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力为何大大提升了,因中国大规模种植与粮食同等重要的农作物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管子》:“坚固的仓库将给你礼仪,丰衣足食,就能知道荣辱。” 。

这就是说,人们只有丰衣足食,才能知道荣辱,遵守礼节。管仲明白,古代统治者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控制,而是满足人民温饱的需要。这也体现了温饱对于老百姓生存的重要性。

在古代,行军打仗时,衣服和食物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作战,如果短期内没有足够的食物,士兵们只能靠吃野菜或喝粥来生存。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衣服,在北方的深冬,一夜的寒风雪就可以直接杀死一个穿着单衣的武士。衣服有时比食物更重要。



古代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生产力却并不十分先进。伴随着常年灾害,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布料和食物一样稀缺。事实上,直到一些外来物种传入中国后,温饱问题才得到改善。

例如,中国的传统粮食是稻米和小麦。水稻、小麦的种植历史悠久。但科学研究表明,与这两种主粮相比,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远高于小麦和水稻。另外,我国的天气和地理因素更适合种植马铃薯,产量大、营养更全面。

中国大规模种植这些外国产品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在纺织方面,还引进了外国作物,即棉花。棉花的引入帮助人们解决了“暖衣”的问题。问题。



事实上,中国作为纺织大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纺织工业。相传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并教人们织丝。汉代丝织业发展十分迅速。汉代生产的丝绸十分精美,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各国,受到当时西方上流社会的青睐。

中国古代人至今仍被服装问题困扰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丝绸的精致必然使得丝绸价格昂贵,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其次,最好的丝绸是极薄的。考古发现了一件汉代素色的纱袄,薄如蝉翼。另外,丝绸追求绚丽的色彩,但实际的保暖效果并不是很好。



买不起丝绸的下层民众,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廉价、粗糙的亚麻织物,既不温暖也不舒适。直到棉花的引进和开发,广大民众的生活和穿着条件才发生了变化。棉织物既柔软又保暖,这使得它们即使在现代也很受欢迎。

棉花传入中国较早,但流行较晚。汉代丝绸之路的发达,棉花已传入西域。西部地区,即现在的新疆,具有适宜棉花种植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现在新疆的棉花产量很高,品种质量也最好。

二是部分棉花从东南亚传播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棉花是主要种植在热带地区的农作物。我国纬度高,不适合棉花生存。中国古代农民还依靠长期的耕作技术,培育出适合内陆种植的棉花品种,提高了棉花产量。



棉花的普及直到元明时期才开始。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棉纺织行业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她就是黄道婆。我国丝绸纺织工业历来实力雄厚,但在棉花加工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它非常简陋,技术也非常原始。因此,棉的加工非常复杂,所以棉织物并不受欢迎。

黄道婆早年生活艰苦,移居海南岛居住。由于海南地处热带,适合棉花种植,当地少数民族也掌握了棉纺织技术。勤劳聪明的黄道婆向当地人学习,几十年后终于回到了家乡。

黄道婆还带回了海南岛的棉纺织技术。这些技术解决了从棉花中去除棉籽的复杂性,提高了织造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此时,阻碍棉织物发展的障碍基本消除。棉织物以其强大的优势,迅速击败了亚麻等传统产品,占领了市场。



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制度上看到这一时期棉花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农民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大多以实物形式。明朝之前,他们缴纳的税款多为粮食、布匹等,到了明朝时期,又增加了一项,那就是棉花。于是,农民们纷纷开始种植农作物。棉布。

棉花的引进和推广,经过长期的发展,终于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农作物。它极大地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条件,让饱受寒冷和贫困之苦的中国人开始发生改变。同时,部分棉织物还出口到国外,这无疑都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农作物   海南岛   中国   棉织物   棉纺织   汉代   国力   温饱   棉花   丝绸   粮食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