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领嫌弃军衔太低,一怒之下撕毁肩章,至死都没有再穿过军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段苏权:坚韧与信仰的传奇》引言:1955年秋,中国步入独立自主的国际舞台,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内稳步发展,国家全面繁荣兴盛。为了表彰人民军队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共和国将帅授勋盛典。然而,这一庄严时刻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段苏权将军毅然撕毁了自己的肩章,脱下军装。那么,段苏权将军究竟取得了哪些卓越的战绩?为何他对自己的军衔等级感到不满?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段苏权:坚韧的革命者段苏权,生于1916年,湖南茶陵人,他的一生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坚定的信仰。早在十岁时,他就积极参与了农民运动,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韧。而在1930年,年仅十四岁的段苏权毅然踏上了革命之路,成为了一名党员。不久后,他担任茶陵县委书记,但这只是他革命生涯的开始。在1932年,他率领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加入了红军,成为红八军的青年科科长。随后,他调任湘赣军区宣传部部长,为革命事业的传播和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段苏权的革命生涯不仅充满了奋斗,还充满了冒险。他参与了反围剿战斗和南浔铁路的挺进,不畏艰险,英勇无比。随着西征的开始,他再次义无反顾地投身战斗,成为红军独立师的政委,同时还领导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然而,尽管他的革命经历丰富,担任了如此重要的职务,但在军衔授予时,他的最高军衔仅为少将。长征是中国红军的一次伟大远征,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性撤退。在贵州,红六军遭受了敌人的包围,陷入了困境。



为了保护大部队撤退,当时的领导层决定让独立师担任掩护,尽管这支部队只剩下不到千人,而且连每人都有一支枪都难以保证。然而,王光泽师长和段苏权政委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独立师装扮成红军主力,勇敢地向西进发,与上万名敌人展开了激战。他们成功地迷惑了敌人,使他们相信这支部队是红军主力,于是展开了围追堵截。在敌人的包围下,独立师英勇奋战,没有一支敌人部队发现他们并非红军主力。原本追击主力的敌人,也投入到对独立师的战斗中。这一壮丽的战斗场面,充分展现了段苏权和他的独立师的英勇和智慧。



错失良机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与我党进行欺骗性的和平谈判后,又悍然撕毁条约,紧锣密鼓地准备内战,于1946年末至1947年初调集百万大军进攻我西北、华北解放区。这一行动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国民党力图加紧部署全面内战。他们首先控制了关内各大中城市,然后将进攻的重点转向东北,占领了山海关、锦州等地,兵锋直指关外。面对国民党的猖狂反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挺身自卫,挫败了国民党集团独占东北的狂妄计划。194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成立,段苏权将军也随四野参与了锦州战役。



在锦州战役中,段苏权将军被指派领导八纵部队夺取锦州机场。然而,锦州机场实际上存在两处,而指挥部并没有明确说明应该攻占哪一座机场。因此,段苏权陷入了谨慎观望的状态,迟疑不决。然而,这种犹豫的时间浪费失去了进攻的最佳时机。四野的最高统帅林彪将军以其精密和一丝不苟的战术而著称,他对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极为重视,不容许任何失误。段苏权在犹豫中消耗了宝贵的时间,而这是林彪将军无法容忍的。林彪甚至考虑直接撤销段苏权的职务,重新任命因生活作风问题被撤职的黄永胜。最终,从锦州前线撤回的段苏权将军被派去夺取锦州附近的小紫金山阵地。尽管八纵部队在一开始成功地夺回了小紫金山阵地,但国民党的不堪一击让他们开始变得疲惫和懈怠。面对国民党的积极进攻和火力优势,我军无法保持有利的阵地,只得撤退。段苏权将军在失守后,没有向东野指挥部报告,而是直接开始组织部队准备下一次的反攻。



然后,段苏权带领部队成功夺回了阵地,但他的指挥能力仍然受到质疑。这一事件引发了段苏权将军与四野领导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后来他受到排挤和打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段苏权将军在辽沈战场上的表现不如人意,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历史资料,可以发现他在红军时期是一位冲锋陷阵的好手。他曾在困难情况下承担掩护军团主力撤离黔东根据地的任务,年仅18岁的他率领部队与国民党军激战,成功吸引了敌人的火力,为中央红军提供了有力支援。1934年十月,中国国内局势动荡,国民党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人数超过100万,他们采取了所谓的“堡垒主义”战略,将目标瞄准了我党中央苏区。这一时期,我党我军的军事计划遭受了巨大挫折,与敌军的阵地战争屡次以失败告终,迫使红军别无选择,只能进行紧急的战略撤退。为了保卫我工农红军的生力军,以便实现北上与湘鄂边界红军汇合的战略愿景,红六军团在黔东根据地决定重新部署,以引开国民党中央军的火力,同时协助中央红军并寻找新的根据地。



在当时,年仅18岁的段苏权被任命为红六军团独立师的政委,肩负起保护军团主力顺利撤离黔东根据地的任务。面对如此严峻的敌我形势,独立师的弹药和粮食耗尽,最终因兵力不足而蒙受重大损失。包括师长王光泽在内的许多杰出干部都英勇牺牲,而段苏权则因在战斗中负伤而幸运地留在了后方。由于失去了与主力部队的联系,段苏权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伪装成乞丐,秘密地返回了家乡。在日常生活中,他只是在田间和私塾之间来回穿梭,以避免保卫长的怀疑。与此同时,段苏权一直在等待时机,秘密地寻找大部队的消息。这段充满坎坷和挣扎的时光见证了他的坚韧和毅力,最终,他重返革命战场,继续为共和国的胜利事业英勇战斗。



少将军衔这段为期四年的离队经历使党组织对段苏权的突然回归感到疑虑,因此很难立即给予他重要的职务。在此期间,段苏权主要在抗大等我军的军事院校学习和担任教职,同时还参与了一些行政工作和理论研究。尽管他淡然地接受了党组织的工作安排,但他也急切地渴望为全国的革命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以重新赢得党中央的认可和信任。因此,在解放战争期间,段苏权积极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部副司令员,并兼任空二军军长。由于他性格坚毅,不容忍我空军战绩造假的行为,他向上级反映了这一问题,导致许多空军将领受到了处分。1952年,他被评为准兵团级,这个级别理应授予中将军衔,但有人对他离队期间的立场表示质疑,认为他不能被授予中将军衔,因为那几年他的立场不明确。然而,那些了解详细情况的老战友都已经牺牲,因此党中央在深思熟虑后,决定临时授予段苏权少将军衔。受到对自己立场的指责,伤病离队的段苏权决心维护自己的名誉,甚至撕毁了自己的肩章,并誓言永远不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5式军服。尽管经历了这些波折,段苏权并没有放弃他一生追求的事业。党中央根据需要任命他担任老挝工作组组长。回国后,他被调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并于1972年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段苏权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并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历程鲜明地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执着。



结束语1993年,段苏权将军因脑溢血不幸辞世,他的去世给国家留下了沉痛的失落。然而,在他的葬礼上,他身着中山装被安葬,与其他开国将领不同的是,根据他的遗嘱,他的骨灰盒上没有覆盖国旗。这一举动并非是对国旗的不尊重,而是对他一贯坚守的信仰和原则的最后坚守。



段苏权的一生充满传奇,他是一位英勇的军事领袖,也是一位独立思考的智者。他在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更是一个坚定的原则主义者。他不畏权势,不妥协于时局,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坚定信仰。段苏权将军的离世是一个遗憾,然而,他的坚韧、独立和不妥协的精神将永远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军衔   茶陵   党中央   锦州   肩章   根据地   军装   将领   英勇   坚韧   红军   国民党   阵地   主力   将军   部队   敌人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