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历 - 韦表微:选贤任能不计个人得失


韦表微,字子明,唐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韦表微幼年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考中进士后,他曾数次被征辟到各藩镇担任幕僚,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使用。很久以后,韦表微才被征召入朝,授予监察御史里行的职位。


在御史台,那些资历浅的官员任御史,会加“里行”。韦表微于是闷闷不乐地说:“官爵俸禄就好比美味,人人都想得到。我已经五十岁了,擦亮镜子剪去白发,冒充少年和他们交游,才得到今天这样一个小官职,尝不到其中的滋味了,还不如像陶渊明说的那样,去做松菊的主人。”瞧,唐代的官吏也蛮可爱的,偶尔也会发发小牢骚。


但是不久,韦表微就升任翰林学士,受到皇帝信任,仕途一片光明。这时,翰林学士李绅——就是写下那首妇孺皆知的《悯农》诗的正直之士,因违逆宰相被贬到端州,与他交往密切的庞严、蒋防等人都被贬官。翰林学士职位空缺,朝臣都争着推荐宰相看好的人,唯独韦表微推荐的是与宰相毫不相干的韦处厚,所以人们都佩服他的公正。


之后,有一次,韦表微与韦处厚共同商议学士人选,韦表微推荐路隋。韦处厚一向敬重韦表微,便小心提醒:“路隋地位尊崇,入朝后,官职会在您之上,怎么办?”韦表微回答:“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一开始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


过了一段时间,韦表微升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等工作,得以进入权力中枢。


唐文宗即位后,大力选拔清正廉洁有才干的官员,韦表微升任户部侍郎。他在任上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受到皇帝赞赏。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韦表微虽然位居高位,但待朋友忠厚真诚,平易近人,与他们拉手谈笑,没有丝毫隔阂。


韦表微还有军事才能。公元827年,魏博镇将领丌志沼反叛,攻打节度使史宪诚,朝廷派李听出兵救援。皇帝担心平叛失败,韦表微劝慰道:“按照目前的战况,不出十五日必破贼。”果然,才过了十天,就有捷报传来。


后来,韦表微因病被免去翰林学士之职。他患病时,因为贫困没钱医治,他居住的房屋也特别狭窄简陋。韦表微60岁去世,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他去世后,吊唁的宾客都感叹他的清正廉洁。


韦表微还是一名大学者。尤其喜好《春秋》,撰有《三传总例》一书。当时求学的人轻视尊师之道,于是韦表微又撰写了《九经师授谱》来批评这种不良现象。


◆用人以公,方得贤才。从韦表微身上,我们可以得出有益的启示:领导干部应当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


(维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京兆   选贤任能   清正廉洁   舍人   户部   侍郎   御史   翰林   宰相   得失   学士   清风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