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的真相,真的是欺骗我们太久了:背后全是阴谋与利益

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踏上觉醒之路的奋斗史,也是一段充满耻辱的历史记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朝国门,由此拉开了中华民族为富国强兵而不断摸索的历史帷幕。

当我们唏嘘于国家的多灾多难时,清政府的短视愚昧,其实远比记载的更荒唐

那么,八国联军侵华的背后,到底掩藏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清军的真实武器情况

以往当我们看到清军总是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败给人数较少的西方列强时,我们总是将其归咎于清军落后的武器装备,认为携带长矛弓箭的清军,其失败是必然的,但你知道吗,其实早期的清军,武器装备并不比英法等国弱多少!

早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富有远见的志士们就开始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研究西式装备,丁拱辰在《演炮图说》和《西方军火》等图文作品中详细介绍了西方武器。

明朝时期,中国军队就有以火药武器为主力的火器营,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扫平倭寇时,其独创的“鸳鸯阵”中,就有手执火铳的兵士。

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八旗军仿明时军队建制,专门设立了火器营,不仅火炮的数量充足,而且分门别类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至乾隆时期,八旗军已拥有各式火炮600多门,而这些还只是随军出动的数量,北京周边还设有许多防御门楼,这些门楼在战争时充当炮台,平时则存放火炮和弹药,方便军队随时取用。

国人其实早已认识到了武器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方略,派遣了许多留学生,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同时,国内还建立了许多军工厂,招募外国技术人员,购买外国的机器,仿造或自主研发更为先进的武器。据说金陵机器局就掌握了仿制加特林机枪的技术,并且大量制造,军队的装备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既然拥有较为先进的武器,为何仍无法战胜列强,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呢?

耽于享乐的清廷统治者

其实清廷的失败,从甲午战争时中日两国前中后期表现,就可以看出。

首先,自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社会兴起向西方学习的风潮,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当时的明治天皇以身作则,带头穿西服,换西式发型,接受西方思想熏陶。日本国力迅速上升,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反观中国,当时的国内虽然有一批富有远见的人才,但是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分子仍然视程朱理学为至理,拒绝接受新思想,不愿改变祖宗之法。

其次,当时的日本,国土面积远逊于中国,为了国家发展,日本上下都倾向于对外扩张,极为重视武器装备的更新迭代。

而中国方面,虽然组建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但统治者不思进取。据传慈禧太后过寿诞时,由于经费不足,竟挪用“北洋水师”的装备更替经费来填补窟窿,导致“北洋水师”的武器长时间得不到保养与更替,处于半报废状态。

如此荒唐,以至于甲午战争惨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日本在获得巨额赔款后,又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教育、科研等方面,从而更为强大。

西方列强的挑唆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本应当卧薪尝胆,恢复国力,然贪婪的西方列强不会留给我们时间,1900年,在列强不断的挑衅下,清政府与列强的摩擦加剧。

同年6月,慈禧代表清政府向11国宣战,然而慈禧还未意识到她已踏进了列强们的陷阱。6月底,八国联军包围了天津,天津军民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然敌我实力悬殊,在坚守一个月后,8月14日下午,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列强的兵峰已迫近北京。

此时的慈禧太后才如梦初醒,带着光绪皇帝狼狈出逃。8月16日晚,清军与联军巷战失利,北京城宣告陷落,侵略者进城后四处掠夺,甚至还公开洗劫三天,将千年古城北京的财富洗劫一空。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派出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无能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悲壮的英雄人物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清廷内部也并非无动于衷,一批批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也是抛头颅,洒热血。

八国联军进攻初期,慈禧找来大臣李秉衡,想听听他的意见。和那些畏首畏尾的大臣不同,李秉衡明确表示,敌我战事已开,不能轻易提出和谈的请求,当调兵遣将,全力抵抗八国联军的进攻。

早年间,李秉衡就已看穿列强的狼子野心,拼死抵挡过外国列强的军队,当时的清政府不愿激怒列强,就罢免了李秉衡的官职。如今朝廷已经无人可用,慈禧又让他站了出来,为她收拾如今的烂摊子。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慈禧让李秉衡负责拦截天津方向的列强军队。李秉衡在朝中素有贤名,麾下的官兵听说是李大人负责防线,顿时心中有了依靠。不久,八国联军集结重兵向李秉衡阵地袭来,战斗僵持了一天一夜,始终都无法突破李秉衡的防线。

正当李秉衡陷入苦战的时候,胆小的慈禧突然将援兵部队召回,只留下李秉衡与敌人苦苦作战。外无援手的情况下,李秉衡的部队虽以一当十,但仍死伤惨重。为避免全军覆没,李秉衡不得不退守通州,再寻战机。

然而敌人不会坐视李秉衡退走,于是衔尾追击,李秉衡以一腔热血,抵挡了侵略者的多次进攻,最后因遭到埋伏,部队被敌人彻底击溃。看到大势已去,李秉衡悲痛欲绝,服毒而死。

结语

作为国家统治阶级,一味的委屈求和,只会招来财狼的环伺。从清朝的失败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再先进的武器,如果无人使用,是无法维护国家的安全;我们应当吸取这血与泪的教训,努力奋斗,将祖国建设得更为强大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联军   甲午战争   北洋   列强   天津   日本   中国   慈禧   阴谋   清政府   真相   利益   武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