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的魔力:“实用”让播客捕获更多年轻人

最近,高喊“买买买”的直播热潮渐趋冷静,李佳琦的情绪失控也伤透了“所有女生”的心,同时,人们对“刷刷刷”的速食短视频内容的过度刺激也日渐疲倦,更有实用价值的干货内容开始复兴。于是,曾经只在小圈子传播的音频播客,不知不觉在年轻人里流行起来,和Citywalk一样,逐渐成为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时代,从图文到直播,从短视频到音频播客,内容创作形态一直在跟随媒介流变:因为传播技术、社会环境和公众情绪在不断变化。

播客的兴起,代表了这种慢节奏、干货实用价值满满的长音频内容,在实用价值回归的趋势下,贴合了人们的内容消费需求。可以说,实用性成为中文播客快速发展破圈的利器。

人们开始创建、收听、讨论、分享播客,而播客日趋“实用”这一特征,从社交媒体上日益增多的播客用户的讨论中可窥见一斑。

01


“人是有认知局限的,

播客让我听到同温层以外,行业里小有成就的人的声音,不断刷新认知。”


互联网时代,我们生活在信息的包围圈里,看似丰盈的信息往往将我们困于偏见的茧房,让我们与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信息鸿沟,即所谓的“信息差”。如何借助高质量干货内容打破“信息差”、冲出”信息茧房”?这届年轻人找到的武器是播客。

播客的实用属性,在“打破信息差”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观察到喜马拉雅近期在其平台上线“实用播客”专题,从不同维度盘点平台高实用价值的播客内容,比如播客《消费圈内人》聊“新手开店最常踩哪些坑?如何零成本打造网红店?”创业话题,播客《情绪便利店》聊“我把老板拉黑了,职场祛魅,老板也没高贵在哪”职场话题……

相较于大部分短视频快速刺激且无意义的内容,播客主通过对谈或独白,在播客节目里围绕相关话题输出一小时左右时长的干货内容,这些内容切合我们生活的不同侧面,实打实地让我们“听到同温层以外、行业里小有成就的人的声音”。这些“实用播客”促进了价值信息的流动,从而帮助收听者打破信息差,冲出信息茧房

近日,喜马拉雅更聚焦“实用播客”里商业财经内容,推出“经济风口”播客专题,畅聊不同行业的新趋势。在目前经济形势及社会情绪下,人们的“搞钱”热情高涨,聚焦商业、财经、经济、消费、创业等相关的“实用播客”为人们提供了高价值的行业洞察及实用干货经验。

比如播客《乱翻书》跟顶尖学者聊人工智能“大模型AGI(不止ChatGPT)”,播客《汽车3+N》聊新能源“混动、纯电、燃油谁先进?如何看待多元化的新能源动力构成”、播客《消费新知》聊环保行业里的机会“临期产品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播客《老范聊创业》聊医美行业的机会“从消费到'投资',复盘医美消费15年变化史和机会”……播客主们从前沿动态、宏观经济、行业解读等内容角度畅聊当下热点风口,干货内容为播客听友打开信息壁垒之间的闸门。

播客的干货内容及其实用价值,正如一位播客主“天音”所说:“在喜马拉雅听半小时播客的成就感,远胜于刷50个短视频。”毕竟,高价值、实用信息的输入,才能带来获得感和成就感,就好像学生时代从同学那里学来干货方法解开了一道高考数学题。

02

“今天最大的收获不是刷了300多道真题,

而是听了一期播客解决了我一直面对的情绪困境。”


播客在用户的生活中有着情感陪伴和情绪疏解的作用,这和播客的音频媒介属性密不可分。加拿大传播学思想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当耳朵被用于“专注感知”时,声音媒介(比如播客)被定义为“热媒体”,因为这时大脑需要调用更多注意力去理解并获得共鸣。

因而,声音媒介天然具有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当速食式短视频快餐疲惫人们的视觉后,播客主通过声音陪伴人们的生活,感染和浸润人心,让人们的碎片时间更有价值,收获精神富足。这也是播客日渐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原因,它已成为年轻人对抗孤独、抚慰心灵的重要方式,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故事FM》创始人、播客主寇爱哲认为,播客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也与声音在表达情感上的优势有关,“人是很难在声音里隐藏情绪的,因此节目里讲述者的语气、口音、声调高低都是重要信息,在剪辑时就要很小心,比如讲述者在说话前迟疑了一秒,剪辑时保留这一秒停顿,更能让听众接近他在这个时刻的真实情感”。

就像一位播客听友感慨:“感受到听播客的乐趣了,就好像你就坐在他们中间,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朋友聚会,你们在说说笑笑谈八卦间度过了很愉快的一段时光。”

可见,播客对听众的情绪实用价值,既有生活里朋友般的情感陪伴,也有深陷情绪困境时的疏解方法。

03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播客,

我该怎么度过每天两小时的通勤。”


通勤可以说是年轻人收听播客的一大场景,这一场景的形成在于我们总是对于“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怀有经久不息的执念,播客则从形式到内容完美契合了这种实用性。

通勤,不论是步行、公交,还是地铁,在拥挤、摇晃且网速感人的车厢里,到底能做什么?是一大早盯着手机满怀负罪感地刷短视频,还是放空大脑和对面的陌生人大眼瞪小眼?播客的实用完美体现出来:它可以用“听”解放你的双眼,并且通过你听的内容,让你通勤的碎片时间变得有价值。

“不让时间随波逐流地低质量流逝”,展现出播客在类似通勤、开车、家务、做饭、运动、睡前等碎片场景时间里强大的实用性。

类似这样的评论很多,比如“听播客让我活了过来”、“今天的笑点都是播客给的”、“播客让我这个i人感觉身边多了个朋友”、“最近晚上听播客才能睡得着”、“播客里学来的方法让我识破了职场PUA”……从大量播客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直观感受中,我们能看到播客的实用性价值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或是打破信息差、或是冲破情绪困境、或是化解职场危机、或是拯救无聊的通勤,又或是单纯地扩展不同领域的认知便于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值等等。

播客也正是因为日趋实用而拉近了与生活的距离,也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播客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陪伴利器。

这或许就是播客捕获年轻人的魔力。

作者:第一财经广播

编辑:徐嘉元

监制:王俊稷

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喜马拉雅   息差   年轻人   干货   媒介   魔力   情绪   声音   价值   更多   内容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