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省委书记的部署意味着什么?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其中展示了一些农民毁掉小麦的情况,并以此为饲料。这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许多省份也开始着手调查割青麦作饲料的现象。5月17日,安徽省委书记和郑栅洁在会上表示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行为的出现呢? 首先,存在价格差异。央视新闻的调查显示,在安徽省合肥市周边,农民每亩小麦的净利润大约在1000元左右,而当地企业购买青贮饲料的报价则为每亩地1200至1400元。也就是说,每亩的差价至少在200元左右。这种差距催生了一些农民将小麦割去销售给饲料公司的行为。 其次,青贮饲料存在缺口。由于去年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发生了洪涝灾害,部分养殖企业没有购买足够的青贮玉米,导致近期青贮饲料的短缺。一些畜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去年他们没有攒够足够的青贮玉米,现在急需青贮饲料。由于每年四五月份是玉米收获期,我国部分地区青贮饲料会出现断货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小麦产区,一些买家会购买未成熟的新小麦作为青贮饲料的替代品。今年,由于去年秋季罕见的洪涝灾害,玉米青贮饲料缺口较大,长途运输成本较高。因此,超额收购青贮小麦的情况比去年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在一些地区,小麦的种植面积过大导致了市场的过剩,因此农民难以卖出他们的小麦,只能将其作为青贮饲料销售。同时,一些农机企业也可能故意炒作这一现象以谋取暴利。 然而,即使存在这些原因,我们也不能容忍农民毁掉小麦,这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毁掉粮食不仅会对农民自己带来损失,还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例如,可以通过提高小麦收购价格来刺激农民将小麦出售给国家,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总之,农民毁掉小麦并将其作为饲料销售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和经济都会造成损害。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措施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经济发展。近来,小麦毁损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些农民和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透露,去年极端天气和今年持续低温已经导致部分地区小麦长势不佳,出现无法立穗或成穗但产量低等问题。一些农民决定把青小麦卖给牲畜饲养者以弥补损失。但需要强调的是,青贮小麦的饲料价值低于玉米,不能长期大规模使用。 这一问题引起全球关注的原因之一是小麦减产已成为全球性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国内主粮如小麦的长期安全至关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秀东表示,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法律和行政措施来对付那些危害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行为。按照农民1200元/亩的强劲青贮收购价计算,100亿美元就可以用完1亿公顷耕地的小麦资源,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对于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这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针对各类小麦毁损情况,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5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夏”生产视频调度暨小麦丰收调度会。唐仁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特别提到:“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拔苗、毁粮等问题,各地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严肃处理,坚决落实好夏季粮食生产的各项规定,保障来之不易的夏季粮食生产成果。”。 最近,很多省份都采取了行动。例如,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听取全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汇报。在会议中,郑栅洁着重强调了对铲苗毁粮、利用小麦青贮等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他表示,要“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农业投入品价格上涨、灾害性天气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立即解决堵塞难题,确保夏粮颗粒回库,决胜全年种粮第一战。” 另一个例子是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起到济宁市调研小麦生产等工作。这表明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解决小麦毁损问题。 面对小麦减产和毁损等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粮食安全意识,鼓励农民科学种植和使用科技手段来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采取严格的法律和行政措施来保护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最近,网上出现了一段“割青麦做饲料”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些收获的麦苗应该主要用来制作青贮饲料。

对此,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绍虎表示,目前已经停止使用小麦作为青贮饲料的口粮。 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各地都在采取措施,防止“割青喂饲料”等情况的发生。例如,河南省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已经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任何毁麦事件发生,要求各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勇担粮食安全责任,防止小麦青贮饲料被破坏的现象。 此外,中国奶业协会正在与相关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对接,加强青贮饲料供需调度,组织青贮饲料产销,满足养殖需求。虽然这类事件数量很少,但社会各界都非常关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 同时,杨东奇在调研中特别提到,要提前做好农机维修安装、操作人员培训等夏粮收割准备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回仓。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障夏粮的产量和品质。 据统计,一公顷土地可以获得1500元的收入。因此,如果过度割青麦做饲料,不仅会破坏农民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关注这个问题,落实粮食安全共同责任,坚决防止小麦受损,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段名为“砍青做饲料的小麦”的短视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实际上,这段视频展现了黄淮海地区少数奶牛场使用小麦作为青贮饲料的情况。然而,这一现象只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必要措施,而不是常见现象。事实上,中国乳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黄淮海地区大型奶牛场青贮饲料缺口约40万吨。 据了解,青贮饲料是奶业生产中常用的饲料之一,其中玉米青贮饲料是最常用的饲料。其他还有黑麦草、饲料大麦等。虽然小麦也可以作为青贮饲料,但其饲料价值仅为青贮玉米价值的70%左右,生物产量还不到青贮玉米的50%。因此,使用小麦作为青贮饲料只是清除残茬或特殊情况的必要措施。 为了解决青贮饲料缺口问题,中国乳业协会近期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协调奶企立场。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已采取相应措施,加快适应和运输。山东、吉林等省份已发布青贮饲料生产企业供货信息,协会将帮助养殖企业对接,克服短缺问题。

同时,协会还发起了一项全行业倡议,呼吁不要使用小麦作为青贮饲料,下一步还将引导发展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青贮玉米、黑麦草、饲料大麦等饲料原料。 除了缺口问题,有些养殖场甚至面临饲料无库存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陈绍虎建议采取“就近取材”的应急响应。各地农场也可以因地制宜,做好青贮饲料收集和储存工作,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让中国人民更安全地消费牛奶。 总之,青贮饲料缺口问题是当前奶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难题,需要农业农村部、中国乳业协会及养殖企业共同努力,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消费安全。近日,央视报道了青小麦收成主要用于青贮饲料供应牛羊企业的情况。据网络视频数据显示,大部分录音都没有注明拍摄地点和时间,而部分视频具体地点一般指的是山东、河南、安徽等小麦产区。青贮饲料主要用于奶牛或个体牛养殖,而奶牛消耗量最大的是青贮饲料,约占50%——占总饮食的60%。 据郑州正大华源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浩宇介绍,在河南省以每公顷1500元的价格购买青小麦做饲料,对于养殖企业来说确实是非常昂贵的。但由于去年一些地区降雨量较大,一些养殖企业饲料库存不足,包括自家养殖场,规模有点小,但还算管理。因此,即使价格很高,仍有人买青小麦作为饲料。 如果农场的草比较短缺,可以考虑种植小麦。当土地靠近养牛场且交通方便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买草者可以就近取材,因为成本高,牲畜又不能割草。青贮饲料主要用于奶牛或个体牛养殖,而奶牛消耗量最大的是青贮饲料,约占50%——占总饮食的60%。尽管多年来有些人一直使用小麦作为青贮饲料,但用量很少。今年,一些农场因饲料储备不足而开始使用青贮小麦。 然而,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网络视频的情况尤其令人关注。业内人士透露,饲料库存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养殖企业库存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饲料短缺。由于奶牛普遍是规模化饲养,需要大量饲料,新秸秆还没有到。旧稻草已经用完了,目前没有其他好办法。

虽然青小麦用作饲料的现象是个别现象,但还是要注意不良炒作的可能。专家表示,这些个别现象并不影响粮食安全,但我们仍要小心不良炒作。除了青贮玉米和青贮小麦,替代饲料包括优质苜蓿、燕麦草、草木耳和优质花生苗等秸秆。同时,我国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也非常巨大。 综上所述,青小麦用作饲料的现象是个别现象,但在饲料库存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养殖企业选择购买青小麦做饲料。我们需要警惕不良炒作,同时,也需要开发更多的替代饲料,以保障养殖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当前,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豆粕、优质苜蓿和燕麦草价格较高,而麦秆、花生苗等非常规饲料则会影响产奶量和奶品质。如何避免饲料“失败”以及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王二耀表示,除了储备充足外,养殖企业还可以调整牛群结构,减少低产无利的奶牛青贮饲料用量,增加农副产品用量,缓解青贮饲料需求和蛋白质饲料;积极开发非常规饲料;推广畜牧业,实行饲喂结合,相应扩大以粮代饲覆盖面。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当前饲料价格高企的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郑凤田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他建议,一方面,畜牧企业可以在非粮农田上种植一些青贮饲料。另一方面,即使有饲料需求,也不宜大面积种植粮食生产和基本区。小麦取自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对于网上上传的视频,有网友担心是否会导致粮食短缺。王尔耀表示,前些年也用小麦青贮饲料作为饲料,但用量很少。收购青贮小麦看似是一种市场行为,但事关粮食安全,需要控制好,不影响粮食生产。从目前来看,需求并不高,小范围内不存在大的风险。 然而,郑凤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小麦青贮饲料的品质相比玉米青贮饲料较差。目前,以“每公顷1500元”的价格收购小麦是一种临时行为,是去年个别养殖场没有购买足够饲料时出现的个别现象。虽然目前对粮食没有影响,但使用小麦作为青贮饲料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郑凤田建议,应禁止口粮田里的粮食变饲料行为,警惕不良宣传引发的农民跟风现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使用小麦青贮饲料作为解决方案的缘由源于当前饲料价格居高不下,而养殖业需要寻找一种替代饲料,以缓解饲料需求压力。然而,这种替代饲料使用仍需要控制好,确保不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市场秩序。 总的来说,当前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养殖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牛群结构、增加农副产品用量、积极开发非常规饲料、推广畜牧业等措施,缓解青贮饲料需求和蛋白质饲料。另外,种植一些青贮饲料也可以作为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使用小麦青贮饲料作为解决方案需要控制好,以确保不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市场秩序。随着成本上升和利润率下降,农民们越来越难以从农业中获利。因此,一些农民选择将小麦作为饲料出售,以此来获得利润。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小麦的整体产量下降,从而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排查麦害、小麦青贮等麦害,并严格处理违法行为。这是非常必要的,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我们对“割青麦当饲料”必须零容忍。 对于农民而言,这是一个经济算计。如果有人愿意付钱购买小麦作为饲料,而且农民不用再支付整田、收割、秸秆处理等费用,那么他们自然会卖掉小麦。但是,这种做法将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从而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做法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在今年,农业投入的成本大幅上升,而农民的利润率却几乎完全下降。这让农民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们无法从农业中赚到钱。因此,一些农民选择将小麦作为饲料出售。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它会对小麦的产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全面排查麦害和小麦青贮等麦害。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将严格处理。在过去的一年中,小麦生产经历了许多困难,例如抗秋洪、促弱苗、防治病虫害等。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小麦的长势良好,但是获得好收成并不容易。为此,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继续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并落实“一喷三防”全覆盖等增产措施,以组织开展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工作。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也要感谢农民朋友200多天的辛勤劳动。毕竟,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一碗饭。在小麦成熟收获时,我们必须保证跨区域机械收割,以保障粮食能够返库。 总之,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严格禁止“割青麦当饲料”的做法。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农业农村部的努力工作,保障了我们的粮食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夏粮   省委书记   奶牛   小麦   饲料   玉米   粮食安全   现象   措施   农民   农村   情况   发现   农业   国家   价格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