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他救下25万中国人,其孙子因疫情向中国求救,我国什么态度?

文|老闫侃史

编辑|老闫侃史


1937年,南京大屠杀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可也曾有一位德国英雄的壮举为中国很多民众带来希望和生命的延续。

但他的孙子却因全球疫情陷入困境,在这个紧急关头,面对英雄后代的求助,我国将会采取什么态度?

回顾历史,这位英雄凭一己之力,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他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最高精神。

而今,我们基于过去对英雄事迹的铭记和对国际责任的承担,国家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中国情结

约翰·拉贝的父亲曾经在19世纪晚期到过中国。在拉贝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经常听父亲讲述在中国的经历。这些故事激发了他对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好奇心。

拉贝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年轻人,他在学业上一直表现出色。然而,由于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辍学,加入了一家商行成为伙计,以赚取生活费。

当他刚开始在商行工作的时候,拉贝并没有放弃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望。尽管他每天都忙碌于各种琐事,但他总是抽出时间来阅读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他从商行老板那里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拉贝的努力没有被老板忽视,他很快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老板看中他的踏实和能干,决定派遣他前往莫桑比克的公司工作,负责与当地商业伙伴进行合作。这对拉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期待。

在莫桑比克,拉贝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他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与陌生人建立联系,解决各种商业问题。然而,他从不气馁,总是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公司和同事们的尊重和赞赏。

然而,在拉贝在莫桑比克工作了数年之后,他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年迈的母亲,陷入了沉思和纠结之中。

他深知回国照顾母亲意味着放弃自己在莫桑比克建立起来的一切,但他又无法忽视内心对家人的牵挂和责任。最终,拉贝携带着未婚妻一同回到德国,开始全心全意地照顾母亲。

不幸的是,四年后拉贝的母亲去世了。此时的拉贝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迷茫。母亲的离世让他感到无尽的悲伤和失落,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忆起自己一直向往的中国,他觉得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国度或许能够给自己带来些安慰和启示。

于是,拉贝向未婚妻提出了一起前往中国的想法。起初,未婚妻并不理解他的想法,担心这会让他进一步陷入悲伤之中。

但当拉贝详细地向她介绍自己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时,她开始理解和支持他的决定。最终,两人一起踏上了通向中国的旅程。

他们来到了北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都。在这里,拉贝深深地沉浸在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中。他搜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绘画的书籍和资料,还拜访了许多当地的艺术家和画家,向他们学习和探索中国绘画的精髓。

他在这些交流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和他一样热爱艺术和文化,都希望能够为中西文化的融合作出贡献。

拉贝还拜访了许多有名的文化景点,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等。他深深感受到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景点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在这些地方,他不仅学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也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下了关于北京风土人情的故事。

在中国的见闻和经历不仅让拉贝重新找到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也使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

中国英雄

后来,原本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工作的拉贝,在1931年,他接受了成为德国纳粹党的代理人,负责管理中国南京地区的事务。

然而,在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的恐怖罪行后,拉贝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和愤怒。他决定背离德国纳粹党的政策,积极投身于救助中国南京地区遭受暴行的人民。拉贝发现了一个抚养无家可归儿童的机构,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庇护所,提供食物、庇护和教育

拉贝并没有满足于简单地提供援助,他决心建立一所学校,为中国南京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他募集资金,亲自参与设计、建造和组织这所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挑战,包括资金不足、资源稀缺和政治压力,但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经过不断地坚持,拉贝成功地建立了一所学校。他聘请了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并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领导能力。

这所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它成为了一个温暖的家庭,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关爱和希望。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攻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南京成为了残忍暴行的目标,平民百姓遭受到了无法想象的苦难。

当时,拉贝担任德国纳粹党在南京的代表,他是一个普通商人,他没有义务去关心南京的人民,也可以选择离开,但他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

拉贝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募集款项和物资,在南京市内建立了一个难民收容所,提供食物、庇护和医疗服务。

难民收容所迅速扩大,涵盖了一个大片区域,成为庇护了数以万计的南市民的避难所。拉贝不辞辛劳地工作,亲自分发饥民,并提供药物和医疗服务。面对着巨大的困难,但他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拉贝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日本军队的不满,但他无视个人安危,勇敢面对压力和威胁。他积极与日本官员、军队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交涉,力图保护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

他通过自己的威望和身份,成功地为南京市民争取到了许多保护,使得难民收容所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难所。拉贝还将难民收容所内的情况通过书信和报告传达给国际社会,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援助。

然而,拉贝的英勇事迹并未得到应有的公正对待。回到德国后,他受到了纳粹政权的冷遇,甚至遭到了审查和监禁。他的行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地赞扬和肯定。

但拉贝的行为在当时的南京成为了一道光明,给南京市民带来了-丝希望。他的勇气和仁爱感染了许多人,在南京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被数十亿的中国人民铭记和感恩在心。

积极援助

1946年,拉贝被释放出狱,作为一个被政权迫害的人,他在德国社会中遭受排斥和孤立。这种情况使得拉贝一家的生活非常艰难,一家人过着只能啃干面包的日子。

当南京人民得知拉贝被释放并返回德国的消息后,他们对他表示了极大地关心和支持。南京人民对拉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深知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无私奉献和勇气,对他充满了崇敬和钦佩。

南京的学者、记者和社会各界组织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呼吁全市民众为拉贝提供援助。捐款箱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设立,民众纷纷献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有的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午餐费用。

同时,还有许多人捐赠物资,如食品、衣物和生活用品等,以帮助拉贝一家渡过难关。

这些捐款和物资被送到拉贝家的门前,代表着南京人民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这些善举给拉贝一家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使他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和友爱。

南京人民的爱心和慷慨精神为拉贝一家提供了经济和物质上的援助,帮助他们渡过了艰难的时刻。

这些善款和物资的来源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从普通市民到政府机构,都参与其中。这份支持不仅是对拉贝个人的关怀,同时也是对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纪念和对和平正义的追求。

当拉贝的孙子向中国寻求援助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立即行动。中国外交部与拉贝的孙子进行了紧急联系,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详细了解相关情况。

了解到物资需求后,中国迅速组织国内生产和调配资源,确保尽快将援助物资送抵目的地。

中国政府在此次援助行动中向拉贝的孙子提供了大量物资,包括口罩、药物疫苗、防护服等。这些物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英雄拉贝的尊重与感恩之情,也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拉贝用自己的生命救助了约25万中国人民,他在中华民族遇到危难期间展现出的人道精神和勇气让我们中国人民铭记在心,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扬,成为历史的见证,更是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现在,每年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市民以及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怀着敬意和感激之情来参与悼念活动,向拉贝以及其他救助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人民知道,在最黑暗的时刻,是拉贝站出来为我们捍卫人权,拯救我们民族血脉的绵延。

我们更是知恩图报,一直在努力回报拉贝的恩情。恩情是跨越国籍和时间的,在困境中得到帮助的人们会永远刻在骨子里。拉贝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地典型。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孙子   莫桑比克   中国   纳粹   中国政府   德国   南京   难民   疫情   态度   物资   市民   中国人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