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冷血的将军,灭4国屠城300座,见人就杀比白起还要狠!

在两汉交替之际,战争与动荡是生活的常态,人们称之为“乱世”。这个时代,出现了一批非凡的人物,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耿弇的经历尤为引人入胜。

耿弇,字伯昭,扶风郡茂陵县人,是新朝朔调连率耿况的长子。他早年就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当他只有23岁的时候,他就已经率领着东汉的军队成功地征服了四个国家,使他成为了当时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然而,耿弇的一生并非没有争议。历史记载显示,耿弇在战争中经常下令屠杀平民。这种行为使得他在后世遭到了许多的议论。他的军事策略中,曾多次下令屠杀平民。其暴虐程度甚至超过了号称“人屠”的战国军神白起。

在更始元年(23年),耿弇作为忠诚的朝廷官员,为了巩固自己在更始政权中的地位,决定前往长安朝见皇帝并贡献方物。在途中,他遇到了术士王郎在河北起兵称帝的情况。由于术士王郎的号召,河北以北、辽东以西的地区都追随他,这使得耿弇的旅程变得困难。尽管面临困境,耿弇仍然坚定地选择效忠更始政权,不愿意向术士王郎称臣。

于是,耿弇选择了改道前往卢奴,寻找并表达了他的忠诚和效忠朝廷的志向。刘秀很欣赏耿弇的志向,便任命他为门下吏,并且数次召见耿弇,对他加以恩慰。

刘秀在安抚河北的过程中,其行动直接威胁到了王郎的统治地位,这使得王郎十分忧虑。为了消除这个威胁,王郎宣布给予食邑十万户的丰厚报酬,坚信这样的重赏会吸引勇敢的人前来。然而,这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想法,却让刘秀在蓟城巡视时遭遇了故广阳王世子刘接的围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袭击中,刘秀差点丢掉了性命,仅仅勉强逃脱。

然而,刘秀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侥幸逃出蓟城后,虽然身边仅有亲随十余人,可谓狼狈到了极点,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坚持前行,继续他的征战之路。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耿弇的出现为刘秀带来了转机。虽然耿弇只是一个少年,但他对刘秀的看好却超乎常人。他回到昌平,劝说父亲耿况和渔阳太守彭宠归附刘秀。正是借助耿况、彭宠的援兵,刘秀得以逆转形势,以弱胜强,最终在更始二年(24年)五月攻占邯郸,斩杀王郎。

在这场消灭赵汉政权的系列战事中,耿弇无疑立下汗马功劳。他不仅在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还积极鼓舞士气,使得刘秀的军队能够在关键时刻振作精神,再创辉煌。战争结束后,王郎被消灭,耿弇又奉命镇压赤眉、铜马等农民军,力助刘秀征服河北全部郡县。他的勇猛和果敢,为刘秀的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到了建武元年(25年),刘秀在经过艰苦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后,终于成功建立了东汉王朝,成为了开国皇帝。他深知江山初创,需要稳定民心,于是对于那些功勋卓著的臣子,他都给予了丰厚的封赏。其中,耿弇因为他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被封为建威大将军和好畤侯。此时的耿弇,才不过二十三岁。

东汉初期的统治范围还非常有限,仅包括河北地区。而其他州郡则被各路军阀所占据,称王称帝者不在少数。这些势力中,以控制蜀地的成家帝公孙述、割据山东的齐王张步、以及占有梁国而称帝的刘永,他们的实力都非常强大,对东汉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然而,就在刘秀在中原地区逐一击败对手、稳步推进统一大业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突然传来:他的“后院”突然起了火。作为刘秀的忠诚支持者之一,渔阳太守彭宠在建武四年(28年)突然宣布叛变,并自称为燕帝。

彭宠的叛变行为在整个帝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作为开国元勋,彭宠在刘秀的统治初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忠诚和实力都得到了刘秀的充分认可。然而,不知为何,彭宠突然选择了背叛,这一变故无疑对刘秀的统一大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彭宠的叛变,不仅动摇了刘秀的后方基地,还对他的战略部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原本刘秀计划继续向中原地区推进,但现在他不得不回师解决后方的危机。为了应对彭宠的叛变,刘秀不得不调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严重影响了他的整体战略布局。

彭宠的叛变引起了朝廷的极大关注。刘秀派遣了开国元勋耿弇前往渔阳平叛。尽管耿弇与彭宠有过交情,且家属并未留在洛阳做人质,但他深感疑虑,担心在平叛过程中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他上书请求回到洛阳,以打消刘秀的疑虑。

耿弇的父亲的耿况明白儿子的难处,立即派次子耿国赶到洛阳去侍奉皇帝,以表明他们一家对朝廷的忠诚。这一举动无疑打消了刘秀的疑虑,也为耿弇提供了更好的平叛环境。

在同一年的连续攻陷中,耿弇的军队拿下了望都、故安等十余座军事重镇,逼近渔阳。彭宠眼见大势已去,打算出城逃亡,然而,他还没能实施这个计划,就被家奴刺杀了。这个消息在建武五年(29年)初传到了朝廷,让刘秀得以安心。 在平定了彭宠的叛军之后,耿弇接受了刘秀的命令,率军前往讨伐张步。他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大责任,带领着他的军队踏上了向东征伐齐地的旅程。

在东征齐地的战事中,耿弇综合采用了多种战术,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首先运用心理战术,通过发布假情报和制造军队声势,使敌军产生恐慌和混乱。这一举措在敌军中引发了极大的不安和疑惑,为接下来的战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后,耿弇采用攻坚战,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攻打敌军的要塞。他以坚定的决心和出色的指挥才能,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展现出其无与伦比的领导力和战斗指挥能力。在这场战斗中,他不仅率领部队攻下了要塞,还歼灭了大批敌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除此之外,耿弇还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术。他包围了敌人的城池,引诱城外的敌军前来救援,然后在半路上伏击敌人,打乱了敌人的救援计划。这一战术使得敌军无法有效支援被围困的城池,同时也给敌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人员伤亡,进一步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

为了使敌人无法预测他的行动,耿弇还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频繁变换进攻方向,使敌人无法预测他的行动,从而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这种战术使得耿弇的部队能够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胜利。

在关键时刻,耿弇还采用了避强击弱的战术。他观察到敌军中有些部队战斗力较弱,于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这些弱敌,造成了敌军内部的混乱和士气低落。这一战术使得敌军的力量被削弱,同时也增强了耿弇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在耿弇的巧妙战术和无情打击下,走投无路的张步最终在建武五年(29年)十月向刘秀投降。

在张步投降后,刘秀的势力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张,各地的军阀逐渐消亡殆尽。然而,仍有两个政权在与他对抗,分别是占有陇右的朔宁王隗嚣和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这两个政权成为了刘秀统一全国的两大障碍,使他无法完成他的政治目标。

建武六年开始,刘秀派遣了他的重要将领耿弇前往西方战线,与隗嚣及其子隗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四年,耿弇陆续攻陷了陇右各郡县。在战争中,隗嚣坚守城池,凭借着城墙的坚固和士兵的勇猛,使得耿弇的攻城战变得异常艰难。然而,耿弇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坚定的决心,最终还是成功地攻陷了陇右各郡县。

到了建武十年,走投无路的隗纯被迫向刘秀投降。随着隗嚣和隗纯的投降,刘秀在统一全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两年后,成家政权也被消灭,公孙述落得兵败被杀的结局。

随着最后一个割据政权——成家的灭亡,刘秀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刘秀在完成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忠诚而能干的功臣的支持。其中,吴汉和耿弇是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刘秀的统一大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刘秀出谋划策、指挥战役,最终帮助刘秀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然而,随着政权的稳定,刘秀开始警惕这些功臣集团手中的权力。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明白一旦功臣集团的权力过大,就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因此,刘秀开始考虑如何削减这些功臣集团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吴汉和耿弇非常明智地主动交出了兵权,以避免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这种主动交权的举动,不仅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和远见,也赢得了刘秀的信任和尊重。

建武十三年,耿弇上缴了大将军印绶,此后以列侯身份列席朝会。虽然他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但刘秀对耿弇的举动深感欣慰。刘秀不仅下令增加他的食邑,以示对其忠诚和贡献的奖赏,而且每逢四方有不同意见时,便召见耿弇咨询筹策。这表明刘秀对耿弇的信任和重视,同时也说明耿弇在刘秀心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

自从向朝廷上交兵权后,耿弇过上了闲适安稳的生活,这种平静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了21年。直到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他才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56岁。耿弇的去世给汉明帝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他不仅下诏追谥耿弇为愍侯,给予他隆重的厚葬,还允许其子孙世代承袭侯爵,以继承他的荣耀。

在耿弇去世两年后,汉明帝命人绘制了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耿弇名列第四,足以看出他在汉明帝心中的地位。这一画像是后世人们了解耿弇的重要途径,也为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在东汉灭亡后,耿弇继续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尊敬。在唐、宋等王朝时期,他被列入名将序列中,成为了后人敬仰的楷模。唐朝时,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流传至今。宋王朝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崇他的功绩,为他设庙享奠,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将领。

光武帝刘秀以仁慈和宽容而闻名,他的胸怀广阔,甚至能对那些曾经与他为敌的人,如朱鲔等人,都能展现出宽容和慈悲。然而,与刘秀的仁慈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耿弇的行事风格。耿弇在战场上的凶猛和残忍被记载于史册,他不仅对敌人毫不留情,对无辜的百姓也同样残忍无情。

据《后汉书·耿弇传》记载,耿弇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屠城。每当他攻陷一座城池时,他就会对城中的百姓实施无差别的杀戮。他的屠城行为并没有因为他的战争胜利而得到任何缓解,反而变得更加凶残。在他的戎马生涯中,他曾“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这样的数据简直令人震惊。

耿弇的残忍行为甚至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的白起。白起虽然也是一位凶残的将军,但他的残忍主要是针对敌人的,而不是无辜的平民。然而,耿弇的残忍却针对着每一个他攻陷的城市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参与战争,都在他的杀戮之列。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手上沾满无辜平民鲜血、十恶不赦的战争狂人,并没有受到历史的谴责。相反,他竟然得以富贵而终、名垂青史,这在后世看来无疑是一种荒唐的结果。他的行为被后世某些人视为英雄事迹,他甚至被尊为东汉时期的一位英雄,东汉第一名将,比白起还残忍,灭4国屠城300座,最后却能富贵而终。这实在令人费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郡县   建武   敌军   东汉   功臣   朝廷   政权   战术   忠诚   将军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