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从鸦片战争看晚清关税制度变迁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晚清时期的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就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而这是中国丧失独立主权的开端。

自此之后中国战争不断,毫无还手之力的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国。

没有主权的国家注定是要任人宰割的,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大量财富流向他国,而中国却变成了倾销国。

那么晚清的关税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是什么让这个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


鸦片战争改变了清朝关税制度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清统治者认为我们可以自产自足,无需进口,因此对出口也十分不屑。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据清乾隆年间的数据记载,中国海关关税的进口率约是16%,出口税率约是4%。可见在鸦片战争之前,清统治者不重视出口,而且清朝统治者不关注时局,盲目自信。

多次战争让晚清朝廷变成了“傀儡”,多次战争迫使晚清统治者签下多个不平等条约,关税自主权被迫丧失。


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把清朝打了个措手不及。

晚清统治者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后英国通过《江宁条约》得到了香港,另外还有福建、广州、上海和宁波等地的港口使用权。

拿到港口使用权不是英国的最终目的,英国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中国的丰富物产以最低成本运出去,赚取最大利益。

输出中国物产赚取利润的同时,英国也有着更大的野心,他们想要中国的主权。

他们想要中国像印度那样变成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变成倾销国。


所以英国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毁中国的经济,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此时清朝并未伤及元气,还是有资本和英国抗衡。

英国提出的关税制度改革,晚清朝廷基本也都同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也基本被帝国主义破坏殆尽,百姓被鸦片荼毒,中国自产自销作坊式的经济也被破坏。

但是现得的利润远没有英国侵略者预想的利润高,于是他们为了加快剥夺中国财富的进程,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把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彻底剥夺。


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被大量运出,这些财富被以数吨计算着运出,总值高达几亿两白银,却只给清朝统治者缴纳不足5%的关税。

反之,英国的鸦片在中国销售变的合法。

如果说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还未全面展现出狼子野心,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彻底暴露无遗。

晚清朝廷在经历了英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后,可谓是元气大伤,再也经不起一点儿风吹草动了。

但是贪婪的西方列强自古就懂得弱肉强食的道理,一拥而上,就连蛮夷亚洲小国——日本也分到了一杯羹。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已经民不聊生,清朝廷彻底腐朽,并且日渐适应了英国修改的关税制度。

日本看到英国获得了巨大利益,于是也向中国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日本侵略者又强迫清朝统治者签订了《马关条约》,将之前和英国人签订的5%的关税降至2.5%。

另外取得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的领土权,清朝廷还赔了二亿两白银。

之后欧洲国家看到了清朝物产如此丰富,清廷又如此不堪一击,于是纷纷向中国发动战争。


这其中八国联军发起的侵华战争是压倒中国晚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进入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把圆明园内的稀世珍宝能带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尽数烧毁,如今圆明园残破的八根柱子还屹立在北京大学的校园内。

经过这四次战争,中国的海关制度名存实亡,晚清时期的中国的土地被列强割据,晚清中国经济被摧毁殆尽。

此时朝廷已经无力回天,但还是极尽奢华,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可以说西方侵略者加速了晚清中国的关税制度的改革,就是加速了中国的灭亡。

《辛丑条约》之后,西方列强倾向于迫使中国割地赔款。西方列强在强迫清朝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晚清统治者已经拿不出来巨额的赔偿款了。

列强也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让步,适当地提高了一些关税,好让清朝有能力偿还这些巨款,关税的改革又被迫进入了平和期。

其实就是西方列强把清朝统治者当成了挣钱的工具,把关税收齐后还是要交给他们,最终达到他们掠夺财富的目的。


晚清关税制度的改革是必然的结果:

晚清统治者看不清形势,西方列强用战争迫使晚清当局认清局势,清中早期统治者不重视出口,认不清形势,采取了错误国策,招致鸦片战争。

清中早期统治者不重视出口,采取闭关锁国的错误国策,导致信息闭塞,对世界局势盲目乐观。

对欧洲发生的工业革命一无所知,对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一无所知,一味认为只要对西方列强实施制裁就可高枕无忧。

清朝的中国物产丰富,茶叶等物让西方列强更是垂涎,加之闭关锁国,让西方列强对神圣富饶的中国充满好奇。


加之清朝信息闭塞,认为西方列强也是蛮夷之国,不足惧之,对欧洲各国实力严重估计不足。

清朝在这种认知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地对欧洲释放着错误信号,引来西方列强,招致战争,最后导致清朝的彻底覆灭。

这与早期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信,认不清当时世界局势,中晚期的清朝统治者的狂妄自大有着密切关系。

战争迫使晚清统治者加快了关税制度改革的步伐

西方列强发动一次战争,就向战败国清朝廷提出一次无理要求,清朝统治者自然拒绝。


于是列强就不停的发动战争,清朝廷就不停的拒绝,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清统治者已经没有了资本,所以不停的打仗。

清朝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只能看西方列强的脸色修改关税制度,一次又一次的被动改革。

越改我们征收的关税越少,列强获取的利益越多,最后清朝元气大伤,直至彻底衰败覆灭。

由于英国在中国成功将鸦片合法化,其他西方列强也争相效仿,导致清朝统治时期的中国变成了倾销国。

不仅收不到合理数目的关税,还要把大把的银两往外送,由于本国经济被彻底摧毁,清朝还要花大价钱从列强手里买生活必须品。


关税制度被破坏,领土主权逐一丧失

上面我们探讨了战争对清代关税制度的破坏和不良后果,还有清朝付出的惨痛代价,还有造成这个不良后果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清朝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后果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用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晚清统治下的中国再合适不过了。

本国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既无先进的武器,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抵抗外来入侵,本国的人民已经被鸦片残害殆尽,等待弱国的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


国与国之间建交的根本就是利益交换,晚清时期的中国,早已没有了任何可与他国做交换的资本,怎么能够与他国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利益交换呢。

所以晚清时期的中国对外的贸易关系,可想而知一定是没有发展的,反而被他国趁火打劫,使清朝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民不聊生。

后果就是内部农民运动不断爆发,外部西方列强不断压榨,所以“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从古适用到今。

结语:

今天的中国已经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的良好的外交关系,这都是基于我们国家拥有的强大的国防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正在向新的领域不断谋求发展。

回顾历史,看近代百年,伟大的中国从遭受屈辱的侵略,到奋起反抗,中间我们遭受了不平等,经历了流血,经历了牺牲,才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只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才能不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关注国家大事,紧跟形势,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中国税制史》

《晚清财政经济研究》

《中国近代海关税收与分配统计》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鸦片战争   晚清   关税   弱国   列强   英国   统治者   朝廷   清朝   中国   外交   战争   制度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