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学良没兵谏,我党该怎么办?徐向前说:已经准备好新长征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时刻像星光般璀璨,改变了整个时代的走向。而西安事变,就是那样一个充满情感、辛酸和英勇的故事,它扭转了红军的命运,为中国的未来披荆斩棘。

1988年,回首建国初期的风云岁月,老将们凝视着岁月的沧桑,追忆着那段不朽的历史。一次的聚会中,几位将军谈论起了1935年在延安的艰难岁月。其中一位将军感叹地说:“要是没有张学良,我们可能早已被困于囹圄,怎么会有今日的荣耀?”徐向前将军淡淡一笑,轻声道:“我们早就为新的长征做好准备了。”

那一年,红军结束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抵达了延安,终于得以喘息。然而,蒋介石却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调动东北军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我军。我军的形势岌岌可危,敌军兵力强大,而我军却人数稀少,只有不到六万的兵力。然而,这种困境并没有让我军屈服,反而激发起了更加坚韧的战斗意志。

战斗初期,我军占据了上风。通过巧妙的伏击,东北军遭受了重大损失。然而,胡宗南部队的北上,使我军与西路军失去了联系,陷入了危机。毛主席果断地提出了“再进行一次长征”的决定。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第一次长征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但面对危局,没有退路可言。

1935年12月,决定我军命运的瓦窑堡会议召开了。毛主席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陕北稳定根据地,为后续行动积蓄力量。而在关键时刻,张学良的介入成为了故事的转折点。他通过外交努力,与我军达成协议,保持停火并允许我军通商换取物资。这一合作最终促使老蒋接受国共合作,改变了整个局势。

西安事变让我军从绝境中获得了重生,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和张学良的善意合作,共同创造了历史的奇迹。正如周总理所言:“张学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这个转折点决定了我军的命运,为中国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光明的图景。

回顾历史,我们应当铭记先辈们的勇敢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惧艰险的决心。了解历史,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命运的抉择往往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而每一次的抉择都关系着整个时代的前进方向。

因此,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铭记西安事变,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前行。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抉择都是一次生死考验,而我们的选择,将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瓦窑   西安事变   延安   东北军   我党   我军   兵力   来之不易   转折点   红军   将军   命运   岁月   努力   未来   历史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