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福鼎回忆张治中治疆

1947年5月张治中与阿合买提江先生赴南疆视察,遭到群众围攻。回到乌鲁木齐后,他余怒未消,决定改变政策,变以往的“温和”为“强硬”。他召集我们进行了三天会谈,名为“会谈”,实际上是一场激烈的辩论与严肃的斗争。张治中谈道:“你们应当保证实现和平。以革命为名,鼓动群众围攻我们是不合适的。”我们回击:“没有自由谈何和平!人们的抗议与要求完全是正当的。必须全面执行《和平条款》,制止军事于涉,制止挑起战争;制止拘捕与凶杀行动。”张治中时而对我们威胁,恫吓,时而以花言巧语行骗,我们丝毫不为之所动。阿合买提江先生从理论上阐明了我们观点的正确性,以大量事实对他的谬论进行驳斥。谈判不仅没取得满意的结果,反而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双方的斗争从此更加针锋相对。张治中采取强化政策,有事不与我们商议,不举行联合政府会议。

经蒋介石批准,张治中于1947年5月自行辞去联合政府主席的职务,任命麦斯武德继任。国民党反动派把麦斯武德推上省府主席宝座之后,大肆宣扬“民族政府诞生了。主席为少数民族人士,这是采纳新疆各族人民意愿的结果。”

对于麦斯武德继任主席职务,以阿合买提江先生为首的三区代表致函张治中,表示强烈反对。乌鲁木齐进步人士代表站出来提出抗议,正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省参议会与会代表也特意给张治中写信,提出麦斯武德继任主席不妥。然而国民党方面固执己见,拒不听从各方反对意见,执意坚持麦斯武德就任主席。麦斯武德是他们最为信赖,对他们最忠心耿耿,惟命是从的奴才。他曾在内地效忠国民党政府十余年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政府中央监察委员,后被南京政府派回新疆充任新疆监察使。

麦斯武德对国民党当局的栽培提携感恩戴德,念念不忘。为分化瓦解新疆人民,反对新疆各族人民争取民族民主、自由、解放的正义斗争,他依仗国民党军事力量干了大量反动勾当。他忠实地执行蒋介石政府的命令,疯狂打击民主力量,迫害进步人士,勾结乌斯满、贾尼木汗、尧乐博斯、卡力伯克等匪帮,妄图一举全歼民族民主革命力量。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串通一气,极力鼓吹反动思想,操纵出版了《自由》、《火焰》、《故乡》等报纸和《阿勒泰》杂志。利用这些宣传工具,他们大肆宣传反动思想。他们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反动本质。

新疆人民反对麦斯武德统治的斗争浪潮风起云涌,蒋介石反动集团再也无法维持麦斯武德在新疆的统治,终于在1949年1月把麦斯武德赶下了台。为继续欺骗新疆人民,缓和新疆形势,他们推出包尔汉担任新疆省府主席的职务。

谈到张治中先生本人,客观地说,他虽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但长期以来言行却比较偏"左",同国民党右派有明显的区别。正因如此,蒋介石才把他派到新疆,认为唯有他能争取民心,能较好地解决新疆问题,维持和加强国民党反动派在新疆的统治地位。

张治中在新疆兼任省主席期间,为了迎合各族群众要求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愿望,他不遗余力地下大力气进行宣传,对内坚持“安定”(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安定”旨在创造一个不动用武力而使人民群众依附于国民党政权的环境),对外宣扬亲苏。

他认为:“新疆建省是在清朝光绪十年,就是左宗棠入新之后奏请清廷设置的。自清朝至民国年间盛世才黑暗统治结束为止,无不以殖民政策统治这块地方。每当新省人民因不堪压迫剥削起来反抗时,统治者总是以武力戡平,戡平之后,又继之以高压剥削。高压剥削过度了,人民又起来反抗。如此循环不已,便构成了新疆的历史民族压迫和反抗民族压迫的历史。各民族一向在政治上、经济上毫无地位,也谈不到什么民主自由。”

1945年10月17日张治中与三区革命政府代表会谈时,对以往新疆省政府执行的政策进行了抨击,承认“在过去省府当局有些措施,颇有对不起全省同胞的地方"。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处理新疆问题时张治中始终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

“新疆问题是民族问题。新疆人民在历史上是备受反动统治的高压和剥削。这种高压和剥削的结果,就是人民奋起反抗。因此要想解决新疆问题,首先要改变过去的态度和做法,并且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给他们以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首先是政治上的平等权利。”

谈到对外问题,他认为“新疆问题又是外交问题"。“新疆和苏联向来就有历史的、地理的、民族的、经济的种种密切的关系,可以肯定,苏联对新疆绝无领土企图,但它也不能容忍在新疆出现反苏局面,所以新疆绝不能反苏,一定要和苏联保持亲善的关系。”

依据如上原则,长期以来,张治中先生对内坚持和平政策,由于三区革命政府代表的诚意协作,双方终于签订《和平条款》,成立了联合政府。在对外方面,由单纯的表示到付诸实践,如协助苏联运回存放猩猩峡和哈密的物资,为签订中苏航空协定不遗余力,恢复迪化中苏文化协会及其经常性的活动,撤销“旧文会”,组织苏侨会,促进中苏在新疆的贸易往来及经济合作方面的谈判等等,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然而,不能否认,他做的所有这一切实质上无不以维持与加强国民党反动统治为前提。对解决新疆问题的提案,所谓"给人民以自由、平等、民主"之类的口号不过是一纸空文。也就是说,口头上他宣称“新疆问题是民族问题”,在实际处理新疆问题时,他却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蒋介石反动集团的一切指令,这正是他不能真正解决任何问题的一种预示。

客观地说,张治中进疆时,新疆形势极为复杂;社会矛盾相当尖锐,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他认为“以三民主义的力量来领导新疆,新疆一定接受我们的领导;以开明的政治力量来安定新疆,新疆一定得到安定;……”,对新疆的一切矛盾他都是这样加以淡化,掩饰,大搞折衷主义,致使矛盾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他在某一时期,出于维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需要,对内推行“和平”,对外推行“亲苏”的临时政策,却丝毫得不到上司、同仁的理解。他的临时政策遭到上至国民党中央政府,下到他部下那些顽固反苏、反共、反人民的右派的强烈反对;他无法实现关于给予新疆人民以“自由、民主、平等”之类的承诺。当然,蒋介石反动集团也绝不会允许他实现这种承诺。结果,他的一切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和平条款》被撕毁,联合政府解体,他本人万般无奈,只得于1947年5月将新疆问题不得解决的责任多半推给三区政府,少半推给宋希濂等人之后,辞职赴兰州就任西北行辕主任之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福鼎   苏联   武德   新疆   反动   蒋介石   国民党   民主   主席   民族   政府   张治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