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人物记(17)-“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范仲淹

千秋人物记(17)---“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范仲淹


一个地方文化厚重与否,首在历史底蕴。伊川,古时京畿之地,灿若群星的历史遗存星罗棋布,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这片土地上,足迹一层摞一层,或吟诗作赋,如李白、如曹植,或造福一方,如白居易整治八节滩、如程颐创办伊皋书院……而千百年风风雨雨洗礼后,便是伊川历史画布中最浓墨重彩的一幕幕,亘古长存不灭。星空无垠,星星闪烁,范仲淹是其中最闪亮的那几颗星星之一。


引 子


万安山下,晚风渐凉,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五百余株古柏所在,石人、石马、石羊静静矗立,这是文正公范仲淹家族墓地所在。

时年大宋,天下太平。事母至孝的范仲淹踏遍万里河山,为母亲挑选坟茔,既是母亲大人的,将来也是他的。

改嫁了的人,不能葬入家族墓地。那么,范仲淹便陪着母亲,另起一片坟茔,母子两个不孤独。而这一处地方,便选在了万安山南麓,西望龙门,东眺嵩岳。

这个地方,有范仲淹相契一生的好友,洛阳县(今伊川县北部古属洛阳县)人滕子京。那篇《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里的滕子京。

一个人的一生,有些人的精彩,有些人的平庸。无论精彩或者平庸,无愧我心便好。

可以说,范仲淹在万千人尖子中博得头筹,固然与勤勉正直密不可分,更与他的母亲谢氏有莫大的关系。

范仲淹两岁丧父,一个女人带着三个黄口小儿艰难求活人世间,冷嘲热讽,青眼白眼,百折不挠,毅然决然带着年仅四岁的范仲淹改嫁。

范仲淹有了读书的机会,读了书,天地间的大舞台才有了纵马驰骋的可能。

机遇,亦或命运,不同的选择,是一条不同的道路,绝不会相同。


① 婴儿世上来 随母他乡去 (1岁--23岁)


秋风鼓起大嘴巴,吹一口,百果熟,再吹一口,枫叶丹。

大宋徐州城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官舍,范家。

夜深人静,一声婴儿啼哭,响彻了无数人的耳朵,如惊雷降世,激荡寰宇。

是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西元989年10月1日。

掌书记(即徐州军事长官秘书)大人范墉看着疲惫不堪的妻子谢氏,有愧疚,有几多不安。而襁褓之中的小儿子好可爱,范墉慈容满面看着,但愿天增人寿。而天意难测,几曾顺了人心。第二年,范墉病故。

嗷嗷待哺的婴儿,等待喂食的诸子,谢氏一个人撑起家。三个儿子,一个在怀中,一个刚满六岁牵着母亲的手,死死不放;一个不满八岁尚不知世事有多么艰难,东跑西跑。

扶棺南归,一家四口,滴落的泪在风雪中,往苏州。

范墉为吴越旧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西元978年)随吴越王钱俶降宋。仕途不顺,本为降人,何敢多言。

而宋确实包容接纳了一个个自南方而来的降人,给一口饭吃,有一个位置可坐,只要不反。

多少年不曾到苏州,谢氏却不能不去,丈夫要归葬祖茔,一家四口人要吃饭,离开了范氏族人,她养不活三个儿子。

人情在徐州已欠下好多,备棺木,雇人运往南方,哪个离得了钱。遗孀谢氏带着三个白孝在身的儿子,一个个跪谢丈夫生前的同僚,仗义出手,扶危济困。而人情越用越薄,薄得只剩下一张纸的厚度,再用就要撕破了。谢氏知道,范墉诸同僚也知道。

一路飘摇,向南。两辆牛车,一辆载人,一辆载棺木。

活着不能回到故乡,死了也要回去。狐死首丘,千古亦然。而孤儿寡母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披麻戴孝,几个归人。冰天雪地,艰难前行。

“父亲大人怎么还不来?”

“你们的父亲就在我们牛车后面。”

“我怎么看不到?”

摸摸孩子的头,说道:“你们的父亲能看到我们。”

孩子的世界好骗,大人的世界容易坍塌。

活着,有时候那怕是一具行尸走肉,也要为孩子们求一条活路。

苏州城遥遥在望,青砖砌的城墙巍峨高大,一座城安居一群人,一群人居住在一座城,安享荣华富贵。

但这些不属于谢氏,不属于谢氏的三个儿子。一家四口草草拜别范氏大宅,穿苏州城而过,白幡在前,一口棺木在身后,一身孝衣在身上,纸钱洒在空中,一家人往苏州城西南天平山而去。范家祖茔在此,范仲淹的爷爷、祖爷爷皆葬于此,范仲淹的父亲也要葬于此。

生活是无数次的柴米油盐,侥幸一日日得以重复,皆当感恩。

天平山下,几亩薄田,一家四口耕种,其艰难困苦,明眼人一眼看得到。而读书是莫大的奢侈之事,一个女人撑不起三个孩子的未来,梦咔嚓而碎的声音太疼。丈夫是个读书人,儿子却与书本再无缘分。谢氏太多不甘心,而能奈何?成人已不易,成才何其难!

有些残忍,不得不做出取舍。说谢氏薄情寡义也好,说谢氏不守妇道也好,谢氏毅然决然再嫁了。

那一年,范仲淹四岁。山还青翠如昨,两个哥哥年岁渐长。

新郎朱文翰,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人,在苏州为官,愿意娶谢氏为继室。一笔不菲的彩礼,留给大儿子、二儿子。母亲谢氏毅然决然把自己嫁了。如能衣食无忧,何忍心抛下两个儿子!

如果世上这一遭,一家人不得不沉沦,不如赌一把,也许拨开乌云后,光明的未来可期待。

四岁小儿——范仲淹,懵懵懂懂尚不知人世间,已随母亲改嫁,范姓改为朱姓,名字改为说。从苏州跋涉千山万水至山东淄州。鱼米之乡,草长莺飞。齐鲁大地,圣人孔孟。

读书、习文,朱说睁开了眼睛看这个无限广阔的世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从比山海厚重的万千典章文物。

这一年7月,夏花绚烂,大宋开国宰相赵普逝世,而四岁的朱说还不懂得什么是飞黄腾达,什么是壮志得酬。

母亲谢氏慈爱满溢出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个聪慧的儿子,盼着他茁壮成长,盼着他雏鹰展翅翱翔天空。

而改嫁在宋朝尚被世人所接受,女子无裹脚授受不亲之害,男子无剃发垂辫为奴之忧。人间繁华,世上若有十成,大宋独独占了七成。

市井人家,几多堪夸。清平世界,为乐多多。如那部《清平乐》,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人的解放至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

然而朱说既然不是朱家亲生骨肉,便在朱家始终隔了一层。朱文翰原有的孩子排斥朱说,母亲谢氏又诞下的两个弟弟也不喜欢朱说。

有些流言蜚语伤人,只是孩子的世界看到得是童真童趣。

有家等若无家,还好母亲谢氏百般疼惜,还好继父朱文翰多次维护,衣食无忧,年岁如吹出的糖人越来越大。

而有些自尊随天性而来,某一日,朱说搬出朱家,在寺庙借宿,读书求上进,一个少年人。

人的傲骨如果断了,脊梁一辈子便挺不起来。哪怕一锅稀粥吃上一整天,哪怕油灯昏暗不能看清线装书上方块汉字,朱说不诉苦,不委屈头颅低下来求人。哪怕是接济也不肯接受,孤傲着孤傲的性子,孤傲了一生。

长山县朱家,乃大户人家,富甲一方,朱家诸公子之一的朱说似乎与此无关,粗茶淡饭,长年居住在家门之外,对一些往事似乎已有揣测。只剩下一层窗户纸,等着捅破罢了。

读书于长山县长白山醴泉寺,“划粥断齑”的典故,在世上飞一道纸鸢,飞到了今天。少年朱说特意作了一篇《齑赋》。其警句云:“陶家(陶潜家贫而高洁)瓮内,淹成碧绿青黄;措大(贫寒失意的读书人)口中,嚼出宫商角徵。”穷且益坚,不坠凌云之志,其人将来必有所成。

大宋大中祥符四年,西元1011年,23岁的朱说回到家中,探望母亲。青衫虽旧,自有风采;声名远播,已属麒麟。朱说将要远行,往应天府书院(位于今河南商丘)求学,他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了。应天府书院乃大宋四大书院之一,因朱说成绩特别优异,学费食宿全被免了。

努力之后,终不会辜负才华。那些越众人而出的文章,那些别致有味的诗词,赤子之心,天地可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语)朱说的雄心壮志可比日月,光彩照人,亘古不朽。

母亲谢氏房内,长跪在地的朱说,问其本来身世。蜚短流长既多,瞒已无可瞒。母亲谢氏一五一十道出,既已知家事,更要求自强。将要远行,朱府门外,朱说俯身长跪养育之恩。

此次既别,或一生永别,一生永念,不敢或忘。有些话,在心中牢牢记下。

“儿定不负母亲养育之恩,他日有成,改回范姓,迎母请归,奉养天年。”长跪之后别离,不回头。往前方,光明大世界隐约可见。长山县太小,已经盛放不下朱说那颗躁动激烈的心。

继父朱文翰坟头柳枝青青,养育有恩,不敢或忘,而跪下膝盖,一拜再拜。

誓不贪朱家财货,甘为人世间一个清贫赤子。

几件衣服,一介书生,近乎乞讨,从山东长山县往南,一步步春风荡漾,一步步夏蝉聒噪,一步步只为了那一条可见到阳光的缝隙。

樊笼再大,世界我在。

十九年间,非止一梦,那无边世界定要走走;

二十三岁,风华绝代,便阿鼻地狱也当看看。


② 读书无日月 一朝为进士 (23岁--27岁)


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到了,朱说拿出录取凭证,融入一群群青衫士子之中,读书。

寒暑更替,读书为乐,四年时间恍然已过。不言婚配,家无片瓦,那一身青衫已旧得不能再旧。若非为国育才,学费食宿全免,别说四年,恐怕一个月,饿着肚子的朱说也不一定坚持下来。

一个人活着都难,何况娶妻生子,何必难为了对方,书院学舍,尔见几个人把它做了婚房。

菜油点亮的灯,有光。年轻人有梦,千斤粟、黄金屋、颜如玉,皆在其中。

有梦世界自当笑;凄苦人间何来哭!

能改变命运的事情不多,读书是最快的捷径。家中有老母亲等他奉养,朱说不敢一日或忘。每一次的山珍海味,都如见到了母亲的含辛茹苦。那年苏州,风雪呼号,三个黄口小儿,一个无奈寡妇,朱说如何吃得下。

谁人家中无父母,谁人父母不盼子。

朱说的一个同窗,父亲为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在今河南商丘),家境优渥,看他常年粗茶淡饭,往往一顿饭只吃一碗粥、几片腌菜,特意从家中拿了美食送给他。朱说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发臭。

同窗很生气,朱说长揖在地解释:“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旦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美食当前,几个人忍得住不动筷子。而关于母亲,他要在金榜题名之后,告白于天下。

衣食不能安,天下何以安!惟贫贱不移,志向不改,愿有朝一日能为天下苍生尽上一份力。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大宋大中祥符八年,西元1015年春天,东京城(今河南开封)。27岁的朱说闯过一座座独木桥,闯到了东京城,来参加省试,越过了枝头麻雀便化为凤凰。

科举制度在宋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实行三级考试制度,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明确省试之上还有殿试,在皇宫崇政殿举行,考中者皆为天子门生。二是实行糊名制度,世家子弟徇私舞弊、世家权臣把持科举考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三是废除了门生称谓和公荐制,削弱了考官个人专擅独断的权利。四是放宽了考试的范围和增加了录取的人数,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和覆盖面,成为宋朝走向文治社会的最直接推动力,数十年酝酿发酵,文官制度在宋朝基本形成。

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数百年演变,至宋朝大成。凭借一首诗,高中进士的时代,遥如云烟,不会再有荒唐如彼。

宋代科举,考的是典章文物,考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真本领。随着庶族和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改变命运的机会大幅度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为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运行注入了强大的生机。

血液流动起来,才能新鲜如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朝的王公大臣哪一个不懂?但不是每一个王朝都可以做到。死气沉沉的地方太多,一潭死水,人的精气神都将被吞噬,明明活着,说那是一个个紫袍朝士白髯翁,毋宁说是一具具行尸走肉。魂都没了,何谈为人!唯唯诺诺,何来的风骨倾城倾国倾天下。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王朝末世,无不如此,洪秀全三番五次参加科举考试,一次次名落孙山,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孙中山忧国忧民,一介布衣给权臣李鸿章上万言书。“无知小儿,妄议朝政。”宰辅大人将万言书弃之如敝履。此路不通,自有别的路会走得通,给希望以盛放之地,开花结果,哪怕天翻地覆。然后有了太平天国运动,然后有了辛亥革命。

而朱说所在的宋朝,立国不久,生机勃勃,凡才华出众者皆有出头之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巍巍大宋,何其昌明。宋朝士大夫阶层,生来便有一种家国天下使命,有主见,不屈从,迥然有别明、清读书人,为科举而科举,八股文做得再好,予济世救难何益!“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何其荒谬不堪。

那一年的东京,士子云集。清白世界,一眼望去,全是儒衫。

科举舞弊案,那是要人头滚滚而落,杀得无数人胆寒。

最公平的考试,无过于科举考试,一如现在的高考。为国抡才,岂敢疏忽。

东京城,考棚之内,朱说打开试卷。考题为:《置天下如置器》赋、《君子以恐惧修省》诗、《顺时慎微其用何先》论。

毛笔蘸饱墨汁,工整宋体小楷写在试卷之上。糊名上交,等待放榜。

放榜之日,人山人海,朱说中了,报喜的人挤破了门槛。

之后,殿试。大宋皇宫崇政殿,年近五旬的皇帝陛下(宋真宗赵恒)高高坐在龙椅之上,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众臣环视,好不肃穆。

胸中有竹,落笔如风,三篇文章一蹴而就。

朱说高中乙科第九十七名,蔡齐榜进士及第者凡197人,朱说居其一。

打马京城,夸街游行,天黑入夜,皇帝赐宴。鱼跃龙门,一生荣耀,莫过于斯,何能忘却。

朱说的旁边坐着滕子京(990年-1047年),西京洛阳县(伊川北部属洛阳县)人。两人举杯同饮,一生友谊自此结下。后来,一篇《岳阳楼记》,两人垂名青史。后来,范仲淹坟茔远在洛阳县(位于今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两人结伴为邻,伊水滔滔,山高水长。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娓娓道来旧人事;且且留下万古名。

那一年,25岁的滕子京、27岁的范仲淹,面容几多稚嫩,而年龄在一群新科进士之中已属偏大。好年轻的一群七品官、八品官、九品官,活力四射,一批新鲜血液又将被注入大宋官场,将要搅动得周围同僚两三年内不得安宁,而科举考试刚好三年一次。

而多年之后,有些人选择了同流合污,有些人选择了急流勇退,有些人则选择了一身浩然正气不改初衷。

初心几多,几人还在,浪淘过沙子后,只剩下金子闪闪发光。

惟有年轻人的闯劲和拼劲,破得开官场的陈规陋习。


③ 尽孝幸有母 为官但念民 (27岁--39岁)


请旨改姓,满朝哗然。新科进士朱说,一朝成名。而万千不能言之言,大白天下。

唏嘘不尽者有之,感慨良多者有之。在朝诸公,沉默以对,不置可否!

虽万千人吾往矣,这便是范仲淹。

新科进士,迎回母亲,朱说改为范仲淹,取字希文。

那一日,长山县震动;那一日,淄州府震动。继父坟前,朱说焚香祭拜,舔犊之情,不敢有忘,而三拜之后,朱说将是范仲淹,不再是朱家子弟。

而多年后,范仲淹在山东长山县长大的那个村子,村名改为了范公村。凡一心为民者,民也一心为他。立祠祭奠,香火不绝。

母亲谢氏发已斑斑点点见白,蹒跚身子,眼巴巴望着眼前的儿子,不敢闭眼,怕再也见不到,而嘴边有太多的话不知道怎么开口。

哽咽几多,相拥惟泣。

再嫁了的妇人,再次殁了丈夫。那一个地里刨食的时代,物质再丰盈又能丰盈几何!眼前新改了名字的儿子,平安归来,或可草草安慰。

“你该娶妻了。”

“儿子知道,待安稳下来再说吧。”

27岁的范仲淹很倔强,便是为官,也当两袖清风。俸禄优厚,然无有片瓦可遮身,无有一寸土地可立下家业,好在俸禄养他和他的母亲足够了。

衣食无忧,谢氏亦可当半个家。饱暖之后,便思念故人。留在苏州的两个儿子时时入谢氏梦中。没有了父亲母亲的孩子,必然如野草般疯长。成亲了吗?亦或夭折了吗?

范仲淹遣人入苏州寻找,兄长范仲温找到了。已成家,务农为业。而另一个兄长却已经早早殁去。

白发母亲在,却不能送一送黑发儿子走。那一夜,谢氏坐了一夜,范仲淹陪了一夜。哪有母亲不爱儿,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久,范仲淹给兄长范仲温寄去了一封信,劝子侄务必以读书为要,钱从他的俸禄里出。

后来,范仲淹特意编了一本《训子弟语》寄到苏州:“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告诉范氏子弟,处事莫如为善,传家唯有读书。

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不以读书明理,不以勤俭持家,不以修身为要,不以放纵放荡为耻,家产再多,也要败光。

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广德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任上,范仲淹不畏强权,清理冤狱,哪怕顶撞上官,哪怕职责之外的事,能尽一份心力,范仲淹也要管。教育不兴,范仲淹延请名师,大办教育。宋代汪藻《广德军范文正公祠堂记》载:“初,广德人未知学,公请三位名士执教,于是广德学风日盛,郡人擢第者相继。”

小小从九品,芝麻绿豆大的官,竟也能给广德这一方天地涂上明亮多姿的色彩。

乌云擦一擦就会过去,只看你愿不愿意擦了。阳光躲在乌云后,等着暖人心扉。

一个人伟大与否,不在当时,在身后。而范仲淹的身后,苏州建有范仲淹纪念馆。另外,在江苏泰州、山东滨州、河南商丘等地也建有范仲淹纪念馆。

不久,范仲淹因功擢升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即毫州,又称谯郡)。参军大人,不,现在是推官大人,牵了一匹瘦马,母亲谢氏坐在上面,徒步上任。古往今来为官,几人如此,哪个不是仆从如云,而范仲淹一匹瘦马和他年迈的母亲,两个人、一匹瘦马、几包行李,如此去上任。这一年,29岁的范仲淹《奏请归宗复姓表》报至朝堂,朝廷允了,范仲淹正式恢复范姓。

穷的时候,不坠了气节。富贵时候,何敢相忘。

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任上,范仲淹敢说敢言,铮铮风骨,时时刻刻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从29岁到33岁,四年时间又是弹指一挥而过。

范仲淹的官舍,仍只有范仲淹和他的母亲谢氏,无妻无妾无奴仆。年迈的母亲已不再催促儿子,粗茶淡饭,节俭如初,平常日子,人间烟火。

一个老母亲,为儿子浆洗衣服。偌大的官舍,都是偌大的眼睛,瞧着这一个老妇人。一次又一次赶走儿子请来照顾她的佣人,竟不顾老迈之躯,操持家务。

每一个成功的人,在父母身上都可以看到影子。

谢氏在苏州的几个孙子,时有来信。谢氏有些苍老的容颜笑得能长出花儿,而她不能去苏州,天伦之乐与她这再嫁之人,太难。

大宋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33岁的范仲淹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任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是肥差,也是闲差。黄海之滨,风浪呼啸,鸥鹭长鸣,芦苇飘荡。范仲淹和母亲谢氏于涛涛海风中安度流年。

而婚事如期而至。大宋天禧七年,西元1023年,35岁的范仲淹娶应天府李昌言之女李氏为妻。第二年,长子范纯佑(1024—1063)出生。

一家人的日子,清净安乐如常。非是富贵之家,却胜过无数富贵之家。

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一日,黄海涨大潮。海水漫天而来,直至泰州城下,范仲淹一家仓皇避难,而多达成千上万的灾民不得不流离失所,饥无食,寒无衣,居无屋。

只因为海堤多年失修,坍圮不堪,挡不住大海潮。盐场亭灶停了,农田民宅毁了,百姓财物与官府盐产租赋,皆受损失。这闲事,别人不管,他范仲淹来管。有些人,哪怕再闲的位置,也闲不下来。有些龌龊事,别人不敢捅出来,范仲淹敢。

“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在艰难抉择时写下的诗,已忘却生与死。哪怕小儿如他当年小,哪怕娇妻老母苦苦哀求!

范仲淹不管不顾,毅然上书朝廷,揭开海堤常年失修盖子,请求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捍海堤堰。那么多人都在装哑巴,偏偏范仲淹非要做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无数人的官帽子因为范仲淹的上书而被黜落。

范仲淹被无数人恨,但被更多人感激。

官场异类之所以是官场异类,就在于他们敢言别人所不敢言,敢干别人所不敢干。朝廷调范仲淹任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全面负责治堰。

不数日,朝廷再委派滕子京前来协助。

相见那日,两人相视一笑,皆无忘天下苍生。回想当年两人东京城高中进士、夸街游行、皇帝赐宴,如在昨日,而有多少人还是当初那个样子,锋芒毕露,不阿附权贵。有太多太多人被磨去了棱角,故意装做昏庸,故意装做无能。

那一日,数万民夫,集结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市),海上风急,无边涛声,滚烫烫落入两个人的耳朵。

37岁的范仲淹,35岁的滕子京,十年官宦生涯,热血还不曾凉。两个人吃住皆在海边,誓要修起一道捍海堤堰,保这一方百姓平安。

夹雪海风,冷冷扑面,范仲淹和滕子京不入城池,几顶帐篷,死死扎在海边。如蚂蚁一样的人群,好多,冷冷海风中修堤堰。

突然,一场大海潮铺天盖地而来,一百多个民夫顷刻间被大海吞噬,尸骨无存。

什么惹怒了海神?什么破坏了风水?谣言四起。

范仲淹和滕子京不为所动、绝不退缩,民夫惧怕鬼神,他们不怕,身先士卒搬石头,青色官袍,一寸寸染成黑灰色,两个人无悔无恨不抱怨。哪怕参他们的奏章如潮,哪怕怪罪埋怨他们的声音如雷。

人群轰然而动,纷纷上前。数万民夫,数月辛苦,数百里长堤,竟横亘于黄海滩头。


④ 刚直以做人 俯仰无愧心 (39岁--61岁)


捍海堤堰刚刚开了个头,未竟全功,范仲淹突然接到了母亲谢氏病故的信。

海风同呼号;悲声痛失亲。

辞官守丧,归乡归隐,范仲淹却无乡可归。苏州范氏族人,不允许改嫁的谢氏与范墉合葬。

而长山县朱文翰本有正妻,且范仲淹改回了范姓,事母至孝的他,怎么可能让母亲谢氏再做回朱家媳妇,偏于一隅下葬!

天下之大,何处是家?39岁的范仲淹不得已扶棺暂回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他曾在此读书,他曾在此娶妻。

几载他乡漂泊客;数年故里倦归人。

万里奔波,只为给母亲选一个归宿,却一次次失望失落。没有故乡的人,更亲近故乡。而故乡太远,遥不可及如梦。

滕子京来了,一路风尘,从洛阳县。邀请范仲淹再去看看,百里邙山,帝王将相之首选,定有入眼之处。

再去看看,再去瞧瞧。两人匆匆忙忙启程,入土为安、入土为安,母亲大人不入土怎么安定下来。

伊河水涛涛,凿穿龙门。听着五洋江(伊河流域古称)的故事,看着先贤白居易整治过的八节滩。青山叠翠,鸟鸣悠悠。行人渔者,舟楫穿梭。好一副国富民安图,好一派田园安居像。

香山寺的钟声,一阵接一阵传来。经声佛号,最暖人心,母亲大人定然喜欢这晨钟暮鼓。而万千佛像,此间聚拢,何其壮哉!

范仲淹心动了,不再往前走。沿万安山南麓往东,一步步丈量而去。

而墓地终于选定,西京洛阳伊川万安山下(今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此乡即是吾乡,将来他也要葬在这里,陪伴母亲。

山河同悲慈母泪;老天成全孝子心。

下葬那日,范仲淹穿麻戴孝,不敢忘母亲大人含辛茹苦养育之恩。一跪再跪,往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两岁丧父(虚岁,实一岁),孤儿寡母苏州天平山艰难求活。

四岁,母亲再嫁,他得以读书。39年如梦,如今衣食已无忧,母亲却故去。十余年间,不得已四处为官,四处漂泊,而年迈的母亲不抱怨、不说辛苦,但在范仲淹看来,他有太多不孝,叨扰了母亲、辛苦了母亲。

范仲淹的妻子李氏挺着大肚子在一旁跪着,手牵着长子。

祭拜婆婆,祭拜奶奶。几多慈祥,只剩回响。

是年六月,范仲淹第二个儿子范纯仁(1027—1101)出生。后来,范纯仁高中进士,一生如乃父,两袖清风,刚正不阿,官至宰相。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范文正公后裔绵延千年人才辈出,与这十个字关系很大。

大宋天圣六年,西元1028,七月,捍海堤堰历时近二年修成。因范仲淹首倡之功,后人称这段捍海堤堰为“范公堤”。

是年十二月,范仲淹守丧期满,经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者)推荐,召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赴任东京(今河南开封),跻身馆职。

宦海生涯,不避艰险。范仲淹能吏、良将、忠臣、孝子、诗人、君子集于一身。

刘太后当政,上疏请还政于已年满二十岁皇帝(宋仁宗)。刘太后薨去,上疏请求皇帝恪守人子之责,维护太后清誉。

一生贬了复起,复起再被贬,只因为范仲淹管不住那张嘴,不平的事不说出来心里不安。

西北有警,朝廷派范仲淹戍守西北边疆,营田、筑城、戍边,一桩桩,一件件,脚踏实地。

而皇帝及诸大臣好大喜功,逼迫范仲淹等边关将士出战,而西夏气势正盛,范仲淹以为不可,上疏请旨暂缓,以一人对抗整个朝廷。朝廷大怒,监军亲至,不得已仓促出征,各路大军纷纷大败,竟失地数百里。

西夏气焰更盛。范仲淹领一路残军,收拾局面。孤身一人入羌人营寨,刀斧加身不惧,招降纳叛,许诺给降过西夏的羌人一条活路,也给追随他的将士们一条活路。之后,范仲淹重新组建边军,提拔狄青等敢战之士,恢复故土,发展生产,安定人心。

羌人感激活命之恩,为范仲淹立祠,即便多年后庆州复为西夏所占,祠堂仍在。武能定国,文亦可安邦。

范仲淹上疏皇帝,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庆历新政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

朝廷擢升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庆历新政。范仲淹不怕得罪人,他把不称职的官员一个个从官员名录中划去。无数人哭闹,请托。范仲淹则说:“一家哭何如一路人哭!”他宁可让冗官一家人哭,也不能让一路百姓为这些庸官庸吏所苦所牵累而哭。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一样,目的都是解决朝廷财政不足问题,通过解决三冗问题,即冗兵、冗员、冗费,平衡收支,富强国家。

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庆历新政的侧重点是通过整顿官僚制度,减少官员和士兵数量,来节省财政开支。王安石变法则是通过政策设计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一个侧重节流,一个侧重开源。

凡改革必有阻力,而反扑必排山倒海而来,庆历新政不过实行一年零四个月,范仲淹等人纷纷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

大宋庆历六年,西元1046年,58岁的范仲淹出任邓州(今河南南阳邓州市)知州,年将花甲,壮志不移。创建花洲书院,邓州一跃而为文风鼎盛之地。

是年九月十五日,应挚友滕子京之邀,范仲淹在花洲书院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其壮哉!

谪守巴陵郡(今湖南省岳阳市)的滕子京何其有幸!因为一篇文章,而青史得以留名。


⑤ 慈容梦里见 伊川且安眠 (61岁--64岁)


大宋皇佑元年,西元1049年 ,正月。61岁的范仲淹赴任杭州知州。山水往南,一路向东。

苏州城到了。四岁离乡,多少年不曾回归故里,多少人翘首以盼的这大宋的擎天柱石终于归来了。故乡有荣,乡人有荣。

人山人海,争着抢着看一看这位四岁离乡的范老大人。文武兼备,文章大家,词中圣手。

苏州天平山,百草枯黄,春归未归。范仲淹大礼跪拜,颤巍巍白发,迎风起三尺。

一拜曾祖大人立业之难;

二拜父亲大人舔犊之情;

三拜列祖列宗福佑族人。

祭祀过先父及列祖列宗,范仲淹竟拿出毕生积蓄,与兄范仲温议定要在苏州创办义庄。西元1049年十月,范氏义庄成。

共有1000余亩田地,专门用来赡养同宗族的孤寡贫弱,不至于再出现像他和母亲那样的人,无依无靠。钱不留与子孙,留给需要帮助的族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昔年,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成婚,妻家富贵,欲以锦罗绸缎装饰婚房。范仲淹叫来儿子:“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

勤俭节约,永不能忘本。

范仲淹一次又一次语重心长告诫儿子:“钱财莫轻,勤苦得来;奢华莫学,自取贫穷。”

范纯仁记住不忘记一生,便高居宰相之位,粗茶淡饭,不敢有一日不勤俭。如父亲范仲淹一样,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不贪不占一丝一毫。

《宋史》对范纯仁的评价极高:“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

父子两个前赴后继,捐助义庄。范氏族人感念不已,特意在祖茔,给范仲淹和范纯仁留了大大的墓地。

而范纯仁,如那日父亲范仲淹默默看着祖茔一样,一个母亲在伊川,一个父母皆在伊川,何能远离。生不能常伴,死定要长随。范纯仁死后也安葬在了伊川。

皇佑三年,西元1051年春,63岁的范仲淹赴任山东青州(今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特意经过长山县,见一见第二个故乡的父老乡亲。山东乡音,亲切入耳,几多泪盈眶不落下。四岁至此,二十三岁离开,青涩少年时光尽在于此。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已经仙去。世事无常,不做多想。

朱氏坟茔,范仲淹以老迈之躯祭拜继父朱文翰。昔为朱说,今为范仲淹,朱家19年(4岁至23岁)养育之恩,没齿不忘。

春风寒峭,吹人将老。莫问柳絮,飘飘何摇!

西元1051年三月,范仲淹至青州任所。染疾,范仲淹上疏朝廷,乞归。

朝廷挽留,次年正月,朝廷下旨,移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范仲淹强坐起病躯,风雪中上路,行至徐州,竟沉疴不起。

徐州驿站,64岁的范仲淹几多感慨。昔年生于斯,两岁时,父亲殁于斯。

孤儿寡母,扶棺南归,一家四口,几多艰难。

一生俸禄,已大半用于苏州范氏义庄,如母亲那样的人,再也不用被困苦无依所扰,此一生范仲淹无后悔无遗憾。

西元1052年农历五月二十日,范仲淹卒于徐州。两袖清风一生,没有留下广屋大厦与儿孙,但有一腔正气亘古不灭。

其父范墉在徐州殁,今范仲淹在徐州又殁。生生死死,太多巧合,愿故人不悲,愿生年勿忘。

一生粗茶淡饭,一生筚路蓝缕,一生苍生存念,一生读书不辍。不日,朝廷诏书至,追赠范仲淹为吏部尚书,谥号文正。西元1052年十二月壬申,葬于西京洛阳伊川万安山下。

那一日,山河含悲,落雪纷飞,共同怀念这一个不朽的英灵。

擎天一柱,挽弓西北望射天狼,时谓英雄以道哉!

宦海半生,是君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而人的一生,真的可以轰轰烈烈。如范公:

允文允武

领强兵守护疆土;行新政匡扶社稷。

那一日,达官显贵来了无数,默默站立。庆历新政,对否错否,不再纠葛,心中那一杆秤称量得出来,但涉及到了自己,往往变了样,变了味。

石人、石马分站两旁,整整齐齐,无声无言,与范文正公相伴岁岁年年。

此一处,依山傍水,千载可眠。此一时,伊川何幸?得此先贤。

宋仁宗皇帝亲篆的碑额“褒贤之碑”,高高挂起来,人已经殁去,再大的褒奖,也不能起死回生,也不能壮志得酬。

富弼撰写的墓志,抑扬顿挫念出来,人们配合着感叹,配合着悲伤,配合着落泪,如一个个提线木偶,做不得自己。

大文豪欧阳修撰写的神道碑,高高矗立,无数时人、后人瞻仰膜拜,啧啧称奇。

毕瑜评价范仲淹曰:“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出则泽被生民,入则风生台阁,侃侃封章,天子动容,凛凛甲兵,西贼胆落。呜呼!休哉,千百世之下,闻公之风,诚足以廉顽而敦薄。”

靖康元年(西元1126年)二月,国事艰难,大宋朝廷急诏追封范仲淹为魏国公。然而北宋将亡,做事的人一个个死去,恋权谋私的人一个个在位,国之不亡,天地不容。一纸诏书急急追封,又怎么能救得了时难。

斯人已去,高风亮节千古。斯人已去,英魂不灭千秋。

千百年后,时光之河淹没了官位、财富、权势,淘汰之后,谁还被记得,是那些立了不朽功业的人,是那些写了不朽诗词歌赋和文章的人。其他,不过浮云。

然,普通人的日子,也有味。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柴米油盐酱醋茶,皆是人间好芳华。


⑥后 记


每次车从郑少洛高速飞驰而过,必远远看一眼又一眼范文正公所在的范园。山色青翠,河水流淌,袅袅未有炊烟起,只是人间再无故人至。

那个繁华的宋朝,在纸与墨。士大夫侃侃而谈,脖子和头颅硬得如钢。宋的风物也好美,美在宋词,美在宋诗,美在宋文,美在宋的典章文物。

伊川何幸,范仲淹在此,二程在此,邵雍在此。那一个个含着光的名字好亮,亮了一千年,人们心中的那束光还不肯熄灭。

范氏后人在伊川繁衍生息,今日的吕店镇范老庄村是其中之一。民风淳朴,古意尚存。因工作关系,2015年以来去了不下70次。那里的人和事很多,牵绊在心,永不敢忘。很多时候,扶贫,扶的也是自己那颗不够坚定、不求上进的心。

物质迷花了眼睛的现在,那淡泊谁还记得?那粗茶淡饭谁还能吃的如初?“先忧后乐”更像一个诓骗傻子的笑话?我们病了?还是这个社会病了?每一次,看着老庄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十四个红灿灿大字,都像是在嘲讽自己的贪婪、懦弱和不知足。

凡是长的文章,我从不写故乡事、从不写眼前发生的事。有些人,怕得罪。有些事,怕牵连。有意躲在历史和虚幻世界里漫游,好安放自己那颗不甘于平庸的心。

且收收心,读书、写诗,闭上眼睛、耳朵,安度流年。且不放弃,以一己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再小,再薄得如一张纸,也有意义。就如种一些可填饱肚子的柿子树,就如写一些感慨无常的诗,就如写这一篇有关范文正公的文章。

这一次,如非昊宗约稿,尽一尽朋友之谊,恐怕我也不会写。夸人、捧人的事,做着太难,一个不好,就是满身不是。毕竟,身边好多范氏后裔。

2020年1月21日初拟于伊川

2020年6月23日改定于伊川


参考书目:

1.《宋史》卷三百一十四;

2.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

3.欧阳修《范公神道碑》;

4.《范仲淹年谱》(作者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伊川   西元   海堤   徐州   洛阳   陌上   科举   苏州   朝廷   君子   儿子   母亲   千秋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