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郡王、藩王、宗王,明代王爷们的称呼你分得清吗?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王”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称呼。先秦时期,大部分时间属于“天子”专称。楚汉以后,随着“王”成为爵位的一等,形成王爵制度,历朝历代都有封王政策,且名目众多,比如诸侯王、国王、亲王、郡王、县王、藩王、宗王等等。称呼一多,就容易出错,别说是普通网友,连很多历史博主都错误频出。

明太祖剧照

明代宗藩枝叶茂盛,王爵成员为数众多,对王爷们常用称呼有亲王、郡王、藩王之分。阿越在查询资料时,发现很多历史类博主,不分亲郡王,只要是个宗室王爷就一律称之为藩王,即便是在评论区提醒了也依然如故。比如某知名历史类博主一篇介绍明代追封宗室诸王的博文,内容涉及亲郡王,可同样不分亲郡王,都以藩王相称,看得阿越尴尬癌直犯。

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正确称呼明代宗室王爷这个问题。

亲王

亲王这个称呼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古代爵位制度中的第一等,为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高级爵位(辽金的“国王”属于特例)。

亲王主打一个“亲”字,一般授予皇室成员。唐代“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此亲王、郡王正式分设。亲王用单字为爵号,名称多来自古国名及州郡名,如楚王、秦王、赵王、滕王等。小说中所言的一字并肩王,就是指亲王,当然想要与皇帝“并肩”是不可能的。

亲王冠服

明代延续了这一制度,皇帝之子皆封亲王,以单字作为爵号。不算南明时期,明代所有的亲王,皆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嫡脉。

作为仅次于皇帝的存在,亲王的册书为金册,印玺用金印,著九章冕服(十二纹章中去除日、月、星辰三章),戴九旒冕冠,薨逝后使用单字谥号。由于不得使用文、武二字为谥,故庄、宣、宪、肃、简、昭等,为最高等级的谥号。

郡王

郡王之称最早出现于西晋。西晋开国之初就明确封司马伷为东莞郡王,司马亮为扶风郡王。但这一时期的郡王,与我们寻常认知中的郡王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属于诸侯王。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封地连州跨郡,让其具备了对抗朝廷的能力,七王之乱就是因此而生。为巩固中央集权,朝廷利用各种手段对大的诸侯国进行拆分,后续分封的诸侯王封地也只有一郡大小,郡王之称应运而生。当时与郡王相对应的为县王,即封地只有一县之地的诸侯王。

郡王冠服

现如今寻常意义上的郡王,也即作为比亲王低一等王爵的郡王概念,出现于唐代。唐代制定了封皇孙及功臣为郡王的制度,为与亲王相区别,郡王的爵号使用二字,俗称二字王。比如唐代宗李豫最初以皇孙身份受封广平王,郭子仪因功受封汾阳王。

明代延续了这一制度,以二字作为郡王的爵号,授予比亲王低一等的宗室成员。洪武时期,主要以州郡名作为郡王的封号,永乐朝起改用现存县名或古县名为郡王封号,并使用双字谥。

藩王

藩王只是一个统称,与亲王和郡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谓的“藩”,为“分封建藩,拱卫皇室”之意。所以藩王一定有自己的藩地,或者说藩国,一般都握有兵权,负责镇守地方,他可以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者是地方势力首领,具有一定独立性。

藩王起源于西汉时期,隋唐以前所有的诸侯王都是藩王,如《汉书·哀帝纪赞》载:“孝哀自为藩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但唐宋时期的亲王、郡王们就不是藩王。

明代在开国之初就实施封藩建国政策,授予藩王们藩地,并组建王国政治体系。各藩国的政治架构由主持王国事务的长史司,负责王府内务的承奉司,执掌王国军事力量的护卫军及群牧所,和专司藩王仪仗、扈卫的仪卫司四部分组成,还拥有祭祀本国神灵的社稷坛、山川坛等祭祀场所,负责礼仪表演的专属乐工。明代的藩王与两汉时期的诸侯王唯一的差别在于,“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明代藩王剧照

从这一制度可以看出,藩王既可以是亲王,也可以是郡王,但又不包含所有宗室王爷,很简单普通郡王从属于本支亲王,没有独属于自己的王国政治体系。就此而言阿越此前提及的“明代所有亲王都属于藩王”,也是一个错误的概念,至少历代被追封为亲王的早夭皇子们,比如蔚悼王朱厚炜、邠哀王朱常溆,只能算亲王,不能称之为藩王;严格来说,虽然受封亲王但没有出阁就夭折的皇子,比如赵王朱杞、许悼王朱见淳,也不能算藩王,因为他们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王国班底。郡王之中只有靖江王属于藩王,分封之初就负责镇守广西,且拥有完整的王国政治体系。

宗室藩王,属于内藩,此外明朝还存在为数不少的外藩,也就是藩属国,朝鲜、琉球、安南及蒙古的顺义王、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等都属于外藩。

宗王

宗王与藩王一样也是一种统称,它是宗室王爵的简称,不管亲王、郡王,只要属于宗室成员,都可以宗王相称。与之相对应的为异姓王。无论是两汉时期的诸侯王,还是隋唐以来的亲郡王,历朝历代都存在异姓王。

中山王徐达剧照

明代虽然秉承了“异姓不封王”的政策(不算南明时期),但指的是生前不得封王,死后追封的异姓王为数并不少,比如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歧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河间王张玉、定兴王张辅等。

阿越说

总之,亲王、郡王、藩王、宗王四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随意混为一谈,是个王爷就冠以藩王,属典型的概念错误。也许诚如网友所指,某些历史类博主不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而是为了博眼球、为了流量故意为之。若真如此,阿越只能报以鄙视的态度了。

相关文章

明成祖割地借兵?他朵颜三卫也配!

农民起义军?清军?究竟谁摧毁了大同代王府?

以藩王宗庙的制度创设为枢纽,带你了解大明宗室的宗庙体系

明朝皇族究竟是如何取名的?一文带你了解明朝宗室取名规则

明朝郡王的封号从何而来?如果亲王子嗣太多,封号不够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郡王   亲王   王爷   明代   王爵   明朝   王国   宗室   诸侯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