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时,大批官员家人被杀,为何诸葛亮的后代安然无恙?

蜀汉覆灭之际,确实有些蜀汉官员及家属丧生,然而这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侥幸幸存。仅有那些心怀不甘投降之人才遭受了清算。史书所称成都动荡,虽谓乱军所为,然我们可从魏国监军卫瓘的态度推断出,这实际上是一场有预谋的情绪宣泄,所谓乱军,实则是有人在幕后加以约束。因此,保护诸葛亮的后代,亦是情理之举。



至于诸葛亮后代受保护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考量。首先,诸葛亮的后代并未参与钟会之乱,成都的动荡源自钟会与姜维谋反,结果以失败告终,后监军卫瓘未能及时制止魏军,导致一系列的纵兵劫掠。卫瓘之所以如此行事,或许除了意欲彻底消除蜀汉的抵抗力量外,更是为了铲除钟会的势力,毕竟当初卫瓘与钟会共谋诬告邓艾,如今卫瓘需要通过这场动乱将一切证据抹去。事实上,卫瓘最终达到了目的,成为了最大的得利者,更获得了官位晋升。至于他与钟会勾结、诬害邓艾的事情,则鲜有人提及,或许已被扼杀在摇篮中。总的来看,魏军此次的动荡行为,实为卫瓘蓄意放纵所致。既然是精心策划的行为,卫瓘自然不会允许事态扩大,无需牵连那些未参与钟会之乱的人。要不然,将来追查起来他也不好交代。这也是为何大部分蜀汉官员得以幸存,包括诸葛亮的后代。



其次,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经营,诸葛亮家族在蜀地声望极高。尤以诸葛亮为众人敬仰如神,言行举止无人敢质疑。这里可举一个例子,以窥见诸葛亮在蜀地的声望之高。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尽管才华不突出,却因为是诸葛亮之子,备受重视,刘禅甚至将公主嫁予他,并让其进入尚书台任职。每当朝廷颁布良政善政,无论其是否出自诸葛瞻之手,百姓们皆欣喜若狂,称之为“葛侯之所为”。《三国志》中载:“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诸葛亮在蜀地的声誉堪称空前绝后,受到百姓们的热爱。既然他们家并未参与钟会之乱,卫瓘自然不愿招惹诸葛家族。此外,鉴于诸葛家族在蜀地的声誉,将来司马昭若欲稳定蜀地人心,必然会倚重诸葛家族的人才,卫瓘自然要保护诸葛家族的成员。



再者,诸葛家族与其他家族并无冤结。诸葛亮与诸葛瞻虽是蜀汉大员,曾与魏国对峙,但双方皆在战场上公平交锋,各守其职,难称深仇大恨,因此无需主动寻衅。况且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与诸葛尚早已战殁,唯独诸葛京独苗尚存,要是让乱军肆意肆虐,断送了诸葛亮的血脉,那才是真正的罪行,届时不仅民意难平,司马昭那边也无法交代。诸葛亮的家族声望虽有所衰退,但背后的诸葛大家族却依然兴盛昌盛。这类大家族通常不愿轻易招惹,因为背后的牵连与权谋极为复杂,稍有不慎,可能招来无法承受之重压。诸葛亮与诸葛瑾为亲兄弟,而后者家族在东吴享有崇高地位。诸葛亮一系列人才均出自琅琊的诸葛家族,虽魏国的诸葛诞因叛乱被戮,然其家族并未完全瓦解,其女更嫁入司马伷之家,外甥甚至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这一切表明了当时世家大族的复杂交际网络,而在无深仇大恨的情况下,无需去招惹这类势力庞大的家族。否则,一不留神就可能惹上无法承受之大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蜀汉   魏国   后代   司马   之子   深仇大恨   安然无恙   声望   动荡   诸葛   官员   家人   家族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