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到说核废水这三个字的,建议全部拉黑!


首先,我们有必要纠正一下用词的误区,避免误导大众。

所谓的是“核污染水”,而不是所说的“核废水”,更别提是“核冷却水”。

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定义。

然而,近期我在网络上浏览时发现,众多的描述都存在错误,甚至连一些社交媒体的热门标签,都标注为“核废水”。

“中方回应日本将排核废水”。

但你实际点击查看的时候,就会明显看到我们外交部的代表明确使用了“核污染水”这一称呼。

同时,央视新闻、新华社这些权威媒体在报道时,也都统一使用了“核污染水”这一准确的说法。

他们的报道和用词向来严谨,不可能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

相对地,那些专门做实时评论的自媒体,为了追求热点而忽视事实,甚至没有分辨清楚是“核废水”还是“核污染水”。

你们搞错了不要紧,关键是会误导很多观众的呀

为什么在一开始我要强调这是“核污染水”,而不是“核废水”呢?

因为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核废水,是一种混淆视听,一种模糊事实,降低危害程度的做法。

打个比方,实际上是两个人发生了打斗,但你却描述成他们只是口角争执,产生了点矛盾。

前者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处罚,而后者只是两人之间的小矛盾,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

这样,事情的严重性就被大大淡化了。

这种情况正如“核污染水”和“核废水”之间的区别。

那么,什么是核污染水呢?日本数百万吨的核污染水是怎么产生的?

这背后的故事,要追溯到2011年那场震撼的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受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并触发了巨大海啸,直接冲击了由东京电力公司负责管理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导致该核电站的1至3号反应堆核心发生熔毁。

此事造成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外界,包括附近的水域。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核电站受到重创,为了避免核反应堆温度升高,日本当局决定采纳了注入冷却水的策略。

但是,这些冷却水在与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接触后,转变成了高放射性的核污染水。

大概的数量有多少?

你看到那些散布在地面的一排排的储罐了么?

它们里面装的,都是核污染水。据2021年4月的数据显示,这些水的总量已经突破了120万吨。

再次强调,单位是“万吨”。

当然了,因为日本政府这边,一直都在刻意的隐瞒消息,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真实的数据到底有多少。

学术界估计大概有150万吨核污染水。

我们虽然不清楚具体的核污染水总量,但在8月22日,日本方面已经公开了他们的排放策略。他们计划在接下来的17天里,首批排放大约7800吨的核污染水。

而对于2023年,预测的排放量将达到约3.12万吨

按照这样的排放速度估算,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放可能会持续30-50年的时间。

这意味着,当在座的我们都步入老年,新闻头条仍可能是:今日日本再次排放核污染水,国际社会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下核污染水和核废水的差异。核污染水中的大部分都直接与反应堆的堆芯接触过,因此含有高毒性物质。据估计,这些污染水中含有多达64种的放射性元素并且其中超过七成的元素浓度超过了标准限值。想要用我们目前的技术处理这些污染物,不仅难度极大,而且成本也是天文数字。
花费巨大,劳心劳力,而且需要投入的资金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多。这么讲,假如我拿到了这个项目,负责核污染水的清理,我即使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转手出售,我都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足够我和我的后代花费好几辈子。因此,你是否能理解为什么日本选择将这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呢?简单地说,那就是:简便,节省开销。至于日本方面所说的:“我们已经进行了专业的处理,完全达到了国际标准,确保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说着,日本人还拿出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官方报告。

可是,下一秒,咱们中国原子能机构就给他们打脸了。

因为这是片面的,存在局限性。

如果日本真的已经将这些核污染水处理得完全安全,那他们为何还选择将其排放到大海中呢?为什么不直接在国内的某个湖泊或水库中释放呢?或者制作成福岛品牌的瓶装水,让日本的官员们每人购买一瓶来饮用呢?

因此,说核污染水是完全安全的,简直是自相矛盾,这样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实际上,日本也清楚,这些核污染水中包含的放射性物质。例如碳-14,其半衰期高达5000多年,而碘-129的半衰期更是长达1.57E+07a,也就是1570万年。没错,你听得很清楚,那是1570“万年”。可能到那个时候,人类早已消失,但这些物质仍在海洋中流转。

那你觉得这影响会有多大?

我们之前提到的那种被用作误导公众的核废水,其实指的是从核电厂排放出来,含有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水。

在核电厂中,这些水主要被用于冷却、清洁、去除杂质等功能,它们的确带有放射性,但这放射性的含量非常非常小,虽然还是有一定风险,但这些水主要包含的放射性元素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氚。

氚的半衰期确实只有12.43年,这意味着如果妥善处理,这些核废水对我们人类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某国的大使馆却还是选择出面为此辩护。

不光如此啊,他们居然还拿我们国家核电站每年对于氚的处置量来做对比。

大家注意到图片中被标注的部分了吗?

你们了解这代表什么吗?

其实,这是想表达:不要一直把焦点放在我们身上,我们排放的数量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你们的核电站每年排放的量远超过我们好几倍,但我们并没有做过多的指责,不是吗?

为了配合日本大使馆的这条博文啊,我就已经看到有公知出来洗地了。

你看这说法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是全球各国的常规做法”。

首先是概念混淆,然后宣称世界各地都这么操作。

如果普通人不深入研究的话,真的可能会被这样的误导所蒙蔽。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就强调,日本的行为是否恶劣?非常恶劣。他们试图把所有人都带入水中,将海洋视为他们的排污渠和废物箱。

可是比他们更坏的,是二鬼子。

我明白可能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核废水”和“核污染水”之间的真正差异,或者在制作内容时出于各种原因弄混了。

这本身不是大问题,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在看完今天的内容后能够对此进行纠正。

要记得,我们说的是核污染水,这是那种可能影响我们后代,在很长的时间内仍旧会在海洋中漂浮的污染物。

请不要再混淆这两者了,不要再用“核废水”这个词语,好吗?

否则,我会选择无情地屏蔽那些传播错误信息的人。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我小时候常看的动画《迪迦奥特曼》,特别提到第十二集里的那个经典情节:

“海洋是我们大家的,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能使大海受到污染。”

也不知道,日本的那些小孩子以后看到这一集的时候。

又会作何感想呢?

也不知道那些公知们,当他们的孩子看到这一集的时候,又会作何感想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废水   半衰期   核电厂   放射性元素   冷却水   反应堆   可能会   原子能   核电站   放射性   污染物   日本   水中   物质   海洋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