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家凹传奇(一)》

2023.8.22./作者:杨永辉

编者按:《凤翔地名溯源》一书中对窦家凹村有这么一段话:“140多年前,窦家凹村全住着窦姓人家,加之地势低凹,所以叫窦家凹村。这些窦姓居民是东汉灵帝时大将军窦武的后裔,他们后来信奉了伊斯兰教,于1862年加入回民起义的行列,最终为清钦差大臣多隆阿及其先锋甘肃提督陶茂林部所击溃。窦家一部分人随回民一起逃到甘肃省张家川地区;一部分一直溃退到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成为前苏联的东干族。窦姓人撤出窦家凹后,其他姓氏的人就住了进来,但村名未改。现东窦家凹居民以张姓、崔姓为主,西窦家凹居民以杨姓为主。这里历经150余年的繁衍生息,现在又成为一个具有488户,1768口人的大村子。”根据这段文字,窦家凹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凤翔县乃至关中地区也是不多见的,其中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传奇等待我们去发掘。

第一章、窦姓溯源

传说中国上古帝舜时,水官鲧的妻子修己因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禹。禹治水有功,得到人们的尊崇,年迈的舜就依照惯例把权位禅让给禹,禹成了继五帝之后中原最大的首领,他的家族——夏后氏一族成为无人可比的贵族。

禹年老后,本打算依照禅让制度将首领地位禅让给叫作皋陶的大臣,可皋陶不幸早逝。禹又打算将首领地位禅让给发明了凿井技术的伯益。但禹的儿子后启却依仗家族势力,提出“王位要由首领传给儿子,再由家族延续下去,世世代代为王”的说法。

禹死后,后启排挤掉伯益,自己取得了部落联盟的最高权位,并强迫各部落臣服于他,还把自己家族的姓氏“夏后氏”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号,从此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后启得到权位后,设宴款待各个部落首领,希望他们对自己的地位给予认可。但自古以来实行公天下制度,由能者居之,而启提出的家天下世袭制度,各族部落首领对此颇为不满,其中有扈氏以“王道由天定,非人所能改”为由,拒不出席宴飨。结果后启大怒,发兵讨伐有扈氏,最后有扈氏战败被灭,族人全部被杀。

其他部落首领一看这种情况,不敢再有异议,后启这才在各首领中建立了“威信”,使得各方首领此后称臣于夏后氏。夏后启封这些部落首领为诸侯,令他们的部落为诸侯国,各诸侯国以夏后氏的地位为尊,并且每年要向夏后氏进贡牛羊粮食和奴隶,从此建立了一种以强力治国的国家制度。

由于这种制度的特点是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势力,强迫部落首领臣服,强迫奴隶为他们劳动,一时间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夏王朝也很快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夏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人们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权力,并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愈演愈烈。

夏启有五个儿子,他死后,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这就是“武观之乱”。后来权位被其中之一的太康所得。然而不幸的是,太康即位后,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吃喝玩乐,终日游乐田猎,流连于美色酒肉之中。这样以来,太康逐渐失去民心,给一些觊觎权位的诸侯有了可趁之机。

有一日,东夷的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趁太康出去田猎之时,领兵拦截了太康的归路。太康见状惊慌不已,吓得拔腿就跑。后羿是当时闻名的神箭手,他拔出利箭,张开大弓,于十里之外将太康射杀。太康一死,后羿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夏朝的权位。为了遮人耳目,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仲康当傀儡。仲康死后,让其子相继位。后来,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后羿得位以后,居然重蹈太康的覆辙。后羿自持善射,以为天下无敌,便对自己的言行不加丝毫约束。他像太康一样终日沉湎于酒色,不问政事,后来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己当上了国君,使这个“家天下”的夏王朝才传了两代,权位就落到外姓人手中。

相被羿赶走后逃到豫东平原投靠斟灌氏和斟鄩氏,后被寒浞所灭。相被杀时,其妻后缗正怀有身孕,她从墙洞爬出,逃回娘家有仍氏(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境内),生子少康。

少康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在有仍氏当牧正,手下拥有五百余人,管辖方圆十里的地盘。他一面畜牧耕织,一面练兵习武,还要防止寒浞子寒浇的追杀。后来,少康又逃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君主虞思任他为庖正,把两位姚姓女子送给他为妻,还封给他纶邑。

少康在纶邑“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有了复兴夏王朝的基地和兵力。他还把流亡在外的夏朝官吏以及被寒浞赶出家园的夏朝族人召集起来,收拢在自己麾下,加以组织训练,建立起一支精锐的复国大军,准备光复夏王朝。

为了掌握敌人的情况,少康首先派女艾暗地潜入寒浇内部刺探军情,又派遣儿子季杼率兵攻打戈豕壹,一举俘获贼首戈豕壹并斩首示众。

首战告捷后,少康便从根据地纶邑起兵,发动了对寒浞的大举进攻。夏军沿黄河一路浩浩荡荡,挺进河洛地区,直指夏朝故都斟寻。他先攻入寒浞儿子寒浇的巢穴,寒浇顽固抵抗,但为时已晚,最终失败,被少康杀死。

接着,少康在老臣伯靡的协助下,乘胜追击,横扫寒浞残余势力。寒浞六十年,少康的复国大军先后攻克了寒浞的两大封国,收复了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土地。紧接着便进军攻打寒浞的老巢斟寻。此时寒浞已经年近八十岁,无力应战,只好躲在深宫里苟延残喘。他的部下见大势已去,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条活路,他们在夏军围城的时候突然反叛,杀入宫中,把寒浞抓住,打开城门,献给了少康。少康下令将他处以极刑,同时命令将寒浞一族斩尽杀绝。灭有穷氏后,少康称帝,重新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从政后,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曰杼、二儿子曰龙、三儿子曰曲烈、四儿子曰无余。少康复兴夏室后,次子龙随父返夏都邑。少康十一年(丙辰,前1925年),为了纪念母亲由“窦”(椭圆形洞曰“窦”)逃出,少康封次子龙为“窦氏”(龙“以氏为姓”,遂以“窦”为姓,曰窦龙),封于酆(有扈氏故地,今长安西)。

少康十六年(辛酉,前1920年),少康任窦龙为牧正,兼理雍州政事。少康死后,长子抒继位。夏王杼九年(戊寅,前1903年),窦龙携子窦重巡视桥山,命窦重娶当地车氏之女,落居伞盖山西麓。夏王槐二年(庚寅,前1891年),迁中原夏族往伞盖山西地平原,号为“豳国”,封窦重为豳国君。从此至商到周,窦氏子孙随着人口增加,从西部豳地逐步向外扩散。

少康之父为相、相之父为仲康、仲康之父为启、启之父为禹,窦龙为禹姒姓家族以“窦”为氏的支脉,是禹的第五代世孙,窦家凹窦姓居民为窦龙的后裔。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禹父曰鲧、鲧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昌意父曰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由此来看,窦龙及窦家凹窦姓居民实为黄帝的后裔,据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窦龙陵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苗驾村,这里是古酆国地域,唐时为皇家上林苑,南依终南山,北邻渭水,东有沣河,西有灵沼河,窦龙陵在三水之中的郿邬嶺高地上。民国初年修复时占地三亩一分,四周栽有界石。

2010年修复时按原界石修复,仍为三亩一分,分为陵区和祭祀区。现在陵的高度仅为九米,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十分之一。辛卯年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日),长安窦氏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举行了揭碑仪式,海内外窦氏后裔派代表出席了这次活动,在当时影响较大。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太康   后羿   夏朝   王朝   权位   后裔   首领   儿子   制度   传奇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