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饼博物馆里全是泥塑,百年网红小吃胡麻饼竟是“胡"来?

潮新闻客户端 吴夏璠 记者 杨初亮

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寒气渐生,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不少由芝麻制成的糕点也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人们垂涎欲滴的热门小食。

浙江衢州传承百年的美食“邵永丰胡麻饼”,就是一味以黑白两色芝麻为主要原料的秋季热门小吃。

本期“柚趣的乡村博物馆”栏目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衢州胡麻饼博物馆,探索胡麻饼的奥秘。

01 百道制作工序

胡麻饼博物馆用泥塑生动呈现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小长假,位于衢州水亭门历史街区内的邵永丰麻饼铺,购买者络绎不绝。店铺门口人头攒动,喝彩声此起彼伏,由老师傅们表演的娴熟翻饼技艺,迎来游客叫好声阵阵。

不过,大家或许熟知邵永丰门店,却少有人知衢州胡麻饼博物馆,这座听起来就“香味十足”的乡村博物馆其实就藏在邵永丰麻饼的加工工厂内。趁着小长假的休息间隙,我们也约上了胡麻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徐成正,带大家一起逛馆。

第一次走进博物馆,访客们似乎都会不自觉地以为误入了一座泥塑艺术馆。衢州胡麻饼博物馆大厅约有两间教室那么大,共分为:邵永丰发展历程,胡麻饼制作工序展示和胡麻饼与传统节日等多个部分。

两条摆放着泥塑小人像的展示台,将博物馆有序划分开来。从进门开始到走出博物馆,如同引导员般,吸引着参观者不自觉前进的脚步。无需过多讲解,从“胡麻饼的起源”到“胡麻饼百道制作工序”再到“生活场景展示”,泥塑人将原本乍一听就有些枯燥的展示环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不过看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徐成正告诉我们,从学徒做起,他学艺六年,才完全掌握了“胡麻饼”从配方、配料到技巧的整个技艺过程。

仅拿白芝麻的加工来说,要获取洁白的去壳白芝麻,在没有机械的时代,纯手工去壳就至少要经历十几道工序。所有工序做完,最少也要用上3天时间。在博物馆的另一侧,摆放整齐的各种传承百年的生产老用具,就是最好的见证。

而胡麻饼的百道制作工序中,最精妙的则当属“上麻”环节。

为了让胡麻饼的正反面均匀地沾满白芝麻粒,簸箕中摆放整齐的麻饼在饼师手中一圈一圈地旋转,会形成一个不等边六角形。这种上麻方式,不仅能让饼表皮均匀地粘上芝麻,还能让每个饼都均匀受力,且从上麻开始一直到饼入锅炉烘烤的整个步骤,都避免了手与饼的直接触碰,确保了干净卫生。

“准确地说,就是‘人工机械化’!”徐成正打趣说。

02“胡”来的胡麻饼

尽是传承百年的网红小吃

那么,胡麻饼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了解完制作技艺,博物馆内一组形似胡人的泥塑像,打开了徐成正的话匣子。

“我们所说的胡麻饼中的‘胡麻’二字,其实就是芝麻的意思。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引进了‘胡麻’(芝麻),‘胡仁’(核桃仁),还引进了加入胡桃仁的饼,因此以后这种用炉烤制正反面粘上芝麻,夹胡桃仁馅料的饼就都被称为胡麻饼。”

“邵永丰招牌,由清代光绪年间邵芳恭创立,距今已有百年。衢州胡麻饼作为唯一将胡麻饼作为月饼传承下来的地方,也是中秋月饼的始祖饼。相传,月饼的由来实则是因杨贵妃嫌“胡”字不雅,觉着月光下吃饼叫’月饼‘甚好,由此‘月饼’之名便流传开来。”

除了名人爱吃,“网红小吃”胡麻饼其实也早已深入到了衢州人的各个人生节庆之中。胡麻饼博物馆中,一系列展现胡麻饼食用场景的泥塑群像,将一年四季,四十八节中,胡麻饼的运用尽数呈现。

百年香甜一口成喜,作为生日、结婚、上梁、祭祀等红白喜事的主选食饼,一直以来胡麻饼都在衢州人的人生礼仪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胡麻   泥塑   西域   衢州   寒露   博物   工序   技艺   月饼   芝麻   博物馆   小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