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南唐史(二十):周世宗挥师攻南唐

#古籍里的历史#

就在唐元宗想拉拢辽国与自己结盟的过程中,周太祖郭威正在大力整顿朝纲,为统一中国做准备。

郭威出身于贫苦家庭,本来姓常,因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一个姓郭的农民,他就跟着继父改姓郭。

不久,继父和母亲又都相继去世,他成了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幸亏靠着姨母的收养,他才长大成人。如今,他做了皇帝,所作所为也跟别的皇帝有所不同。他的生活十分俭朴,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清茶淡饭。皇宫里的宫廷乐队和宦官、宫女多数都打发回家从事生产,只留下少数无家可归的人干些扫地洗衣一类的杂活。

郭威常常对人说:“我本穷苦人,碰到好机会,做了皇帝,不敢忘了天下穷人,怎能厚自奉养,刻薄百姓呢?”他知道当时中国广大老百姓最感痛苦的事情是天下四分五裂,战争连年不断,不仅农业生产和经商买卖都不安全,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没有保障。做皇帝的要想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坐稳皇位,就必须统一天下,安定社会秩序才行。

因此,周太祖郭威在位四年,就是想尽办法整顿朝纲,擢用贤臣辅政,斥退奸佞小人;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经过他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里果然产生了重大的效果,中原地区出现了一派新气象,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农业丰收,家给人足。

可惜早年的饥渴劳顿和长期的戎马生活,使周太祖郭威的健康受到很大损害,在他刚满五十一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在遗嘱中规定要用纸衣瓦棺下葬,还要在坟墓前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葬,嗣天子不敢违也”,表示这是他自己的主意,并不是嗣天子菲薄先帝。

周太祖郭威原有几个儿子,都在战争中死去了。他去世后,只有一个养子名郭荣,墓碑上所说的嗣天子就是他,也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世宗。郭荣本姓柴,所以历史上也称柴世宗。

柴宗

周世宗柴荣比他的养父更加英明能干。他刚一即位,北汉便趁着后周的国丧,派精兵前来进攻,想要夺取中原。柴荣戴着孝,御驾亲征,与北汉的军队打了很久,才终于打败这个由契丹支持的国家,经受住了一场严峻的考验,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周世宗在打败北汉进攻之后,立意改革,兴利除弊。在武备上,他不像他国那样大量招兵买马,浪费钱财,而是大力整顿军队,汰弱留强。他说:“兵贵精而不贵多。一百个农民流血流汗地进行生产,还养不起一个士兵。拿农民的血汗去养老弱无用的兵丁,这怎么行呢!”

他叫大将赵匡胤负责检阅禁军,加以重新改编,留用精锐,遣散老弱。又派人到各地去招募壮丁,带他们到京城里来考较比武,武艺强的就留下来,编入禁军,号称殿前诸班;武艺差的仍然回乡生产,继续在生产中锻炼,等待以后有机会再到京城里考较比武。这样一来,后周就出现了士卒精强而军费却大大节省的局面。这在五代中的前四代是根本没有实现过的,更是十国的君主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周世宗除了重用太祖时候留下来的老臣李谷、王溥、范质等人,还大胆任用后起之秀,重德才而不论出身。魏仁浦不是科第出身,因为办事干练,就被破格提拔为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军队。别人对此有议论,周世宗反驳说:“魏仁浦配不配做枢密使,主要应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才能,是不是科第出身又有什么要紧?”

周世宗对贪官污吏则深恶痛绝,处分起来十分严厉,毫不手软。只要有人告发,经过仔细查证,确有真凭实据者,就立即处以死刑,谁来讲情也不行,即便是过去有过功劳的也决不轻饶。

周世宗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虚心征求群臣的意见,请大家给他提供治国平天下的好办法。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你们有好的建议,我不采纳,这是我的责任;你们闭口不谈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你们的责任。”

他为了提拔有才能的贤臣,特地开设了三门科考:一门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一门叫经学优深可以师法科,一门叫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这三门科考,不限资历,开考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去应试。考中第一门的,留在京城里做官,直接辅佐皇帝治理国家。考中第二门的,分派去做学官,主要是担任太学里的教师,或地方上府州县学里的教师。考中第三门的,派到地方上去做州县官。周世宗还常常出题目叫朝廷上的官员写文章,每人都要作一篇,实际上就是叫大家根据题目提出自己的书面意见。

有一次,周世宗出了个《开边策》的题目,叫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所谓“开边”,意思就是扩充后周的四面边界,也就是消灭当时与后周并存的地方上的割据政权,统一天下。

担任比部郎中的王朴,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拿到《开边策》这个题目以后,经过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深刻分析,写出了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这篇文章后来就成了后周统一天下的国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王朴在文章一开头就说:“考查历史上一切失败的经验教训,原因大都是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内有奸人结成朋党,外有武夫跋扈横行。刚一开始的时候,事情还处在萌芽状态,还不很显著,在这时候如不及时发觉,采取对策,后来问题就会越积越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到那时候再想扭转局势,那就困难得多了。”

王朴这一段文章看来是泛泛的议论,好像与“开边”这个题目没有挂上钩,是文不对题。其实不然,他说的这些都是想要“开边”亦即统一天下必须首先整顿好的内部问题,是重要的准备工作。

接着,王朴提出自己的正面意见说:“如果陛下想要天下归心,创造出一个时和世泰的局面,那就必须吸取历史上失败的经验教训,反其道而行之。具体的做法就是要提拔贤良,斥退奸佞,广收天下的人才;要体恤百姓,开诚布公,广泛地结交民心;要赏功罚罪,不徇私情,鼓励人们为国出力;要去奢从俭,积储财富,做到国富民强。等到人才济济,政治清明,财力充裕,百姓归心之时,再动手去做任何事情,就都能无往而不成功。到那时候,统一天下就如水到渠成,不再费太大的力气。”

这一段文章当然还是总的议论,没有提出具体的统一天下的办法。究竟统一天下应当怎么做?实施的步骤如何?王朴在下面就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明明白白地分析说:“谁都知道,做事情应当从容易做的方面着手,然后才能去接触比较棘手的难题。一开始碰上个钉子,容易做的事情也就被白白地搁下了。用兵打仗也是一样,要挑容易得胜的地方先下手。李唐与我有将近两千里的边界,是容易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可以选择他们没有防备的地方去突破。他们在东边防备严密,我们就进攻西边;在西边防备严密,就攻东边。要让他们来回奔跑,疲于奔命,暴露出虚实强弱的情况,然后我们抓紧时机,避实击虚,避强击弱。一开始,我们先不要兴师动众,可以先用少量兵马轻装奇袭。听说南唐人胆子都比较小,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惶惶然如临大敌。我们看准了他们的弱点,乘虚进取,一抬手就能把他们的江北之地拿过来。得到了江北,把当地民众加以组织,为我所用,就可以进而取得江南之地。

只要灭了南唐,那岭南、巴蜀之地,陛下发去一纸通令,就能让他们乖乖地来投降了。等平定了整个南方以后,北方的幽燕之地就会望风来归。如果还想顽抗,就派大军去进攻,形势就会如同风卷残云,很容易平定了。河东的刘崇是一股比较难对付的势力,可以先暂时留着他,待将来再去收拾。到天下大部分地方都已平定了,再去对付他,那就必然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从眼下的情况看,一年以后我们就可以出师。从今年夏秋起,就应当把收获的军粮囤放于靠近边界的地区,以便到时候可以立即取用。”

王朴的《开边策》,洋洋数千言,道理谈得很透彻,证据也十分充足。别的官员写的文章,没有能比得上这篇的。周世宗柴荣一边阅读,一边连连点头,表示赞赏。他赶快把这位有心计、善于规划的比部郎中王朴提升为左谏议大夫、开封知府,并且立即着手按照王朴的《开边策》中所提的办法,一步一步地予以实施。

为了征服南唐,周世宗柴荣跟有经验的官员们研究了双方交界地区的地理形势。他们一致认为:南唐处在江淮地区,水道纵横,运兵和输送粮草都少不了利用船舶。因此,首先必须把发源于后周境内的河道疏通好,然后就可以顺流而下,一举攻入南唐境内。

研究停当后,周世宗立即下令疏浚汴水、济水、淮水,打通了许多条能航行大船的河流。

唐元宗保大十三年(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周世宗终于指挥后周的大军出发南征。

出师前,周世宗发布了一篇冠冕堂皇的征唐诏书。诏书中说:“盘踞江淮地区的愚蠢的家伙,你们胆敢抗拒大国,窃踞一方,僭号称帝,实在是罪大恶极。当晋汉交替之际,你们趁海内不宁,招降纳叛,帮助逆贼。又穷兵黩武,灭闽灭楚,使得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你们还勾结契丹,扰乱我大周的边境。这种种罪恶,实在是擢发难数。如今我大军一出,定会像当年魏灭吴、隋灭陈那样,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把你们灭亡。希望你们要看清形势,赶快放下刀枪,老老实实地向我大周投降。”

当时后周的军事部署是:宰臣李谷任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州、寿州等行府事,负责先锋部队的粮草武器供应和运输,另由韩令坤、王彦超、赵匡胤等十多名将领,各带一支队伍,分头向淮南的各州府县发动进攻。

唐元宗李璟见周军来势汹汹,觉得很是害怕,心理上已先打了败仗。别人见皇帝尚且如此,就更害怕了。只有驻扎在寿州前线的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神态自若,用心把守,跟平常日子一模一样。这才使得人心稍稍安定了些,唐元宗李璟也略微壮了壮胆。

唐元宗拜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带兵二万去增援寿州;派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带兵三万去驻守濠州的定远县。还赶快把已经外放为镇南节度使的宋齐丘召回金陵,请他共赴国难;另外任命翰林承旨、户部尚书殷崇义为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负责军队的调动。

十一月里正是淮河水浅的季节。往常,南唐每逢这个季节,总要在南岸加派守军,防备来自北岸的袭击,称为“把浅”。自从吴廷绍担任寿州监军以后,认为天下太平、疆场无事,白白浪费军饷,就把这“把浅”的措施取消了。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虽然上表力争,要求继续派兵“把浅”,也没有得到唐元宗的同意。如今,南唐主动取消“把浅”,正好给了后周军队利用浅水季节搭浮桥、抢渡淮河的方便。

李谷带领的周军,首先在寿州以西的正阳抢搭浮桥,渡过淮河,猛攻寿州。十二月初,王彦超带领的周军赶到寿州城下,第一仗就打败南唐军二千多人。接着,周军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又在山口镇打败南唐军一千多人,另一支周军也在上窑打败南唐军一千多人。

第二年春节刚过,周世宗见先锋部队接连不断地打胜仗,就决定带着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等大将,御驾亲征,向南唐施加更大的压力,准备很快就把南唐灭掉。

但是,寿州的南唐军在刘仁赡指挥下,据险防守,毫不退缩。刘彦贞率领的南唐援军也已到达寿州西南二百里的来远镇。援军是从水路赶来的,带有战舰数百艘。他们见周军的给养都要通过正阳的浮桥往南运输,就准备冲击浮桥,切断淮河以南周军的给养线。

周军前军行营都部署李谷知道此事后,慌了手脚。他怕浮桥被毁,淮河南岸的周军粮食和武器接济不上,就决定撤回已经深入淮南腹地的周军,退保正阳。

这时候,周世宗柴荣的车驾已进入陈州境内,听说李谷已下令把前线的军队撤回,就赶快派人去制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大部分周军已撤回正阳,只有小部分队伍还在淮河南岸。周世宗赶快派大将李重进星夜奔赴前线,压住阵脚,帮助李谷指挥。

率领南唐援军的刘彦贞,是个骄横傲慢的莽夫,并非真正懂得军事之人。他生性贪暴,在担任节度使的时候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用以结交朝中权贵。“五鬼”之一的魏岑得到了他的贿赂,到处替他吹嘘,说他文治如同汉朝的良吏龚遂、黄霸,用兵好比汉朝的大将韩信、彭越,是个盖世无双的人才。靠着魏岑的吹嘘,当后周一出兵的时候,唐元宗就把刘彦贞当成了擎天柱,托付重任,叫他带兵去支援寿州。

刘彦贞的裨将咸师朗等人也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他们听说周军后撤,大喜过望,以为立功扬名、封妻荫子的时候到了,就准备带兵直趋正阳,在正阳城下与周军决战。他们的队伍排着一字长蛇阵往北行进,旌旗辎重竟排列有百里之长,简直把自己的全部实力都暴露于敌人眼前了。

寿州守将刘仁赡和池州刺史张全约都是智勇双全的人,他们做事稳扎稳打,认为刘彦贞、咸师朗等人这样做太冒险,赶紧竭力劝阻。刘仁赡十分委婉地对刘彦贞说:“您的部队还没有到,敌人就先逃遁了,这说明他们害怕您的声威。现在我们不用急着跟他们决战,因为他们的后备力量如何,我们还没有弄清楚。万一中了他们的诱敌之计,那岂不就要坏事了?”

可是刘彦贞只听得进刘仁赡的前几句话,听不进后几句话,他还是冒冒失失地带着队伍去追赶周军了。等刘彦贞走后,刘仁赡叹了口气说:“不听别人的好心劝告,此去非失败不可。”为了以备万一,他赶快在寿州城楼增派了守军,并不断派探子去探听前方的消息。

果然,当刘彦贞、咸师朗等人带着南唐军赶到正阳对岸时,正遇上后周大将李重进率领的生力军渡过淮河而来。双方遭遇,立时就展开了一场恶战。

李重进是一员猛将,手下的将士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刘彦贞、咸师朗根本没有料到对方如此勇猛,他们会遭到如此猛烈的狙击,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南唐军全线崩溃。在混战中,刘彦贞被杀,咸师朗被活捉,将士死伤万余人,伏尸三十里,鲜血汇流成了一条河,军资器械损失三十多万件。

败报传来,南唐军民大为震动。池州刺史张全约赶快收集从前线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奔赴寿州,与刘仁赡会合,共同守卫寿州城。

刘仁赡向唐元宗上奏表,保荐张全约任马步左厢都指挥使,负责寿州城的一部分防务。驻守在濠州定远县的南唐军皇甫晖和姚凤部,得知前线的败报,被迫退保清流关。滁州刺史王绍颜则放弃职守,自顾自逃命去了。

这时候,周世宗已通过正阳浮桥渡过淮河,到达寿州城下,屯营于淝水北岸。他下令把正阳浮桥移到下蔡镇,然后征发宋、亳、陈、颍、徐、宿、许、蔡等州的丁夫数十万人,会同各路兵马,由他亲自指挥,昼夜不停地围攻寿州。

在寿州东北濠州境内的涂山脚下,尚有南唐军万余人,驾驶几百艘战舰控制着淮河。周世宗派大将赵匡胤去进击。

赵匡胤先出动一百多名骑兵诱敌,自己则带着大军埋伏于涡口。等南唐的追兵靠近时,伏兵冲出来迎头狙击。结果,南唐军的都监何延锡被杀,士兵被消灭数千人,战舰五十余艘被俘。

差不多在同一个时候,寿州南边的盛唐县(今安徽省霍山县),周军司超部打败南唐军三千多人,活捉南唐军都监高弼等多人,俘获战舰四十多艘。

在涡口打了胜仗的赵匡胤又奉周世宗之命,又绕道去奇袭清流关。正当南唐军皇甫晖部在与周军先头部队交锋时,赵匡胤带着精兵从山后转出。皇甫晖大吃一惊,赶快弃关退守。等他们退入滁州,准备断桥坚守,可是赵匡胤已率军跃马过河,直抵滁州城下。

皇甫晖见赵匡胤进逼得紧,就在城楼上大声对赵匡胤说:“人各为其主,请允许我整顿好队伍,出城迎战!”赵匡胤笑着点头答应了。

等皇甫晖带着队伍刚刚打开城门,尚未立定脚跟,赵匡胤就一声令下,率领队伍发动进攻。他自己一马当先,冲入唐军阵中,一剑砍中皇甫晖,将他活捉。唐军大败,姚凤也被生擒。赵匡胤一举攻下了滁州城。

赵匡胤把皇甫晖、姚凤押送到寿州城下,听候周世宗发落。皇甫晖因受了伤,见周世宗时就非常坦然地说:“我累了,先坐一会儿。”坐下之后,又说:“我躺一会儿。”不等周世宗同意,就地躺下了。躺下后,皇甫晖如同说家常事似的,神态平和地说:“不是我不尽力,实在是双方军队差距太大。我在后晋为将时曾与契丹人交战,那契丹兵马也不如周兵善战。”

周世宗见皇甫晖身上伤痕累累,加上平素也知道此人威名,见他英雄末路,很是怜悯,下诏赐给他金带、鞍马,送他回营地。皇甫晖拒绝医治,过了几天,伤势恶化而死。

滁州失陷对南唐战局影响很大,使得寿州失去策应,变为孤城。而淮南地区除了滁州有高山大川外,都是一马平川,滁州是淮南屏蔽,而且距离金陵只有一水之隔。南唐就此丧尽地理优势,再无险阻可守。接着周军连攻下泰、光、舒等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南唐   契丹   正阳   淮河   滁州   淮南   后周   节度使   浮桥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