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杜甫:最后3年在船上漂泊,死因不是传闻所讲,与妻杨氏合葬


忘了是谁说的了,真正的勇士是直面生活的苦难,依然充满热爱,依然勇于担当。

我想说杜甫就是这样的人——

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伟大的爱国者,更是直面生活的勇士。

今年,是杜甫去世的1253年。想到杜甫就不由地联想到屈原,屈原也是伟大的爱国者,但杜甫比屈原更具有英雄的爱国主义。

杜甫也与屈原同病相怜,他的诗句“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哀屈原也是哀自己。

杜甫的后半生真的很苦啊!颠沛流离,困顿潦倒。“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被秋风吹走茅草,布制的被褥盖了多年又冷又硬似铁冰凉,孩子睡相不好将被子蹬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安史之乱前夕,杜甫千难万难从长安回到奉先,刚到家门口,就听到妻子在哭。

杜甫连忙进屋,看到了幼子干瘪瘦弱的身躯,在妻子的怀抱里,可怜的孩子已活活饿死了。

身为父亲,杜甫无法养活自己的孩子,他怎能不肝肠寸断!

杜甫来长安求仕途,是为了当官发财吗?为了扬名吗?不是。他的人生信条是“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继承先辈的奉儒守官。

亲爱的读者朋友,当你大致看完杜甫的一生,你会被他感动,你会为他落泪。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2月12日(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我想起来另一位正月初一出生人,《红楼梦》里面的贾元春,开始的时候命好,结局悲惨。

杜甫属湖北襄阳杜氏支派,曾祖父杜依艺担任河南巩县县令。祖父是唐初大名鼎鼎的诗人杜审言。杜甫的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丰田县令等官职。杜甫出生在今河南巩义瑶湾村,幼时丧母。

身在官宦人家,杜甫人生的前二三十年过着“肥马轻裘”的生活。

游历吴越、齐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在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的杜甫24岁,即使刚刚科举不第又如何!

那时,他的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杜甫的生活还算富足。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二十多岁的杜甫,有着昂扬奋发的精气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未来可期,一切想象都是美好的。

杜甫的十年游历, 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人生经历。他写了许多的诗, 有了许多见闻,结下了许多朋友。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杜甫的父亲去世了,杜甫也在这一年结束游历,回到洛阳。

关于杜甫和杨氏夫人的结婚时间,学界一般认为是在开元二十九年,杜甫三十岁之时。

我分析一下,那年杜甫的父亲刚去世。古时候,有一般都有三年的守制。如果他确实在这一年结婚,那一定是成婚在先,父亲去世在后。

杜甫的妻子杨氏,是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比杜甫小十一岁。

了解杜甫与妻子的关系,我们也都是从他的诗中得知的。

杜甫现存诗作中提到妻子的有二十多首。

有与妻子离别后写的相思寄语和生活中与妻相处的细节。

真情切意都在字里行间流露。

最浪漫的一首当属《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雾原本不是香的,但因为环绕在你的周围,都染上了香气。染香的雾气将你的头发打湿,明月的清光照在你的玉臂上,生怕你会着凉……。

我翻译出来的和语文课本上不一样。与杜甫本人的情思也肯定不一样,人各自有自己的理解吧!



一夫只有一妻,在古代官宦人家是很少见的了。杜甫一生没有纳妾,只有妻子一个人,这种感情十分难得。

杨氏一生为杜甫生育八个子女,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全家有过饥肠辘辘、食不果腹的遭遇,也有过衣衫褴褛、满是补丁的落魄。他的妻子始终做到了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杜甫35岁离家去长安求仕途。一别10年。

“妻子山中哭向天” 那时车马很慢,一封信也要辗转。 妻子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只能在山中仰天长哭啊!

杜甫怎么看见妻子哭了呢!他想看也看不到,只能想象。他明白妻子对他的心,对他的牵挂,因为他同样撕心裂肺地牵挂妻子儿女。

“十年长安叹白头”在生命的后半段,杜甫经历了一次次身心的冲击和坎坷。 他的诗和远方变成了眼前的苟且。

杜甫困顿于长安十数载,一直没有稳定工作。

曾经最穷的时候到街上卖草药。沦落到上街上去抢减价大米的地步。

755年,杜甫当过兵曹参军,管理军用仓库的钥匙。本想提笔定天下, 现在只能拿着钥匙给人开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就是在这种境地,他与穷苦百姓走近了。

他手中握笔,眼望江山,用他那如椽的巨笔写下了足以让人泪目的现实主义叙事诗《石壕吏》《兵车行》等。

杜甫这一生是来忧心的,忧心他的国家忧心人民。忧心天下寒士。

至于杜甫的忧,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讲述完的。

杜甫在担任唐肃宗左拾遗的时候,因为敢于直谏,被皇帝放还。大唐收复后又召回他,被贬为华洲司功参军。

“焉知二十载,世事两茫茫”杜甫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甚至有几次差点送命。

杜甫后半生最幸福的日子就属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和夔州的瀼西草堂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一家从陇右辗转来到成都。

在老友们(裴冕、严武等人)的资助下,在杜甫到来的第一个春天(761年),在西郊的浣花溪畔,坐落成一座清雅的草堂。 就是现在的4A景区“杜甫草堂”。

看着有模有样的新家,漂泊了十数年的杜甫心中升起一份踏实感,心灵流浪太久终于可以停靠。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鹧鹉西日照,晒翅满鱼梁。”他的文字渗透草堂周边每个角落。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黄四娘是杜甫家的邻居,也因为有一位诗人邻居,黄四娘也留名存世。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邻居好友一起过来下棋、钓鱼,惬心快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与左邻右舍情系一片。读到这些诗句,感觉杜甫已俨然成为了田园诗人,我都替他欢乐。

除了写诗其他时间里杜甫要种田,种菜,还算是半个农夫。

杜甫对生活的要求从来就很质朴。

那时,裴冕正担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不时地对杜甫“故人供禄米”。

次年裴冕离开成都,严武接任。严武是武将,也倾慕杜甫的文采,他对杜甫的生活给予了很多照顾。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杜甫说严武要来,便在草堂门前用锄头开出一条迎接的路。

严武时常带着一小队人马来郊外,沿着浣花溪走去草堂。每次来,都携带着酒食,两人促膝畅聊。

广德二年(764)六月,严武上表朝廷,推荐杜甫任节度参谋,授职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可惜严武只活了39岁(726~765),他比杜甫小14岁,却比杜甫早去世五年。

永泰元年(765),杜甫辞去幕府,回归草堂。

严武去世后,杜甫没有了朋友的相助,又过回了贫寒的生活。

好在他已经习惯以蔬菜和野果子充饥,邻居们送给他个绰号“菜肚老人”。

766年春天,杜甫离开草堂,带着家人,去往夔州。

夔州在当时称为万户城,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

在夔州,都督柏茂林倾慕杜甫的才学,有心帮助他,举荐杜甫当了农田管理员。

帮着公家管理东屯公田一百顷。杜甫租种了几十亩地,还雇佣了三四个仆人跟着他一起干活。

前有陶渊明,后有苏轼,杜甫在之间。

杜甫居住过白帝山的山腰西阁。仆人阿段和信行在二十里外的地方寻找到水源,接饮用水到厨房。

紧接着他们又圈起了鸡栏,养了几十只乌鸡。在春天里,鸡蛋用来孵小鸡,到了秋天,鸡蛋用来食用,日子就这样像模像样地过了起来。

此时的杜甫已经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身体每况愈下。

在这种情况下,杜甫依然保持着高品质的创作热情,有四百首诗问世,占他生平现存作品的三分之一。

瀼西草堂是杜甫在夔州居住得最久的地方。

大历二年(767)暮春开始,杜甫一家搬到了这里。

那时,杜甫已经子孙满堂,他陆续购买了七八间茅草屋。房紧邻山冈,杜甫在附近买下四十亩果林,种了柑橘、梨子还有板栗。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

京华。”杜甫始终的心愿还是想到京城实现“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杜甫在夔州的日子,我们看来其实过得挺舒心的,如果他不离开此地去江陵,或许命运的车轮会改变方向。

大历三年(768)春,杜甫收到了弟弟杜观的家书。“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弟弟邀哥哥去江陵一起生活,杜甫心中激动起来,那里有亲人,异乡团聚也是十分难得的。

动身之前,杜甫将瀼西四十亩果园赠送给了乡邻。乘船东下,在三月时到达了江陵。

弟弟的日子同样过得很艰难,杜甫先是投奔了族弟杜位,然后陆续拜访当地的朋友郑审、李之芳、徐司录等人。

那时杜甫年事已高,耳背身体又不好,一番会面后,找差事的事情没有着落。

杜甫无奈离开江陵,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次漂泊旅程。这一次,杜甫走了三年。

三年时间里,杜甫大部分都是在一叶扁舟上度过。“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一家人吃饭时,只能蹲在江边的柳树下,下雨天只好停在驿楼边上……。

大历四年(769)春天,杜甫的小船漂过了洞庭湖,进入了湘江,到达了长沙。

“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杜甫在靠近长沙时心是凄凉的,他对此行并不抱以希望。

一天,杜甫的船只在去往衡阳在耒阳地段遇到了江水大涨,船只困在水中,一家人五天五夜没有饭吃。

在最后关头,耒阳县令派人送来酒肉等食物,这才救了杜甫一家的性命。

后来有人传言,杜甫因为食用耒阳县令所送的牛肉过多,第二天撑死在了船上。不知道是谁,如此无聊,自以为是。在多篇文章上都看到有此传闻。

事实上,杜甫眼看着南行无望,让船头掉转回潭州。

在此休整了几日,杜甫深感身体愈发每况愈下,决定启程回家乡洛阳。

一家人乘船再次逐流湘江。暮秋后,天气渐转凉,江水发寒。到了冬天,杜甫的风痹旧疾复发,只能整日卧在船只上,连站立都困难。

一日,杜甫提起颤抖的手,写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这首诗便是杜甫的绝笔诗!!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有记载:杜甫约在大历五年(770)的冬天去世,生命停止在潭州去往岳州的船上。杜甫的遗骨殡于岳阳。

此刻我在想杜甫如果不离开夔州,是不是就不会再次颠沛流离,过早离世。

杜甫离世后,他的妻子杨氏病逝在洛阳偃师陆浑庄,那年她也才49岁。她 19岁嫁给杜甫,携手共度30年,丈夫离去她也追寻。杜甫与杨氏合葬在了一起,算是苦难一生最后的圆满吧!

四十三年后,杜甫的二儿子崇武之子杜嗣业,一路上钱财耗尽,靠乞讨为生,将祖父的灵柩迁回,葬于河南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完成了杜甫生前回祖籍的心愿。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诗文传天下,已是身后事,他没有机会感受这份荣耀。

再念杜甫,得为杜甫哭一场。

杜甫的身影消失在千百年前的湘江之上,但他的诗魂永留在天地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杜甫   耒阳   江陵   湘江   屈原   大历   长安   县令   死因   草堂   船上   妻子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