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35满天飞,为何从不担心技术泄露?中国专家拆完明白了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小编将每日为您带来精彩内容,希望您不要错过哦~

文 | 过目不忘鲁状元

编辑 | 过目不忘鲁状元

前言

近年来,美国的军费是越来越高了。去年的军费更是一度占到了全球军费的4成左右。其中除去花在军事行动、装备维护以及军事人员上面的资金,剩下的2640亿美元全都用来采购和研发武器装备了。

可以说,美国的军费之所以如此之高,与所投入的巨量研发成本离不开关系。但是美国在研发新装备的同时,又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售,这样做不怕自己的装备被其他国家拆解并仿制出来吗?

其实,美国之所以会对外销售先进装备,而且似乎从来不担心技术外泄,是因为美国有自信确保自己的技术无法仿制。那么这种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F-35战机的软件系统

作为世界现役机种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五代机一直是世界各国瞩目的焦点。

但是其高超的研发难度却让许多技术不足的国家望而却步,目前有能力建设五代机的国家也仅仅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三个国家。所以五代机的制造技术绝对是一个国家的机密

可是在国际军备市场上,不仅有一款产自美国的五代机在对外出售,并且这款五代机还十分畅销,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曾经购买过,但是其制造技术却一直没有被破解并仿制

它就是有“飞行的计算机”之称的美国F-35型战斗机。之所以其他国家没办法仿制出这款五代机,就是因为让F-35型战机大放异彩的并不仅仅是其硬件配置的强悍,更是由于其软件系统的先进

顾名思义,“飞行的计算机”代表着F-35战机让人瞩目的特点,更多的在于其战机上所配备的软件系统。据悉,在研发这款战机时,至少有50%的成本都投入到了战斗机装备的软件研发里。

美国打算在全球销售超过3000架F-35战机,但是即使这些战机被有研发能力的国家拆解开来并且成功仿制,它还是不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还有不少先进的制导武器无法应用在F-35战机上。

因为如果想让F-35能够使用这些杀器,则还需要加装一款名为Block3F的战斗机适配软件。美国空军也曾经公开表示,只有加装了这款软件的F-35战机才真正具备了实战能力。

这套软件设备不但可以有效提升F-35战机的武器投放力,还能够提升它的指令周期和改善飞机参数数据,甚至还能够扩大它的机身储存能力

所以,软件升级以后的F-35才是真正的“完全体”,软件提供的先进算法让战机拥有了一键辨识和追踪地面目标的功能,这就使它攻击移动目标的能力大大提升。

同时,包含在软件中的雷达预警系统可以更快辨识出敌军军机的行踪,并可以更快整合出各种飞行数据、敌军威胁数据以及任务类型等。

要知道在战斗中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先进的软件算法可以更快地提供更多信息给驾驶员,之后飞行员就可以通过这些反馈出的信息迅速做出正确的战斗判断。

仅凭这点来说,软件系统对于这架F-35战机整体性能的提升可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只要其他国家无法获取到来自美国研发的F-35战机适配软件系统,即使能够造出和F-35战机一模一样的硬件配置,也很难完全发挥出它的战斗性能。

更何况美国一直都在不断完善和升级其搭载的软件系统,下一步美军还将计划为F-35配备更先进的Block4软件,届时战机可以使用的武器种类还会进一步得到扩展。

美国出售F-35战斗机是有选择性的

首先,美国所出售F-35的国家都是自己的盟友国,比如英国、挪威、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等国,美国对于这些国家还是比较放心的,相信其不会背叛自己。

其次,这些国家都没有独立研发五代机的先例和能力,这些国家的主要战斗机配置都是四代机甚至还有三代机,所以就算美军将F-35的设计图纸交给它们,这些国家也无法造出战斗机。

一款战机的研发并不仅仅是投入一个工厂这么简单,具体流程要涉及到数百个工种,不仅对于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还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不是美国出售F-35的这些国家能做到的。

虽说美国之前为了扩大F-35的产量,在日本建立了F-35的生产线,但与其说这是一条生产线,不如说是组装线,所有涉及到核心科技的部分都是由美国建造运输到日本组装的,所以也不会有泄密风险。

即便拥有一台F-35战机,要仿制出来也是难如登天。举个例子,就连战机上用到的特殊材料和微小部件也是仿制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大问题。

虽然这些用量较少的特殊材料和机身占比极小的零件在整体性能上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对于如此高精尖的五代机研发,谁也不敢马马虎虎,毕竟一丁点误差带来的后果都可能是机毁人亡。

这些特殊材料和微小零件对于物产丰富并且研发能力强的大国来说,尚且还是可以突破的技术关卡,但是对于研发能力弱的小国来说就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更别说美国在出售F-35时,要求相关国家必须签订销售协议,强制要求购买战机的国家不能对其进行拆解,也不能将战机转卖给其他国家,这就又给自己的科技机密上了一层安全保障。

而且美国也肯定会留有最后一手,毕竟美国对外出售的F-35战机都是只出售成品的,所以上面使用的部件是不是和美国国内军队使用的部件品质相同,谁也不得而知。

如果事实情况真的就像猜测这样,那么即便这些国家背叛了美国,一样会由于所购买的F-35战机的硬件配置不如美国自己使用的F-35战机,而在战斗中陷入劣势。

最后,对于有实力自主研发建造五代机的中国和俄罗斯,美国是绝对不会向其出售F-35战机的。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自己的机密不受泄露,也同时拿到了出售战机所获得的高额利润。

软件系统有利也有弊

虽然用先进的软件系统会让战斗机操控变得更加智能,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但是毕竟软件这种东西都是有可能存在漏洞的,美国自己就曾因为F-35的软件操控吃过亏。

在2022年10月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美国空军的421飞行中队按照惯例派遣F-35A型号战机执行任务。

要知道F-35战机为了适配自身的软件程序,飞机上原先的不少按键操作都被替换成了更为先进的触摸屏来操控。

F-35A的驾驶员通过一系列触控操作来操控飞机,的确减少了不少操纵飞机的工作量,顺利完成了任务并返航。

在准备进行降落操作时,这位训练有素的驾驶员通过常年驾驶战机的经验判断,如果完全根据F-35战机自带的软件系统来进行辅助降落,会被卷入前一架还未降落的战斗机的尾流中

飞机尾流是一种产生于飞机尾端的乱流,被卷入尾流的下场往往是飞机迅速下沉和翻滚,甚至失控坠毁,而速度极快的战斗机所产生的尾流,更是极其危险、不可忽视的。

感到机身已经开始横向侧翻的驾驶员并没有慌张。多次的飞行经验告诉他只要取消降落再重新拉起,将战斗机情况调整后就能化险为夷,安全降落。

于是这名驾驶员决定手动修正软件的错误降落方式,来避开尾流的风险。可是在他向战斗机操控系统输入指令之后,系统并没有任何反应,仍然按照错误方式飞行,最终导致了这架飞机的坠毁。

高科技的软件操控的弊端还不止如此。F-35战机上配备的用来代替飞机显示器的魔术头盔,一顶头盔的造价就需要40万美元,本意是让驾驶员能在飞行中获取更多软件统计的信息。

结果却适得其反,驾驶员戴上头盔之后肉眼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大大减少,这对于在高强度空战中的驾驶员来说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问题。

随着F-35战机的一系列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之前预定了F-35战机的国家也开始纷纷向美国讨要说法,迫于外界压力以及确实出现的问题,美国将2023年F-35的预计产量一下子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

结语

美国在全世界大量军售的意图可谓人尽皆知,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来让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军费投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一边向盟友大量出售装备,赚着盟友的钱,一边又怕盟友破解了自己的技术,使用一系列明里暗里的手段来防止自己的机密泄露,但是却因为自己销售的武器出现问题而让销售过程磕磕绊绊。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并不依赖于进口军事装备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而是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身军事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并不会在军事上被美国“卡了脖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美国   军费   技术   盟友   战斗机   战机   机密   其他国家   驾驶员   中国   担心   飞机   装备   能力   先进   专家   国家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