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临近灭亡时为什么不退守东北?


因为退不了了。

满洲,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东北,是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自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天下之后,清政府其实并没有忘记这片土地,他们在依然保留了位于盛京的宫廷,还额外设置了一套官僚机构,历代帝王也都有过东巡祭祖的活动。

满清政府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给后代留个念想,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有朝一日如果被汉人轰出去,好歹还能有个落脚的地方。所以在清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满洲地区是不允许汉人进入的,这也导致当地人烟稀少,经济开发程度低。


而自康熙年间,沙俄一直觊觎满洲,并多次南下骚扰掠夺,建立据点。对于侵略,他们还给出理由,说这块地方没有中国人,那就不是中国的地盘,我们就可以占领。

这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东北地区人烟稀少的事实,但当时清朝国力处于鼎盛时期,在与俄国的军事和外交交锋中并未落下风,此事也就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但伴随着近代列强的入侵,清政府对东北的控制开始力不从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曾北狩热河,不过当时俄国已经在谋划蚕食东北了,所以咸丰帝没有选择回东北,而死在了热河。


甲午战争后,日本与俄国两大势力都在觊觎东北权益,清政府这才逐渐意识到实际控制东北的必要性。于是慈禧太后下令开放关外,允许汉人迁居至东北。随后,大量山东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离开故土闯关东,来到东北定居,这才形成了近代以来的东北人。

而随着满洲汉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列强对满洲的持续觊觎和争夺,满清贵族意识到,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所以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想都没想就撒丫子往西安跑,并没有逃向东北。因为她知道,那里已经不再有属于满人的民族认同了。


1905年,日俄两国在东北打响了战争,这令清政府十分不安,遂积极推进对东北的实际管理和控制,以防列强得寸进尺,于是在1906年设置了东三省总督,而首任总督竟然是身为汉人的徐世昌。由此可见,这时候的东北已经不再是满人自己的,而是全体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共同财产。

实际上到这时候,满清想要退守东北的路已经基本被堵死了。即便是退,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认同和效忠了。

当然还有一个实际因素,那就是在1911年,袁世凯很强势,而隆裕和宣统皇帝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护送他们前往东北,所以只好选择下诏退位,中国也由此避免了一场大的分裂。

时代变了。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了1650-1911年清政府的变化。

这里我从历史案例与当时形势分析一下。

1、咸丰北狩

在太平如火如荼的时候,大清又在莫名其妙中与英法开战,基本陷入了两线作战状态。后果就是抗过了李开芳,抗不过英法。从太平前线调回来的胜保诸将压根打不过英法联军。

幸亏咸丰帝没有“君王死社稷”的想法,果断坚定的去了承德。(当时大臣也不同意,幸亏自己有主见)。慈禧也去了。

要注意咸丰去的是承德,这是他父辈去的地方,属于大皇帝陛下的夏宫,元朝的皇帝也是如此。这里是满蒙汉的结合部,是大清皇帝最值得信任的地方。

这方面可以看看茅海建《近代的尺度》

当然咸丰没有呆多久就死了,南京、北京都丢了,活太久,那得心多大。之后就进入新时代了。


(咸丰北狩)

2、甲午战争与工业内迁

如果说1860大清皇帝还眷恋他们的内亚传统的话。在1895年真看不出来了。一个是龙兴之地辽东被打爆了。无论是黑龙江、吉林的马队,还是出关的湘军,反正都是惨败。6万人打不下海城。

所以东北和沿海地区都不是安全地带。大清得考虑战时工业生产的问题。

所以就出于安全考虑,力主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迁移、扩散;力图统筹全国,集中发展若干重点军事工厂,以提高效率并强化中央集权。(有点国府工业内迁的影子,没错,就是这样。危机下的选择都是如此)

有兴趣可以看袁为鹏的《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业布局之调整——以江南制造局迁建为例》。

非要再说大清内亚性,就是耍流氓了。这时候你觉得还有迁回东北的想法吗?


(龙兴之地辽阳、沈阳还安全吗?)

3、慈禧西狩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武卫军精锐连战连败,慈禧逃出北京城,走的是居庸关、怀来,张家口一线。

他在这里也停留了一些日子。很明显,他在考虑去哪。

最终西南行去了西安,在西安重建中枢,有了与西方人谈判的资本。

如果去了东北,基本就是被俄国人活捉,成了傀儡。或者交给西方人。最最好也就是流窜,四处逃跑。

一句话“回不去的东北,可以去的西安”。

巧合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公车上书提的迁都地点就是西安。大清如果遇到危机就只能西迁,没有其他选择。东北居于日俄两大帝国之间,危险前所未有。


(慈禧西狩)

4、末日新政

痛定思痛,慈禧回銮后坚定要改革。对龙兴之地与满汉关系都有新的界定。

第一:满汉可以通婚。

第二:开发蒙疆。第一条国有铁路就是张家口、绥远修建,甚至计划修外蒙,即控制蒙疆。大量汉人进入开发。蒙古亲王不再是大清皇家的盟友,而成了西南的小土司,等着改土归流。

第三:东北建立行省。

这基本已经将汉制要推向所有的地方。那你说清王朝的重心在哪?自然是关内。

当关内反了怎么办?要么镇压;要么谈判。

东北是回不去鸟。


(辽阳、沈阳直接战场了。战后东北基本成为日俄势力范围)

总结

顺治的时候,因为孙可望、李定国作战凶猛,形势不好,会退往关外。

咸丰的时候,那时候黑龙江、蒙古马队还是帝国最重要的支柱,退往塞北也可以考虑。

到了洋务运动以后,朝廷依靠的是装备新式武器的湘军、淮军;武卫军;北洋军。而且朝廷的政策越来越把塞北当做待开发之地,加上东北形势越来越恶劣。回不去了。

慈禧曾经与咸丰去过承德,在40年后慈禧再次出逃却去了西安,这本身就是大清体制与历史形势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热河   英法   咸丰   满洲   俄国   承德   汉人   西安   满清   清朝   慈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