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初期,中国引进先进火器的历史背景

往最深处想,沿着故事发展说,麻烦各位看官点击“关注”,更方便地和作者沟通、和读者分享,一起体味人间百态。

文、编辑✎往史里说


从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初期,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欧洲国家的火药和火器得到了快速发展。

到了15世纪,欧洲火炮在构造、性能以及使用方面都有了大幅改进,出现了可移动的轮式炮架。

16世纪,青铜臼炮和加农炮相继问世。之后,弹道学兴起,弹药也不断改进,这促进了欧洲管形火器的进一步发展。

在欧洲火药和火器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明清时期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和提升国家机器的重要支柱——军队的武器装备,在有限的范围内引进了一些对中国有益的西方先进火器技术。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明朝后期至清朝初期当时中国引进西方火器技术的历史背景。这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加快我国国防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也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与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促进中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引进先进火器进行仿制

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中国统治者逐渐意识到中国火器与西方先进火器之间的差距。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改善和加强军队的武器装备,他们开始引进和大量仿制西方先进火器。

其中,对中国火器发展影响较大的是佛郎机炮、红衣炮和鸟铳的引进和仿制。

佛郎机炮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火炮,因从葡萄牙(当时称为佛郎机)引入中国而得名。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佛郎机炮通过四种途径引入中国。一是由通事将佛郎机炮献给明朝政府。

二是通过广东东莞出身的巡检何儒,他从葡萄牙人那里获得了制造佛郎机炮的技术和方法。

三是明将汪铉在与葡萄牙人作战中缴获了一批佛郎机炮。四是闽广商人在南洋经商的过程中,间接将制造佛郎机炮的技术和方法传入中国民间。

佛郎机炮引入中国后,由于其装填便利、发射速度快且配备瞄准具等优势,明朝当局立即开始仿制。

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政府已经分发了2500尊仿制铜铁佛郎机炮给陕西边防。

第二年又分发了3800尊仿制的熟铁小佛郎机炮。现在这些仿制的佛郎机炮的遗物已经在辽阳等地出土。

这些引进和仿制的西方火器对中国火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军事史、了解中国火器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促进了中西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

红夷炮是通过荷兰人传入中国的,因当时中国称荷兰人为红夷或红毛夷,所以这种炮被称为红夷炮。

清朝皇帝嘉庆后避忌“夷”字,将其改称为红衣炮,有些史书也称之为“西洋大炮”。红夷炮是当时欧洲强大的新型火炮,长度超过两丈,重达三千斤。

在万历年间,明政府通过传教士、对荷兰人的战争以及从澳门葡萄牙人处购买等途径,将红夷大炮传入中国。

为满足对后金战争的需求,明政府大量仿制红衣大炮。到崇祯年间,经过徐光启的努力,仿制出了400多门大小红衣炮。

清代初年也大量仿制红衣炮,其中包括锦州和北京建立的工厂。鸟铳是欧洲发明的一种火器,也通过战争传入中国。

明代在收复双屿的战争中,明军从倭寇和葡萄牙人手中缴获了鸟铳,并进行仿制。

鸟铳因其性能良好、使用方便和强大的杀伤力,明政府大量仿制,明军广泛装备了鸟铳。

聘用西洋火器专家制造火器

明末清初,由于频繁的战争,统治阶级十分重视武器装备,尤其是新式武器的研制。

除了引进西方先进火器进行仿制外,明清统治者还聘请了许多西方火器专家,并大量制造火器。其中,汤若望和南怀仁是最为突出的。

汤若望是一位德意志人,也是一位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他在1622年来到中国,并两次为明朝政府制造火炮。

第一次由于经费等原因未能成功,但第二次明政府专门为他在北京设置了炮厂,并选派一批太监跟随他学习制炮。

汤若望很快制造出了20门能够发射40磅炮弹的火炮。此后,为了方便行军携带,明朝毅宗朱由检决定由汤若望主持制造500门小型火炮。

任务完成后,汤若望还帮助朝廷的太监制造火炮,为明末火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南怀仁是一位比利时传教士,在1659年随卫匡国来到中国。

1673年,清军为了平定云南的“三藩之乱”,急需轻便的火炮以便行军使用。因此,清政府决定任命南怀仁负责制造火炮。

这些西方火器专家的聘请和火器的制造对于中国火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技术和经验为中国的火器装备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在康熙年间,南怀仁根据康熙皇帝的命令制造了许多火炮。康熙十四年,他制造了木镶铜铁心炮,这种炮实际上是铁铸内层、木料包裹外层的火炮。

南怀仁制造的木炮经过试射,全部命中目标,炮身完好无损。康熙十五年,康熙皇帝要求南怀仁制造铜红衣炮。

康熙十九年,清政府决定将直隶废旧铳炮熔化成铜,以供南怀仁为八旗铸造火炮。

康熙二十年,南怀仁督造了240门神威将军炮,获得了康熙皇帝的赏赐。

康熙二十二年,南怀仁制造了53门红衣大炮,用于抗击沙俄侵略。

康熙二十五年,南怀仁设计了冲天炮图样,并制造样炮。康熙二十八年,他主持制造了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和神功将军炮。

总而言之,在康熙年间,南怀仁为清政府制造了大量的火炮,并设计了许多火炮图样。

吸收西方先进火器技术创制新式火器

在明末清初,一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用思想的人开始研究新式火器,受到西方先进火器技术的启发。

他们在保留本国传统火器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火器的优点,创造出更先进的新式火器品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在佛郎机炮和鸟铳的启发下,创造了后装管形火器,如百出先锋炮、万胜佛郎机炮、飞山神炮、无敌大将军炮、提心铳、子母炮、奇炮等。

这些后装管形火器在药室部位开有一个与子铳大小相当的“腹洞”,用于装填子铳,发射时将子铳从腹洞装入母铳,子铳的使用提高了装填速度和射速。

其次是在明代多管铳如三眼铳的基础上吸收鸟铳的特点,创造了三捷神机、五雷神机、迅雷铳等新式火器。这些火器采用多管旋转轮流施放的方式,连续发射,提高了射速和命中率。

第三是吸收佛郎机炮和鸟铳的优点,创造了掣电铳、鹰扬铳等新式火器。

比如掣电铳集成了鸟铳和佛郎机炮的优点,可以连续发射多管铳。这些新式火器的创造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成为近代枪械的雏形。

这些创新的火器品种在明末清初对火器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提高了火器的装填速度、射速和杀伤力,为后来火器的进一步改进奠定了基础。

火器著作的问世

在明清之际,一些火器专家在仿制西方火器、聘用西方火器专家制造火器的同时,还积极从军事科学的角度入手,结合中国传统火器技术,深入研究西方火器的理论。

他们产出了一系列系统总结和介绍西方火器技术的军事科学理论专著,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西法神机》和《火攻挈要》。

《西法神机》是明末孙元化撰写的著作,分为上、下两卷。孙元化是一位推崇引进西方先进火器技术的人,曾负责仿制西洋火炮。

他不仅对西方火器的性能和制造技术非常了解,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撰写了《西法神机》一书。

该书系统地论述了西洋火器的制造、炮车、炮台、炮弹、火药、火药库、火炮附属件以及火炮的发射等方面,配有多幅图示。

该书在继承明代传统火器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先进制炮经验。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艺价值,在中国火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西方火器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

《火攻挈要》又称《则克录》,是明末焦勖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所撰写。

焦勖在明末辽东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致力于研究军事技术,成为一位精通西方火器科学技术的杰出专家。

他的《火攻挈要》上中下三卷详细论述了铸造火铳的制作工艺、火药的制作与存储、火器的应用等内容。

全书配有多幅火器图示。该书成为明代火器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对我国古代火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火器专著不仅为中国火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西方先进火器技术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和研究西方火器理论,结合中国传统火器技术,中国的火器专家们不断提升火器的制造水平和战斗效能,为中国火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先进火器的引进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从主观上看,引进西方先进火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专制,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引进具有反人民性。从客观上看,这一引进在范围和内容上相对较窄。

在康熙以后,西方先进火器的引进并没有得到持续发展,反而逐渐停滞,甚至在清代后期(鸦片战争之前)完全关闭了引进的大门。

这导致了中国作为火药火器的发明者,其火器的发展反而大大落后于西方。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尽管西方先进火器的引进对中国火器技术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历史的特殊条件和政治因素,这一引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因此,中国在火器技术上逐渐落后于西方,这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

——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火器   怀仁   中国   机炮   明朝   先进   历史背景   火炮   红衣   康熙   初期   后期   世纪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