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不撤只有死路一条!

空城之前,司马懿明明知道诸葛亮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为何就是选择撤军呢?其实他清楚,不撤军就是死路一条。

诸葛亮在和司马懿的多年的对峙之中,两人打的你来我往,最终一个成就了千古一相的英明,另一个成就了统一全国的霸业。

但其实在空城计之时,司马懿本来有能力结束这场争斗,但看清了诸葛亮城墙抚琴的对话之后,毅然选择撤兵。

他其实心里很明白,他必须得走,不然必死无疑,两军交战的除了兵力还有政治。诸葛亮究竟向司马懿传达了什么信号,司马懿得到信息之后不仅没有打进去,还立即撤兵?

马谡大意失街亭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已经是兵强马壮,虽然志在千里,但赤壁之战的一场大火烧得曹操大军面目全非,败退之后曹操就想明白了,应该找一位在军事才能上足以和诸葛亮抗衡的人才。

而此时少年成名的司马懿被曹操盯上了,曹操让司马懿来辅佐自己,司马懿不从,曹操就用武力威胁,司马懿为了保命只有乖乖给曹操办事儿。

曹操生性多疑,司马懿又是自己绑来的,自然没有多少信任,但这些年来司马懿恪尽职守,又得到了曹操大儿子曹丕的信任,因此司马懿这些年也安然无恙。

很多年过去了,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宿命对手互相奈何不得,但在此时竟然出现了突破口。

原来司马懿奉曹操之命南下攻蜀,司马懿南下的第一步就是攻下街亭这块险要之地,而镇守街亭的蜀将正是诸葛亮的心腹马谡。

为了马谡可以稳定地守住街亭,诸葛亮连兵力部署都安排好了。司马懿得知守将是马谡之后,也皱了皱眉头,毕竟能被称作诸葛心腹的人,岂会是泛泛之辈?

然而马谡并没有按照诸葛亮给自己的命令进行兵力部署,而是力排众议,用自己的想法来布阵,果然这个年轻人的布阵方式在司马懿这样的高端玩家看来漏洞百出。

最后司马懿略施小计,就拿下了军事重地街亭,随后一路南下,不到几天就来到了诸葛亮面前。

司马大军兵临城下

传令兵慌慌张张地将战况报告给了诸葛亮,便离开了。街亭失守后,司马懿15万大军涌来攻城,而此刻的城里仅仅只有5000人,就这其中还有2500人去外地搬运粮草了。

更惨的是武将全部被派去其他地方了,只有一排文官急得四处乱窜。此时若是撤退,那么司马懿将会长驱直入。

其他地点的守军将士也会腹背受敌,整个蜀国的防御毁于一旦。

但此刻城里这2500人又不够司马大军塞牙缝,众人都在等着诸葛亮做出一个英明的决定——撤退。

议事厅里,只见诸葛亮挥扇一笑,吾自有妙计。

于是下令,先让士兵打开城门,并在每个城门上派出20个士兵化成老百姓假装扫街,同时藏匿所有旌旗,如果有人私自外出和大声喧哗便立刻斩首。

文官听完诸葛亮的妙计之后,全都感觉自己快要挂了,但诸葛亮杀生大权在手,他们真是欲哭无泪。

与此同时,诸葛亮登上城楼,穿上鹤氅,又经过一番梳妆之后,带领两位书童在城楼上凭栏而坐,又点了几支香,竟然弹起了琴来。

没过多久,司马懿率领大军像洪水一般涌来,这2500守军的小城仿佛顷刻间便会崩塌,随着司马懿一抬手。

洪水一样迅猛的大军原地暂停,仅凭气势就让诸葛亮身旁的书童捏了一把汗。

司马昭请战出击

不一会儿,司马懿就带着大军兵临城下,司马懿见诸葛亮穿戴整齐,脸上不见丝毫慌乱之情,就像一位等待自己上门的老朋友一样,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没一会儿,探兵来报:蜀军城门大开,城内空无一人,只有少许老百姓而已。

司马懿听完后,眉头皱的更深了,但此时己方军营的将军双眼火热地看向诸葛亮,好像大功劳就在眼前,恨不得违抗命令冲上去将诸葛亮拿下。

首先请战的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了锻炼儿子,司马懿自然是让儿子呆在了自己身边,在增长经验的同时还能积攒一下威望。

而此时若是由司马昭出手擒拿诸葛亮,以此功绩,以后司马懿升自己儿子为将军便有借口了。

司马昭显然知道父亲的用意,于是双手作揖请战!众将见好肉要被司马昭抢去了,都在感慨自己怎么就没有个好爸爸,一个个虽然内心愤怒,但也无可奈何。

但司马懿在一阵思虑过后,却下令全军撤退,众将听到司马昭也吃不到这块肉之后,内心平衡了很多,但仔细想想,那诸葛亮是什么人?怎么会这么轻易被抓住?这其中一定有诈!

而司马昭更是心有不甘,虽然后来他的确灭了蜀国,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司马昭心有不甘

这不明显就是诸葛布下的疑兵之计嘛!司马昭再也忍不住了,他直接当着众人的面问道:“难道是诸葛亮城里没有兵马了,所以故意布成这样,父亲你为何要下令撤兵呢?”

此言一出,众位将军都围了上来,司马懿的突然撤兵尽管出乎意料,但他们也想听个所以然来。

那诸葛亮是古今奇才,并且一生谨慎,从不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要是冲进去肯定要被伏击,还是赶紧撤退吧!

司马懿也想找个借口跟众将士解释,正好儿子提出来了。众位将士听到之后,皆信以为真,于是15万大军,像洪水一般退潮。

但其实,同样是诸葛亮摆下的空城计,大家境界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不一样罢了,因为此刻这两位高端玩家,已经从军事转到了政治。对于自己的宿命对手显然双方都足够了解。

诸葛亮自然了解司马懿当前的政治处境,骑虎难下的司马懿既然上了曹操这条贼船,就一定需要一个保命符,而这个保命符就是自己。

放眼整个三国,能和自己抗衡的只有司马懿,况且司马懿此刻功高盖主,已经是是曹操的眼中钉了,但曹操绝对不敢动司马懿,因为没了司马懿,诸葛亮多年后就不用客死五丈原了。

诸葛亮在赌,他赌司马懿不会打进来将自己捉拿,因为司马懿要面对的除了自己,还有曹操的兔死狗烹;果然,司马懿为了自家的大业,选择了隐忍,下令撤兵。

诸葛亮他就是告诉司马懿:想叫我撤退?门都没有!后面这些城池我保了,你要是想攻打,就先把我杀了吧,我就看看我死了后,你怎么活?

而司马懿也是更是了解诸葛亮的忠义,此刻诸葛亮在赌他不敢进军,要么他撤退,要么同归于尽。

这段空城前的对话,虽然双方并未说一句话,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司马懿明白,这是一场政治战争,而不是一场军事战争,主公曹操对自己不满已经很久了,自己可不想跟这个忠于蜀汉的二愣子同归于尽,自己可是要成就霸业的人。

或许在政治上,这是一场无私之人战胜自私之人的经典之战。在司马懿的命令下,15万大军沿着小路一路撤了回去,司马懿这样安排,显然有以下目的:

  1. 从大路走如果碰到赶回来支援的诸葛亮军队,那么双方交战,自己为求自保的想法自然暴露了。

2.从小路走,是做给别人看的,就是告诉将士,怕有埋伏所以这样走。就这样,司马懿带着15万军队一路撤退,赶回了许昌城。

曹操听到司马懿的汇报的战况之后,很生气,并且有小道消息传来,诸葛丞相一座空城,挡住了司马懿15万大军,气得曹操更是摔了半天东西。

但他根本不敢动司马懿,因为诸葛亮还在,司马懿没了,就没人能拦住诸葛亮了,曹操只是不痛不痒地惩罚了一下司马懿,之后便继续由司马懿带兵对抗诸葛亮。

人定难以胜天

其实早在多年前诸葛亮便有机会除掉司马懿,但司马懿这位气运之子就是死不了,因为诸葛亮放的一次关键性大火。

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浇灭了,那一刻诸葛亮便明白,自己是和天在斗。但为了蜀汉基业,为了报刘皇叔的三顾草庐之恩,诸葛亮和天斗了一辈子!

五丈原之时,诸葛亮更是布下阵法,为自己续命,要是成功续命,那么自己就还有时间,还能为蜀汉做些事情,但终归人定难以胜天,自己的阵法被魏延打乱了。

最后,司马懿成功用自己的寿命不仅熬死了诸葛亮,更熬死了曹操。

而他的儿子司马昭更是在父亲的帮助下,篡夺了曹魏的江山,更是灭掉了蜀汉,给自己曾经空城下的不甘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场宿敌之战,一个为了忠义,与天斗了半辈子,而另一个为了大业,隐忍了半辈子。

抛开才能,后人更加赞叹诸葛亮的忠义,所以诸葛亮也成为了智慧的化身,而给司马懿却留下老贼的称号。

有了大业又如何,孙悟空就悟的很透:“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大业终究沦为云烟,倒不如将大业留在人们心中,成为青史上的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蜀汉   忠义   司马   街亭   空城计   死路   空城   将士   城门   大业   大军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