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15师职务很高,因领导权问题被调回延安,后半生非常坎坷

八路军115师主要是红一方面军的延续,属于我党的绝对主力。抗战初期,115师进行过分兵,一部分由聂荣臻率领,留在五台山地区,开辟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另一部分则是林总带领南下,本来是准备在吕梁地区开辟根据地,没想到行军途中林总被阎锡山部哨兵误伤,不得已只能离开领导岗位。

主将受伤,部队仍要继续征战,八路军总部随后让陈光代理115师师长,希望他能把革命的旗帜打出去。

可惜,陈光并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最终还因为领导权问题被调回延安,他的职务,也从此走向下坡路。

陈光早期的经历是非常耀眼的,井冈山时期他就已是连长,后来贡献一直都挺突出,是“双一”著名战将。

西安事变后,林总调任为红军大学校长,陈光接任为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再加上115师代师长这次,很明显中央有意培养他。但是,在115师入鲁的过程中,他却没有发挥好,以至于军中上下都对他有了意见。

1939年5月的陆房突围战,陈光接连犯下多个错误:侦察部队明明察觉到了日军的动向,陈光却认为只是凑巧路过,未引起重视,导致错过最佳突围时机;

辗转突围之时,由于遭到日军炮击,机关大队被骡子、马匹冲乱,陈光在这关键时刻没站出来稳定局势,反而因气急攻心晕过去了;战斗陷入胶着后,陈光没在司令部坐镇,跑到前线去指挥,整整6个小时未下达统筹指令。

此战115师牺牲了350多人,大部分都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损失极其惨重。作为指挥者的陈光没能做好有效的应对,最危急时都未在中枢统一协调,所以115师全体指战员对陈光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如果山东只有一支我党的部队,那陈光还是可以通过后续的对日胜利来证明自己,然而这里还有八路军山东纵队,实力比115师强得多,强枝弱干,陈光即便做出点成绩,对比起来也不够看。当然,这个事也怪不得陈光,当时罗荣桓也不太好过。

115师入鲁时人数在8000左右,但此时山东纵队已经拥有25个团、2万余人的正规军事力量,另还有1万多民兵。山东纵队是由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多支本地武装发展而来的,与115师一样,都是受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互相并不统属。

如此一来,总部经常会拿两边的数据进行对比,115师本是主力,发展速度还不如地方武装,就有点尴尬。

同一区域存在着两支并行的部队、没有统一指挥,始终不是好事,总部就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来统筹山东,该纵队的司令员是徐向前,政委是朱瑞。

徐、朱率部到达山东后,原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选择并入,如此,第一纵队实力要强过115师,且徐、朱还是总部派的人,看起来是能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了。

但,当时的山东可不仅仅是军队编制混乱,多个党政机关也是互相重叠的。

第一纵队上面有山东军政委员会及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是朱瑞,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是郭洪涛,他们二人又都在对方的机关中担任了委员。

如果出现紧急事件,到底该听谁的?山东的党政工作又该以谁为主?这非常不好把握。

不过第一纵队在山东时,还是没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指挥上大家也都服一个人——徐向前。

徐帅作为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威望和军事能力鲜有人及,大家都愿意在他麾下作战,所以山东渐渐就以徐帅为核心,包括国民党对我山东部队的称呼也是“徐向前部”。

然而,徐帅的身体不久后出现了健康问题,并且他做了一件特别容易让人误会的事——1940年6月1日与朱瑞共同致电中央,希望将115师划归第一纵队建制

115师那是中央红军的老底子啊,徐帅又才经历了草地分兵不久,他这个请求,使得自己很快回延安参加“七大”的筹备工作。

徐帅一走,山东的情况就比原先更乱,八路军第一纵队名存实亡,山东纵队恢复建制,115师仍相对独立。虽然115师是主力,但论发展速度,山东纵队更快,后来就产生了矛盾。

在组织关系上,朱瑞是山东军政委员会兼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于1939年10月返回延安),比罗荣桓、陈光级别都高。

或许是因徐帅调离心中有怨气,或许是想要帮助同志成长,1940年9月的桃峪高干会议,朱瑞就批评了115师,说“你们除了搞卫生有进步,其他工作都在原地踏步”

罗帅听后气得满脸通红,只是他为人宽厚,不想跟朱瑞起冲突破坏内部团结,就一言未发。而陈光脾气没那么好,直接进行了反驳,一场会议不欢而散。

被如此指责,罗帅心里也很难受,会后他致电中央,表示“无能已极为严重”,希望能将自己调回延安学习或到其他战区工作。

主席认为,山东没彻底打开局面,主要是构架的问题,跟罗帅个人能力无关。因此安抚罗帅一番后,山东的领导班子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以分局为统一山东党政军民的领导机关,朱瑞为书记;山东纵队归115师指挥,配合作战;山东纵队与115师合组成山东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为书记。

这个双领导制是吸取先前各种复杂机构的教训,尽可能简单化。只是这样一来,115师代师长陈光的威信就急剧下降了。后来他还逐渐转向负责财政工作,基本很少再指挥军队。

1941年底,双领导制面临日寇“扫荡”时,还是出现了很多弊端,最终中央决定实行一元化领导。

1943年,罗帅一人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军区政委、山东分局书记、115师代师长、师政委,朱瑞、陈光等人陆续回到延安。

往后的生涯里,陈光因为脾气跟几位领导都闹过不愉快,七大时,他得知候补委员名单被主席划掉,直接去质问“我是不是哪里对不起你?”

在东北时,因为电台事件,他跟林总关系恶化;四野南下后,他做了一些不符合组织纪律的事,叶帅前来劝说,他反而拍桌子。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遗憾,只可惜陈光最开始被寄予那么深的厚望,可惜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延安   师职   领导权   纵队   后半生   军政   政委   师长   山东   分局   坎坷   部队   书记   总部   机关   中央   委员会   领导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