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4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就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

前言

提起李氏唐朝,人们总会先想到开创大唐盛世的李世民。而他的父亲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之君,却鲜被后人提及。

但如果认为李渊是无能之辈,那就大错特错了。细细品味,李渊给四子取的名字,正昭示着他建国的雄心壮志。


一、世家子弟 潜心积蓄

李渊生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出身关中李氏四房之一的唐国公府,其祖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父亲李昞继袭唐国公爵位,在北周也是一位重要大臣。

李渊从小家世显赫,温柔敦厚,又有才华,深得皇室喜爱。十几岁时他已渊博学识,彬彬有礼,为人处事不失大度经度。他涉猎经史子集,通晓礼乐律礼,既是文武全才,又务实稳重,因此受到隋文帝的赏识。


隋文帝见李渊年少有为、学识广博、气质不凡,便提拔他为正议大夫,不久又升任他为上开府仪同三司。李渊工作勤勉治家有方,在隋廷逐步建立了良好声誉。隋文帝常与他讨论国家大事,极为倚重他的谋略与才华。

隋炀帝时期,李渊屡建战功,官至左光禄大夫,封为晋国公,受封邑万户。他先后平定突厥侵扰,击退高句丽进犯,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但李渊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功绩,只专心处理政务,稳重持家。


在隋朝这棵大树庇荫下,李渊安分守己,任劳任怨,似乎对权势毫无追求。其实,他只是深谙时务,明白仕途需要渐进。

所以他一方面在隋廷积蓄实力,扩大人脉;一方面观望形势,等待时机。隋末民变爆发之时,正是李渊抖擞精神、实现夙愿的大好机会。


二、趁火打劫 隐忍多年

隋炀帝暴政日甚,各地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突厥趁隋乱频繁侵扰,隋廷军力不支。而李渊在此时暗中联络各路豪强,积蓄力量,准备在乱世立足。

隋炀帝沉迷享乐,兴建宫室无度。为了建造宫城,征发民工无数,压榨农民。农民负担过重,纷纷举事反抗。与此同时,羌人、突厥屡次侵扰边境,隋廷军力薄弱,难以抵御。


李渊看准了时机,在隋末农民起义与外患并存的大乱之世,果断起兵。他联合关中世族势力,依靠自己在军政上的威望,很快聚集了一支强大军队。

公元617年四月,李渊在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的支持下,以“讨伐隋乱”为名,在晋阳起兵。起初,李渊只有数千人马,但很快得到关中世族响应,勢力大增。

不到一年时间,李渊的军队压倒隋军,攻入大兴城(今陕西西安),隋恭帝投降。618年,李渊受隋恭帝禅让,建国唐朝,称帝改元武德。 一时间,传为佳话。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李渊的起兵很大程度上是趁火打劫。隋末农民起义蔓延,国力衰弱,这为李渊夺权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如果没有隋末乱世,李渊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就无比困难。所以,他之前低调稳重的为人,很可能只是在隐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三、四子之名 隐藏建国理想

李渊在位期间,选贤任能,整顿吏治,唐朝国泰民安,创造了武德。但他在储君问题上举棋不定,导致兄弟阋墙,为人所痛惜。其实,从他为四子取的名字来看,李渊早已怀有夺取天下的心思。


李渊长子李建成,“建成”二字寓意着建功立业、成就大业。李建成聪慧好学,颇得李渊喜爱。李渊视长子为唐朝储君,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将唐朝建成统一的帝国。“建成”这名字也体现了李渊的夙愿。

次子李世民,“世民”意为济世安民。李世民从小豪侠过人,又有军事才能。李渊希望次子能成为一代明君,实践济世安民的王道思想。“世民”一名不免让人联想到皇帝,暗示李渊早已经怀揣帝王梦想。


三子李元霸,“元霸”意为称霸天下。“玄霸”之“玄”,古代指天。李渊公然以“称霸天下”命名第三子,可见他的野心不再隐藏。

四子李元吉,“元吉”意为大吉大利,梦想成真。李渊把四子的名字与前三子相呼应,可见他一步步实现称王称帝的抱负。

综上所述,从李渊为四子取名可以看出,他早已怀有隐藏的野心,希望建功立业,济世安民,称霸天下,最终梦想成真。


这与李渊在隋朝时期的低调形象有很大反差,但实则暗示着他多年来的隐忍积蓄,以及终于找到机会实现理想的决心。

四、钦定传位 望子成龙

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兄长李建成,夺得太子之位。次年,李渊被迫传位于李世民。曾经,李渊以为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却没想到最终被次子夺去帝位。

其实,这也是李渊一生的悲剧。他虽然野心勃勃,但终究没有足够魄力和手腕实现抱负。他希望子承父业,却因处事优柔寡断导致兄弟不和。


李建成是嫡长子,李渊原本希望将皇位传给他。而李世民军事才能出众,又立下献功,也受到李渊的赏识。李渊一时难以抉择,在两人之间犹豫不决。这为兄弟阋墙埋下了祸根。

作为父亲,他无法妥善引导骄傲自大的李世民;作为君主,他在储君问题上决策失败。他没有及时化解兄弟矛盾,反而让问题恶化,终至不可收拾。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盛世景象。虽然手段残忍,但他勤政爱民,选贤任能,实际上也实现了李渊“建成大业,济世安民”的夙愿。

可以说,李世民完成了李渊一生成就大业的心愿,只是过程和结果超出了他的预期。


结语

李渊在历史上常被认为没有多大政治抱负,其实不然。细究四子之名,便知他选人传位犹豫不决并非出于无能,而是由于多年隐忍积蓄的野心在储君问题上难以释放。

儿子超越了父亲,这也是历史的嘲讽。但我们不应否认李渊开国的伟大功绩。正是有了他的积蓄和奠基,大唐帝国才能在李世民手中成就辉煌。每一代君主都有不足;但只要最终结果符合民心,过程就会被历史宽容。

李渊与李世民各有长短,但都为大唐盛世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后人,我们不能简单否定或褒扬历史人物,而要平和客观地审视他们的作为,吸取历史教训,这才是理性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关中   野心   大唐   农民起义   突厥   次子   夙愿   长子   唐朝   积蓄   儿子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