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没有痛苦?别看走的很安详,但它的痛苦程度超出你想象

前言: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

面对死亡,我们希望它能如秋叶般静美安详,“安乐死”这一名词,仿佛满足了我们对死亡的美好憧憬。

但是,这美丽的外衣下,是否隐藏着我们不愿面对的残酷?一些案例揭示了安乐死过程的痛苦,生命不是我们能轻易处置的。

死亡之谜,还有太多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关于安乐死,我们需要的不是草率的结论,而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四分钟的安宁—日本女子小岛的安乐死选择

2018年11月的一个下午,日本东京的一家医院里渐渐聚集起几位面带哀痛的中年妇女,她们围坐在一张单人病床前,床上躺着一位名叫小岛的52岁女子。

她原本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梦想,然而多系统萎缩症的到来,彻底颠覆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

得病之后,小岛每日都在痛苦中煎熬,她曾经健康的双腿现在无法立足,需要靠轮椅代步,视力的衰退更让她无法看清周遭的一切,世界在她眼中逐渐模糊。

但是病痛折磨之余,看着家人日渐憔悴的脸庞,小岛心里的折磨才真正开始,她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为家人的负担,这种痛苦的感觉甚至比生理上的痛楚更甚。

小岛清楚记得,自己曾目睹过其他病友在病痛中挣扎、面带痛苦的表情,她们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绝望,也预示着小岛自己终将面对同样的命运。

多年的疾病折磨已经摧毁了小岛继续对抗病魔的勇气,她意识到,剩下的时光注定是长期而痛苦的消亡过程,她已经没有力量再承受下去。

于是,小岛联系了瑞士的安乐死机构,希望他们帮助结束自己越来越痛苦的生命,机构的医生为小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心理辅导,并给了她两天时间再次确认自己的决定。

这两天里,小岛的姐姐和妹妹们一直在劝说她放弃安乐死的念头,但多年的疾病折磨已经消磨干净了小岛对生的欲望,她轻声告诉家人,死亡才是自己唯一的解脱。

11月29日这一天,小岛终于签下了生命终止确认书,医生提醒她可以在30秒内停止注射,但之后就无法回头,小岛点点头,自己打开了注射器的开关。

短短4分钟后,小岛就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她脸上带着微笑,感激医生帮她解脱,也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她用4分钟结束了52年的生命历程,但选择死亡的坚决与从容,也让人重新思考了生与死的意义。

小岛的安乐死过程被全程录像,这部仅有4分钟的纪录片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人们为小岛的历尽痛苦而落泪,也为她最终得到解脱而感到欣慰。

小岛用她的选择向世人展示,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的质量,而非长度。

安乐死之争:生命尊严与道德困境

“安乐死”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文,意为“没有痛苦的死亡”,1935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自愿安乐死合法委员会,开启了全球对此问题的讨论。

时至今日,全世界只有10个国家部分合法化了安乐死,包括瑞士、荷兰、比利时等,这些国家都对安乐死实施有严格要求,仅允许本国公民申请。

然而,瑞士是一个特例,它允许外国人前往实施安乐死,因此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

安乐死的具体实施方式有注射药物、吸入气体等,其中,瑞士发明的氮气胶囊被认为最为无痛,患者只需躺入胶囊内,按下按钮即可在氮气环境中安然离世。

但是,是否还会感受到痛苦这一问题至今无人可知,此外,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安乐死方式,那就是通过过山车导致脑部供氧不足。

这种过山车有7个回环,患者经历高速下坠和连续回环,在脑部出现严重缺氧后最终死亡,这似乎是为了减轻痛苦而设计的方式,但真正的感受仅当事人自己清楚。

安乐死虽然体现出对生命权利的尊重,但同时引发了巨大争议,支持者认为应该尊重患者结束生命的权利,不能强迫其忍受痛苦。

但是反对者担心会出现强制或非自愿的安乐死情况,比如瑞士40%的安乐死者都是非自愿的,医护人员也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安乐死实际上使所有相关人员都陷入了伦理困境,医生需要在救死扶伤和止痛之间做出选择,护士也承担巨大压力,个人很难在生命权和死亡权之间做出判断,因为这同时关系到他人的命运。

安乐死需要人类跳出传统观念,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它需要在生命尊严和伦理规范之间寻求平衡,这需要社会集体智慧,不能简单地否定或开放,而需要非常慎重和开明地对待。

1986年中国发生的蒲连升案就引发了两极评价,90%的医学专家支持安乐死合法化,但民调显示更多人持反对意见。

王明成为母亲实施安乐死同样遭到褒贬不一的评论,一方面认为其行为是杀母和伪善,另一方面也有人理解其难以看着母亲受苦。

安乐死,终结生命的抉择还是再度折磨?

1986年7月的一个夏日午后,陕西汉中农村,58岁的夏素文躺在床上,因为肝硬化腹水导致的疼痛在她体内肆虐,这种疾病让她的肚子胀大如鼓,肠道堵塞,大量积水。

“救救我,我好痛啊!”夏素文双手抓着床栏,用力到指节发白,汗水浸透了头发和枕巾,她的两个儿子王明成和王小光站在一旁,心如刀绞。

“妈,你振作点儿,医生还会有办法的。”王小光轻声安慰道。

“没用的,这病治不好了......”夏素文呻吟着,“求你们了,让医生给我来一针吧,我真的没办法再忍受下去了!

王明成默默握紧了拳头,他知道母亲的病已经到了末期,积水越来越多,把她的肚子撑得硬邦邦的,仅仅动一下都会疼得直冒冷汗,这种痛苦会把一个人逼疯的。

“儿子,你就当是为母亲完成最后一个心愿吧。”夏素文哀求道,“我活够了,死了也无憾了,求求你让我解脱吧,我真的没办法再熬下去了......”

王明成跪在母亲床前,泪水夺眶而出:“妈,你振作点儿,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会找到最好的大夫,想办法治好你的!”

“儿子,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夏素文抚摸着儿子的头发,“但这病真的治不好了,你就答应妈这最后一个请求吧。”

王明成低着头,久久无法作答,作为儿子,他怎能同意让母亲结束生命?这要违背人伦啊!可他又忍受不了眼睁睁看着母亲这般受罪......

终于,在母亲再三恳求下,王明成红着眼睛点了点头,他来到主治医生蒲连升面前,哽咽着请求给母亲来一针,结束这无尽的痛苦。

“你疯了!”蒲医生厉声道,“我是救人的医生,怎能同意帮人结束生命?”

“大夫,我知道这对你很难,但求求你成全我母亲最后一个心愿吧。”王明成跪在地上磕头,“她实在熬不下去了,每天都在求着我杀了她,我......我真的担当不起啊!”

矛盾的心理让蒲医生痛苦不堪,他发誓要救死扶伤,可面前这位可怜的母亲又极度希望解脱......

经过内心多日挣扎,蒲医生终于点头答应,他给夏素文开出了安乐死药方,然后让医生进行了注射操作,据王明成描述,母亲很快就不再呻吟,面带微笑安详离世。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警方调查时发现,夏素文双手仍死死握着床栏,脸上带着惊恐与痛苦,这说明她并未毫无痛苦地离开人世,而是经历了巨大的痛苦。

安乐死的药量非常难掌握,稍有偏差就可能失败,无法达到无痛效果,夏素文可能感受到了生命流逝时的恐惧与绝望,陷入了更大的痛苦,她并没有如儿子描述的那般安详离世。

此事败露后,夏素文的两个女儿将王明成和蒲医生告上法庭,经过5年诉讼,蒲医生终于无罪释放,但他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行医救人,内心的自责与痛苦长存。

王明成也在良心谴责中度过了余生,他只是想完成母亲的最后心愿,却不知道她最后竟然仍在痛苦中离世,作为儿子,他未能保护母亲免受伤害,这成为他永远无法释怀的痛。

我们需要慎重对待生命,而非轻易选择终结生命,因为没有人能预知死亡的真正意义,一次鲁莽的选择可能带来无尽后悔。

笔者认为

生命的意义,没有标准答案。

但唯有真正珍惜时光,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有生之年,让我们不轻言放弃,勇敢地活下去,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又会有什么新的景色在我们面前展开,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

往期精彩链接

周总理逝世3小时后遗体被解剖,医生泪如雨下:总理该有多痛啊!

戴笠抱上床的军统第一美女到底多美?两项特殊技能,戴笠不能放弃

卫生间的小飞虫到底是啥?别看外表不起眼,但它的危害超出你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安乐死   安详   痛苦   瑞士   氮气   救死扶伤   头发   小岛   家人   儿子   程度   母亲   意义   医生   结束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