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感来了!4类人或将失去饭碗,中央定调:体制内开始大裁员

本人发布的所有文章,只做今日头条首发创作,没有再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抄袭,违者必追究创作权益。

公务员裁员风波:四类人或将失去铁饭碗

公务员,这个曾经被誉为“稳定、有保障、有前途”的职业,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当今不稳定的就业环境中,许多学生为了寻找一份铁饭碗而决定投身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潮。

然而,随着政策改革的推进,公务员这块传统的“铁饭碗”可能正变得不再那么坚固。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财政支持的人员超过8000万,占全国14亿人口国家税收收入的40%之多。这意味着每年有近5万亿元的财政支出用于支付这些人员的工资、福利和退休金。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究竟有多少公务员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而有多少人在浪费资源和阻碍进展?

这个问题一直让国家和社会陷入深思。

为了解决这一收支矛盾,政府在最新一轮的政策改革中提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建议,即以5%的统一比例精简各部门的人员编制。当这一政策消息传开时,除了现有的公务员群体担忧外,更令人忧虑的是那些正在申请或准备申请成为公务员的学生。毕竟,为了追求一个所谓的“铁饭碗”,这些学生投入了数年的时间和精力,读了大量的书籍。

这意味着公务员的“裁员”风波或已拉开序幕?

随着政策的调整,今年3月7日,国家发布了《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规定,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铁饭碗”的讨论。那么,这项政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最新发布的《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文件中,各机关部门编制内的人员将全部按照5%的比例进行缩减,并将被国家用于支持重点部门和重要工作方面。

这也就意味着,之前备受羡慕的“铁饭碗”也将变得不再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政策并非“一刀切”,而是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对编制内的非必要人员进行清退。这其中包括那些工作能力差、工作不饱和、个人素质低下的群体,尤其是那些没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的人员,尤其是那些上班摸鱼混日子的人。总之,政策的核心思想是“编制内不养闲人”。

那么,在这场公务员裁员风波中,哪些人最有可能失去铁饭碗呢?根据相关报道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四类人:

1. 合同制编外人员

合同制编外人员指的是那些没有正式编制,但却在机关部门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系统的,比如社会招聘、临时聘用、借调等。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他们享受着与编内人员相近的待遇和福利。

这一类人员也被戏称为“灰色公务员”。

合同制编外人员在系统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一些人是真正有能力和业绩的优秀人才,但也有一些是凭借关系或其他手段进入系统的庸才甚至废才。由于他们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容易形成“吃大锅饭”的心态和现象。

在精减编制的政策下,合同制编外人员很可能成为被清退的第一批人员。

因为他们没有编制,也没有明确的考核体系,容易被系统内其他人取代。而且,他们的清退也不太可能引起太大的社会反响和舆论压力。因此,合同制编外人员是最容易失去铁饭碗的一类人。

2. 公益性岗位人员

公益性岗位人员指的是那些在机关部门从事公益性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是通过公开招聘或考试进入系统的,具有正式编制,但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与普通公务员有所不同。

他们主要从事一些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特殊服务等工作,如社区工作者、乡村教师、基层医生、环卫工人等。

尽管拥有正式编制,但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远低于普通公务员

。尽管拥有正式编制,但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远低于普通公务员。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往往更加艰苦和危险。他们虽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他们也被戏称为“低端公务员”。

在精减编制的政策下,公益性岗位人员同样有可能成为被清退的一部分。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往往可以被其他社会组织或市场机制所替代。例如,社区工作可以由社区居委会或志愿者组织来完成,乡村教育可以由民办教育或在线教育来提供,基层医疗可以由私立医院或互联网医疗来解决,环卫工作可以由垃圾分类或机器人来代替等。

而且,他们的清退对机关部门的核心功能和效率影响有限。因此,公益性岗位人员也是相对容易失去铁饭碗的一类人。

3. 可替代性强的工人

可替代性强的工人指的是那些在机关部门从事一些简单、重复、无创新性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是通过内部推荐或转正进入系统的,具有正式编制,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不高。他们主要从事一些文书工作、秘书工作、保安工作、司机工作、清洁工作等,如打字、复印、接电话、开车、打扫等。

尽管拥有正式编制,可替代性强的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也较低。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往往单调和乏味。虽然为机关部门提供了一些基础服务,但却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因此,他们也被戏称为“底层公务员”。

在精减编制的政策下,可替代性强的工人同样可能成为被清退的一部分。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方式通常可以被其他技术或设备所替代。

例如,文书工作可以由电脑或智能办公软件来完成,秘书工作可以由语音助手或人工智能来代替,保安工作可以由摄像头或智能门禁来解决,司机工作可以由自动驾驶或共享出行来替代,清洁工作可以由扫地机器人或智能垃圾桶来代替等。而且,他们的清退对机关部门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影响有限。因此,可替代性强的工人也是相对容易失去铁饭碗的一类人。

4. 吃空饷的工作人员

吃空饷的工作人员指的是那些在机关部门没有实际工作,只领取工资、享受福利、沾光待遇的人员。他们通常是通过关系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进入系统的,拥有正式编制,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效率都很差。他们主要从事一些无用、无意义、无价值的工作,如摆设、陪衬、走形式等。

尽管拥有正式编制,吃空饷的工作人员的待遇和福利非常高。

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通常也非常舒适和优越。然而,他们的存在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造成了财政浪费和社会不公。他们占用了应该分配给其他有能力和有业绩的人员的编制和资源,享受了应该给其他有贡献和牺牲的人员的待遇和福利,破坏了应该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基础上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在精减编制的政策下,吃空饷的工作人员也有可能成为被清退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的清退不会引起社会同情和支持,而且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没有实际益处。因此,吃空饷的工作人员是最应该失去铁饭碗的一类人。

综上所述,在这场公务员裁员风波中,四类人或将失去铁饭碗:合同制编外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可替代性强的工人、吃空饷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中,有些可能是无辜的受害者,有些则是罪有应得的罪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编外   合同制   铁饭碗   危机感   饭碗   公益性   福利   体制   待遇   公务员   机关   部门   中央   人员   正式   政策   社会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