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将长安改名西安?


明洪武25年(1392年)5月17日,朱元璋的嫡长子、明帝国的储君朱标突然逝世。这对于已经64岁的朱元璋而言,有如晴天霹雳。是的,朱标的死打乱了朱元璋一个巨大而宏伟的计划!

对于朱元璋而言,自己本是一个孤儿,是被这个世界遗弃的人,前半生就是想着如何不被饿死,而自从娶了马皇后,生了朱标这个儿子,自己的人生就有了希望与新生。这个希望不单单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整个民族。朱元璋要为自己的儿子建立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帝国。所以一切都要尽善尽美!

明洪武2年(1369年),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率明军“解放”了奉元路。整个明帝国的版图开始变得清晰可见!恢复汉人的荣光,指日可待!因为奉元路的驻所就是“十三朝古都”长安。这个西汉和唐朝的故都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因为朱元璋发迹于东南,定都于应天(南京),于是朱元璋下诏,把“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府”。这就是“西安”的由来!

对于新生的明帝国,朱元璋像对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充满了各种“完美世界”的憧憬。朱元璋制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规章制度。他希望老百姓各安其居,各有所得,所以继承了元朝的世户制,种地的世代种地,打铁的世代打铁;当兵的世代当兵;为了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克勤恪守给老朱家打工,朱元璋给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和最严酷的刑罚;甚至连子孙繁衍取名字这事,朱元璋也都细细做了规定。

对于这个完美的世界,自然最最重要的是,朱元璋为这个帝国培养锻炼了最最完美的继承人。他从小师从宋濂这样的大儒,得传儒家真谛,伟人温文尔雅,学者风范。朱元璋为了锻炼他各方面的能力,早早地就锻炼他处理政务的能力。为了让他“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几乎将当时明帝国所有的精英都纳入了他的麾下。而朱标也不负重望,趋于完美!

为了拱卫坐镇南京朱标,他还让增建的儿子们分守各地,为国之屏藩。封四子朱棣守北平为燕王;封次子朱樉守西安为秦王。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即位,国号洪武。南京作为暂时的国都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实对于国都的选择,完美主义者朱元璋一直拿不定主意!

开封(汴梁)是宋朝的国都(南宋的临安是行在),所以明洪武元年(1368年)3月,开封光复,朱元璋亲自赶往开封,考察定都事宜。但是到了开封之后,朱元璋大失所望。觉得开封远不及应天。应天尚且不满意,何谈开封?定都的事情就此搁浅。

明洪武3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迁江南14万户于到濠州(凤阳)。江南一带的富豪都被迁往凤阳,并且不许私自离开。朱元璋开始以中都的名义开始大规模修建凤阳城。而此刻,刘基坚决反对,他认为凤阳根本不适合作为国都,“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但朱元璋并未采纳,“中都”继续建设。为了增加“中都”建设的“合法性”,并在洪武7年(1374年)开始修复西安的唐宋元旧城墙,洪武11年(1378年)完工。这就意味着恢复“南北两都制”,实现“三度并存”。

然而到了洪武8年(1375年)4月,朱元璋巡视凤阳后,突然下令停建。朱元璋才意识到原来刘基是对的,因为濠州常年不是干旱就是洪灾。自己当初为什么会造反?还不就是因为在濠州过不下去了么?于是一心一意开始建设应天的皇宫和城墙,洪武11年(1378年)朱元璋正式下诏南京为国都。但是心里总是不太甘心!因为汉唐的都城都在北方。

洪武24年(1391年)一个突发的情况彻底让朱元璋动了迁都的念头!那就是建在燕雀湖上的皇宫出现了地基下沉的现象。

在今天看来,江南水网密集,地下水收干,地基沉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然而在那个年代,皇宫的地基下层,这是什么概念?对于迷信风水的朱元璋来说,这是一种不祥之兆!预示着大明将有灾难啊!

而此刻朱标提出来建议考察长安或者洛阳,择其一建都,恢复汉唐荣光!而已经63岁的朱元璋,是无法再长途跋涉了。于是朱元璋命令自己的儿子朱标代替自己到陕西一带考察。朱标考察的结果是,“西安气势足,但关中早不是汉唐的粮草丰足之地,需要大量从江南运粮草到西安。这就需要很大的建设成本,大明刚建立20余年,各种基建、各种征伐,国力吃紧,此事需缓图。”

但是朱标去壳西安染疾,自西安回来之后,便病情加重,于洪武25年(1392年)5月17日去世了。迁都西安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朱标这趟西安之行,巧合太多,所以朱标究竟是染病还是中毒值得探讨!但是西安失去了边城大明国都的机会!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西安   凤阳   大明   长安   帝国   江南   国都   汉唐   南京   地基   完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