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四届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 - 各地市这样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忻州:引领产业链和专业镇走数实融合新路

山西天宝集团的智能制造远程控制中心。本报记者 畅雪 摄

“我们公司‘5G+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共分五期,目前已经建设到第四期,平台可以通过数字化实现订单接收、生产、设备、质量、仓储物流等全流程各类数据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与中国电信签署5G合作协议,我们未来将依托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数字化、移动端应用。”

8月22日,在山西恒跃集团车间内,企业负责人郑媛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情况。作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在第四届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上,他们将带来数字产业化在企业应用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忻州市围绕产业数字化这一发展核心要义,以企业智能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赋能,擘画数字经济发展“蓝图”。记者从该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该市“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已经超过140个,工业云平台、智慧矿山、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应用成果项目达到60余个。2022年,新增5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新增7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山西恒跃集团是忻州市已经完成数字云工厂升级改造的17家企业之一。围绕产业数字化,该市的其他企业也正在积极推动智能化升级改造。

在定襄县,结合省级特色专业镇建设,该县正在打造锻造产业数字服务平台。在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协助下,企业在设备、环保、安防等生产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提升的步伐日渐加快。

“平台建设采用了‘1+1+N模式’,即一块综合数据运行大屏统揽全局,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依托,纳入原材料、成本控制等N个模块,对整个锻造产业经济进行数字化动态监测和决策分析,让数字化和科技创新为锻造产业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对于即将在此次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上展示的锻造产业数字服务平台,该县工信局局长杨晓光向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了解,该县的锻造产业数字服务平台一方面引入了太原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等高校的锻造专业技术力量,为该县提供智能运维技术方案;另一方面搭建了相关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技术对接服务体系;同时还与华为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实施思路、路径等服务。

产学研一体,服务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这也是忻州市广大企业在产业数字化道路上达成的共识。该市目前正在探索搭建的“忻州市专业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平台”,正是依托工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让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帮助广大企业提质增效,以期重塑专业镇企业形态,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该市产业数字化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推动工业发展智能化、产业迈向高端化、城市走向现代化,忻州市步行不辍。

“我们一方面通过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示范应用,让数字化扎根实体经济‘沃土’;另一方面聚焦产业链和专业镇两大数字赋能‘主战场’,进行企业、项目、产业全要素数字化升级;同时统筹发挥政策优势,全面提高企业参与数字转型的积极性,主动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忻州的工业产业呈现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新气象。”该市工信局局长王卓说。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畅雪

长治高新区: 发力打造数智产业新高地

近日,记者在长治市高新区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机器轰鸣,高耸的塔吊正在来回运送着建筑材料,工人师傅们抢抓工期,穿行在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公司二期项目生产场地规划面积约2万平方米,预计今年9月份完工。公司产品涵盖台式电脑、一体机电脑、笔记本电脑、云终端等,广泛应用于办公、金融、教育、电力等行业,实现了国产计算机产品的自主可控。”该公司负责人陈亮介绍说。

近年来,长治高新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有利契机,把握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长治北京对口合作的难得机遇,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重点,坚持系统性谋划、链条式发展、一体化推进、融通型提升,积极培育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信创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产业,积累了扎实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今年5月,该区成功获评第一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5G电子智造基地入选第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

长治高新区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双百”工程,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建成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10大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截至2022年底,该区“四上”企业达到33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

今年以来,该区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办区宗旨,打造了一批优势明显、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

打造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该区新签约引进了总投资150多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0余个,形成了以山西立讯、京博光电等企业为支撑,20多家电子制造企业集聚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格局。

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集群。该区建成了龙芯信创产业园,集聚了龙芯中科(山西)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信创制造类企业和自定义科技、互邦软件、因弗美讯等一批信创软件开发企业,初步形成了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软件适配、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

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该区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从顶层设计、载体建设、要素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并全面推广了“十个一”产业创新生态模式,即围绕一个主导产业、编制一本专项规划、出台一套扶持政策、引进一支领军团队、设立一只产业基金、打造一个研发平台、办好一个品牌论坛、培育一家龙头企业、建设一个专业园区、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坚持走政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截至目前,长治高新区共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5家,涌现出了山西省紫外LED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数字经济研发平台。

下一步,该区将以打造山西省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为目标,通过实施思想转变、动能转换、产业转型“三转”工程,构建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平台为支撑的“1+10+N”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同时,该区还将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继续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十个一”产业创新生态模式,引领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300亿元。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毅松

临汾: 制造业正向数字化转型目标迈进

16台巨大的铁水过跨车顺次开动,从高炉接满了超过1000℃的铁水,罐盖自动盖上保持铁水温度,随后稳稳地运送到炼钢区进行下一步冶炼,全程无人操作,用时7分钟。这是记者近日在临汾市晋南钢铁集团看到的一幕。作为全国规模最大钢铁园区5G专网项目,这里的铁水罐智能调度系统成为我省唯一被工信部评选的移动物联网应用优秀案例。

近年来,该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两个转型”有关要求,坚持把工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在存量企业赋能、新兴产业培育、绿色化发展等方面的驱动作用,以智能制造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该市制定实施了《临汾市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临汾市工业数智赋能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全市工业产业体系和重点产业链,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已建成并开通5G基站8184个。目前,临汾钢铁、焦化等主导行业企业已全部开展了数字化转型,涌现出5G+智能铁水车、5G+一键炼焦、5G+智能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22家企业成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今年,该市不断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5G网络融合应用,积极引导推进制造企业向数字经济迈进。目前,尧都云商产业园已培育引进了百度、360、浪潮、阿里云等一批优秀的数字服务商,为具有“本土属性”的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华

大同: 依托能源优势抢占“东数西算”大商机

大同秦淮大数据中心外景。本报记者 翁剑 摄

在大同城东的六棱山脚下,记者驱车刚驶出阳高县高速口,就看到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项目,如今绿色低碳的大数据园区已成形。这是大同市“东数西算”工程最新的建设场景。

“目前,共建成机架19000架,投入运行服务器16万台。同时,二期7#数据机房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三期8#数据机房进入土建施工阶段,9#数据机房正在进行前期报规……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数据基地。”山西中云智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玄利伟介绍。

近年来,大同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布局数据中心、数据标注、智能客服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力建设辐射华北和影响全国的绿色数据存储中心、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大数据装备制造基地、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产业基地,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为进一步加快“数字大同”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该市作为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暨第二届云冈数字新基建发展论坛系列活动的第二主阵地,将以数据中心、数据标注、智能客服等发展成果,“算力大同”发展目标,“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和实施“数据算网链合作行动”的优势和路径,全力助推我省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作为能源富集型城市,大同具备为未来算力枢纽提供低碳、高可靠、高能效算力数据中心集群的稳定能源支持能力。

“8月8日召开的市委全会提出,大同要加快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绿色能源数据中心集聚区和华北最具竞争力的算力中心城市,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康介绍,公司作为全国算力枢纽节点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将以绿色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主动承接京津冀数字产业转移,积极构建辐射华北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新高地,为大同的数字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应用低碳技术,先后投资建设液冷机房及间接蒸发冷却、水平送风AHU冷却、氟泵多联循环自然冷却设施,加大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采购数量,积极采用余热余冷利用技术,完善科学布局,落实集约建设方案,使项目年平均PUE达1.18,节水136万吨、节电1944万千瓦时。”周康说,“由中联数据研发并应用在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中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是应对高能耗挑战、打造‘零碳’大数据中心的‘利器’之一。在此系统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充电站‘各司其职’,谷期充电、峰期放电,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极大减少了数据中心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京东物流(大同)客服中心于2021年10月15日正式落户大同,设有客服座席2532个,业务覆盖电话、网页在线、APP等多项服务模式,可独立承接京东物流华北、西北及其他部分地区京东物流客户服务进线业务。目前,累计入职已超4000人次,今年上半年已承接话务量超1000万单,同比增长212%。

继京东物流(大同)客服中心之后,京东集团又在大同落地京东科技(山西)客服中心,带动3000余人就业。在京东物流、京东科技、上海润迅、滴滴科技、安徽人和、广州禹迹、科大讯飞、灵波微步等一大批数据服务企业的带动下,该市围绕“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中科大脑、抖音等优质企业将陆续落地,星尘数据、唐阮科技等一批业内知名企业也正在积极对接中,产业发展集聚态势已初步形成。

不仅如此,该市还围绕人工智能、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据存储、服务器制造、数据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全链条推动产业链发展。

截至今年6月底,该市在用、在建、待建的大型及以上规模数据中心设计高密度机架20.4万架(折合标准机架72.7万架),服务器规模超300万台,总投资约397亿元。其中,已建成高密度机架4.3万架(折合标准机架16.1万架),约41.6万台服务器,累计完成投资151.6亿元,2023年上半年用电量超10亿千瓦时。

据了解,该市将以创建成功“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努力方向,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中部地区关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在数字贸易、运输、旅游、文化、中医药等服务领域培育竞争新优势,发挥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作用,带动地区整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提升。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区块链、云计算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忻州市   数字   山西   该市   蓝图   峰会   经济发展   智能   产业   工业   数据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