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满清八旗子弟的大明勋贵名臣后裔

中山王徐达后裔徐湛恩

徐湛恩(康熙十一年-乾隆二十年,即1672年-1755年),字沛潢,一字沛皇,清朝政治人物,汉军正蓝旗人。以武进士充侍卫,因诗才受到康熙帝赏识,改文职,官至内阁学士,出治两河。

徐湛恩为明初名将、中山王徐达之后。其先于明末充任都指挥使,定居于辽阳。清朝兴起,入籍正蓝旗汉军。徐湛恩早年为贡生,康熙五十年(1711年)改应武举中式,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登武进士,授侍卫,执戟于殿下。偶然奉康熙帝之命赋诗,深得赏识,特改兵部郎中。

雍正元年(1723年),徐湛恩出官山东兖宁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山东按察使,次年调广西按察使。雍正六年(1728年)加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办河东河道事务,并协理河南、山东河工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以内阁额外学士兼礼部侍郎,历东河副总河[、北河副总河。雍正十一年(1733年)革去副总河,交与顾琮差遣委用。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

开平王常遇春九世孙常朗

九世安南王常朗时,移镇辽阳,投降清军后被编入汉军正白旗,现在后裔也是满族。

黔宁昭靖王沐英 之后 沐显忠

末代黔国公沐天波的儿子沐显忠被编入八旗正白旗汉军,虽然他没有后人,但是不代表沐天波血脉就此断绝。

因为沐天波的女儿嫁给了艾能奇的儿子艾承业,艾承业的嫡子艾芳曾担任镶黄旗汉军的身份担任过清朝刑部侍郎,而艾肇昌在乾隆朝曾担任过八旗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也就是说沐天波的外孙以及外曾孙在清朝混的还可以。

郑成功后裔

郑克塽投降后被遣送到北京,康熙皇帝把他编入了汉军八旗,并给了他一个头衔──「汉军公」。

后来他们从此不再重视姓氏。 这些国姓爷的子孙,名字开始变成「图山」、「图敏」、「德山」、「庆祥」、「玉良」、「恩福」、「德印」

陈近南后裔陈梦球

陈梦球(?-1700年),字二受,号游龙,为明郑陈永华的次子。

明郑东宁总制陈永华(即陈近南)次子,明郑灭亡后,随郑克塽至燕京,入籍汉军正白旗,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中进士,康熙帝曾经亲自召见,称其为“忠义陈永华之子”,曾任翰林院编修,奉令督学山西,卒于任内。

其孙陈还,汉军正白旗人。康熙己卯举人,庚辰联捷进士


袁崇焕后裔富明阿

富明阿(?-1882) 清末将领。本姓袁,系明末名将袁崇焕的六世孙,字治安,汉军正白旗人。早年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升为参领,官至吉林将军。光绪八年(1882年)卒。

尚可喜后裔尚其亨

尚其亨(1859年1月16日-1920年9月21日),字惠丞,一字伯恒,号会臣,晚号达庵,汉军镶蓝旗,清朝官员。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第七子和硕额驸尚之隆八世孙。光绪十八年进士。1905年为清政府公派出洋考察。

耿仲明后裔德寿

举人出身。光绪年间,历官贵州、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广东巡抚,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1899~1903年),三次代理两广总督,官至漕运总督。其妹为明珠后裔容山之妻。


重量级 朱元璋后裔朱议滃等

满清对于近支宗室那些有影响的亲王们尤其万历直系子孙杀无赦,但是对于那些特别远的宗室到时放过了,还给一些编入八旗,如朱议滃(宁王系)、朱璟涑(韩王系)、朱至濬(蜀王系)、朱鼎瀇(代王系)、 朱议潨(宁王系)分别编入汉军八旗被授予拜他们喇布勒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骑都尉”)或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云骑尉”)的八旗世爵,并赐给俸禄、人口、庄屯、器物。

辅国将军朱议滃是宁王朱权后裔,朱元璋十世孙, 其祖父朱谋垅,建安郡王。其父朱统鋚,明鎮国将军。在山西打游击抗清十五年后降清后编入汉军正黄旗, 《南明史》也记载:议滃,“自永丰畔(叛)降于淸”《清实录》载:“授投诚故明宗室奉国将军朱议滃为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

后因为犯错被发配宁古塔之后编入宁古塔正黄旗守边。

其子孙后来也满化 起满人名字,用满文书写。

其后裔德成(名字也满化了)在咸丰时候担任关外八旗骑兵入关剿捻战死,清廷又赏赐世袭云骑尉世袭,因其无子改由其弟德海继承。

光绪十七年 满文谱载 其后裔同保(朱氏)因作战骁勇由披甲升三品顶戴花翎佐领 赐“勇士” 出兵伊犁两次。

其后裔生活在黑龙江一代,也是满族,清末连家谱都是用满文写的。

光绪十七年他们用满文编的家谱《甯古塔地方正黄旗朱姓全譜》序:

騎都尉世職於康熙元年間因事由京迁移甯古塔地方占据产业后於康熙 四年间奉到恩诏着將被事官員等赦回原籍給復原官充差我始祖系因人口有多兼以恋土难移請由甯古塔衙门轉詳籲懇我聖祖仁皇帝念惜“奴才”距京路途窵遠無力回京情願就近歸入甯古塔旗籍充差復准部文准入甯古塔正黃旗三福佐領下當差並開復原官以遣於後世知悉哉。

朱氏子孙作为旗人还对 清朝皇帝自称“奴才”

满文《甯古塔副都统衙门挡案》记载了朱议滃 是骑都(中国第一历史挡案馆提供) 如何被发配到宁古塔的

“朱盛华说:我叫朱盛华,宁古塔赐给我的差事是鹰户。我的父亲朱议滃,是正黄旗张启龙佐领下人氏,是骑都尉。我的父亲朱议滃,是因为有人要赎回赏给他的人未果,被汉军正蓝旗谢□□(印章遮盖不清)告发,于康熙元年(一六六二)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病故。

盛华,是始祖议滃之长子,俗称“老长支”。

朱议滃其子因为入清为了避嫌已经不再用朱元璋已经排好的字辈起名。


朱议滃的子孙拿着清末他们修的满汉双文族谱《宁古塔正黄旗朱姓全谱》清朝三百年朱氏子孙以同保为代表的三品至七品命官二十余员,八品、九品、披甲、西丹(满语:清代东北地区八旗内未经挑甲考试的幼丁。)、闲散全族多有为者,多人多次出兵征战。

现在他们即认自己是朱元璋后裔,也以自己在正黄旗为清朝征战沙场而荣,节假日也穿上“满族传统服饰”跳秧歌,萨满。


一剑无血冯锡范

冯锡范,号希范,明末清初福建龙溪人,生于晋江县,郑成功工官冯澄世之子。郑成功薨,郑经嗣位,辟为侍卫,从往台湾征郑袭,靖内难,颇立战功,从此备受信任,成为台湾明郑时期的主要将领,与陈永华、刘国轩并称为台湾三杰。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后,冯锡范与郑哲顺等人发动东宁之变,罢黜监国郑克臧,并将其绞死。以董太妃令,立郑经次子郑克塽,独揽台湾军政大权。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攻陷台湾,冯锡范随郑克塽降清,封忠诚伯爵,隶属于汉军正白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黄旗   后裔   雍正   光绪   乾隆   大明   满文   汉军   白旗   满清   清朝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