济作物。还有人开始蓄养母猪、鸡鸭之类。这些都交足赋税后,剩余部分就可以自己食用或者去集市上销售。

在人户苗法的规定下,渤海百姓的生活明显宽裕了起来。他们同时重视农业和商业,使郡国经济日益繁荣。村里的小马感慨地说:“多亏了龚官人的苗法,我们老百姓真是吃穿不愁啦!”

在龚遂贤明的治理下,渤海郡的秩序终于恢复正常。百姓安居乐业,郡境太平富足。从一个烟火扶疏、民不聊生的边陲郡,变成了个安定繁荣的模范郡治。

苍老而温暖的贤官,是百姓心中的大恩人

在渤海郡百姓的心中,龚遂已经是他们的大恩人了。

从一个叛乱四起的濒临崩溃的郡,到今天百姓安居乐业、郡治太平,全靠着这个苍老的贤官一力承担。

有人问小马,你们最崇敬最感激的官员是谁?小马毫不犹豫地说,就是龚遂郡守!

小马说,龚官人的声音就像一声温暖的钟声,敲醒了我们对生的希望。他视我们的苦难为自己的苦难,与我们同甘共苦。他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好官,真是千载难逢啊!

龚遂用他那傲骨的仁政感化着百姓和盗贼的心。今天的渤海郡,已经完全摆脱了战乱与灾荒,成为一个太平盛世。

结语

我们必须感谢贤明的汉宣帝,他洞察人才,让龚遂的仁政得以施展。也要感谢龚遂本人,一个老官的慈悲与正直,感动并拯救了千百条生命。

今天读到老官龚遂的故事,我们在乱世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希望。这正是我们在纷扰动荡的世道中最需要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锄头   叛乱   昌邑   渤海   劝谏   郡守   贤明   小马   盗贼   大臣   无罪   皇帝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