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铁饭碗,他们过得怎么样?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伍素文丨广东报道

近年来,考公、考编的热度有增无减。然而,生活像是一座围城。在大家争先恐后挤进来的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派选择逆流而行,他们多是希望跳出去经历不同的人生。

那些坚持到外面看世界的人,他们过得怎样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与三位体制内离职者聊了聊。

一个INFP决定辞掉乡镇公务员:到手年薪3万多,不如回去读书

今年7月,小宁结束了两年的乡镇公务员生涯,并在最近迎来了他的研究生新生活。

大学毕业后,小宁回到家乡工作,先后在镇上的党政办、组织部、督查部门待了一段时间。虽然单位离家比较近,这份工作也是父母期望的,但体制内的生活并不是小宁的个人目标,也比他想象中更忙碌。

在乡镇党政办,小宁要处理的工作多而繁杂,常常需要加班,一个月基本上只能过一个周末。由于当地财政没钱请服务员,一周有三四天他与同事需要在公务灶服务,中午也很难休息,再加上每两周要通宵值班三次。从乡镇借调去县里的组织部时,他主要协办干部教育活动和处理文字材料,后来在县督查局则需要经常督查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撰写督查专报,对接县领导上传下达。

“这三个部门都比较忙碌,因此两年来我都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工作氛围中。作为中部基层体制内工作人员,我的工资加上补贴到手只有3万多年薪,没有其他福利,工作内容琐碎,我个人很难感受到价值和成就感。庆幸的是我遇到的领导同事们还是很不错的。”小宁说。

虽然小宁直接“裸考上岸”的这个岗位有众多竞争者,但他想要读书深造的念头一直比较强烈。因此,小宁与父母商量后决定等考上研后就辞职:“本科的时候我的学业比较荒废,毕业后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觉得自己知识浅薄。我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还是想回到单纯的学习环境里读书、思考、写作。”

小宁在家的这几年,生活作息混乱,经常失眠。现在的他刚刚研究生入学,每天早睡早起,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这对他来说无比幸福。

回想这几年的经历,小宁直言:“我不后悔离职的决定,因为那个工作和我本人几乎没有匹配度,我没有考虑过在那个岗位上长期干下去。”

INFP(调停者型人格)是当下年轻人热衷的MBTI人格测试的一种人格类型。有介绍说,调停者 (INFP)可能看起来安静或谦逊,但他们拥有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内心生活。某种程度上,这与小宁的性格有些相像。“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INFP,对以后的规划是希望有一个更多可能性、更多热爱与激情的未来。”他说。 “这一两年,我想要先努力充实自己,把曾经感兴趣但没有时间欣赏的书籍或作品多读一读,建立起来一些学科系统的思维框架,在大城市里多走多看多参加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做想做的事……我想尽我的一切去体验,不再敢浪费时间,为了对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

辞掉十年编制岗、赔光所有家底:“我收获了越来越强大的内心”

李雪曾把毕业后精力最旺盛的前10年都献给了一家食品行业的央企编制岗,但在33岁那年她决定要去过不一样的人生。

那是2017年,当时从体制内主动离职的人并不多。李雪萌生出这个想法,是在她生完宝宝、跟不同圈子的其他宝妈打交道后开始的。提离职的前一晚,住她隔壁的互联网大厂的邻居(也是宝妈朋友圈的成员)跟她聊了两个小时,鼓励她跳出舒适圈。那天晚上,李雪失眠了一夜,终于敲定了内心的答案。

“我还记得同事看我辞职时的眼神,可能都觉得我疯了。” 李雪笑着说。在她看来,同事们的态度也可以理解,在体制内有一份原可以干到退休的工作,领导、同事之间相处的氛围也很好,自己又处于职场上比较关键的年龄阶段,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挑战不可谓不大。

况且当时李雪并没有想好出来后要去做什么,但工作了10年后,她倒是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那种一眼看到头的日子。“我才30岁多一点,我想试一试不同的人生,再加上当时部门业务调整,综合这两个因素来考虑,我就走了。”她说。

到现在,李雪都在适应不同于体制内的工作节奏和压力。她先后在两家民企上班,一份工作是在互联网公司做市场营销,另一份是在饮料行业公司做产品经理,而现在,她正忙着创业。

体制内外的企业区别很大,对人才要求不同,跳出去后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骤然上升。“国企的岗位和工作往往是很精细化的分工,‘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如我是做研发、做供应链上负责采购的,只需要面对几个比较稳定的供应商,按部就班把产品交付的质量搞好就行。民企的岗位往往是‘一个萝卜多个坑’,要对接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供应商,要对接不同的部门,要对各种各样的难题有非常快速的反应。”

好在10年体制工作经验,给了她很大的帮助。“体制内的工作,分工比较全,流程比较长,我们对业务包括产品的理解会更全面,风险控制意识非常强,所以做事情相对比较细心和有耐心。在当下这种经济环境,可能能让我们走得更稳更扎实。这也是体制内这么多年对我的一种培养。”

出来创业,李雪要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她还经历了工作以来最低谷的时刻,把多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家底整个都赔进去了。连同事都劝她,要不还是回去老老实实上个班吧。但李雪还是咬咬牙,决定再努力一把、再撑一撑。“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都没有想过要走回头路,我从来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2022年,李雪经过调整经营思路,终于把公司扭亏为盈。现在的她一醒来就要工作,没有上下班或者放假的概念。哪怕是在春节除夕夜,别人都在休息玩耍的时候,她还在算账,盘算新一年应该怎么做。

如今,她的工作依然是没日没夜,事必躬亲。比如,接下来她打算去上摄影班,给公司的产品拍出专业水平的照片,做一些视频剪辑。“出来以后就是要不停地学新东西,确实很累,但也有很大的成长。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收获了越来越强大的内心。”

公务员跨界当律师:“希望自己不会有贫瘠的暮年”

淼淼原本是南方省会城市的一名公务员,有着十几年体制工作的经验。期间她换过三个岗位,包括文秘、宣传,基本从事的都是协调和文字工作。体制内的节奏稳定有序,大部分时候淼淼都是朝九晚五地上下班,周末和节假日需要偶尔加班。

去年6月,她决定跳出这个系统,体验不同的职业,丰富人生阅历。她选择了一直感兴趣的法律行业,跨界做起了一名律师。事实上,她在离职前就一直默默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离开体制的时候,各种声音都有,似乎都觉得你要出去一趟,经过社会‘毒打’才会醒悟。当时支持我的意见非常少,但也有很多人都说我有魄力、有勇气。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她说。

律师的时间相对自由,可以选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自主性更强一些。但这也意味着工作不太规律,跟体制内按部就班的生活天壤之别。工作要求也更高,因为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主导,与之前体制内仅需要执行的工作相比,压力会大很多。

“律师是一个换着花样累的职业。其实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只是你更愿意为哪个行业付出,心甘情愿跳哪个罢了。” 淼淼总结道。

这个行业每天都需要接触新的东西,工作种类几乎不重样,这样的生活有时候会给人一种乱码的感觉。从平稳安定的公务员系统中出来,到相对“混乱无序”的律师职场,淼淼还在努力适应中。她会通过培养生活中的小爱好来调整状态,比如早起、健身、喝茶、养花、读书等,在无序中寻找有序、能掌控的东西,让自己过得更从容、更自由。

她的朋友圈经常会分享自己工作的状态,其中一条朋友圈中这样写道:“希望自己不会有贫瘠的暮年,可以坐着摇椅给儿孙们吹吹牛,告诉他们长大后不是只有烦恼和苦楚,长大的过程中更吸引人的是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选择。”

出来已有一年多,但对淼淼来说,还处于新职业生涯的起点。成长就是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职场也同理。

对于像她曾经一样徘徊在体制内的朋友,她以自身的经验建议道:“首先要看自己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看家人态度、看自己‘荷包’有没有余粮,如果都觉得没问题,可以试试出来。否则不要轻易做决定,因为出来了再也回不去了,和体制内的朋友关系也会慢慢淡化,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可能会比较难熬。”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责编:郭霁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组织部   铁饭碗   暮年   乡镇   人格   体制   公务员   岗位   内心   部门   律师   时间   人生   朋友   行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