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妇人挑着2个小孩逃难,相士看到后惊呼:你挑的是两条龙

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是权利的象征,是皇家的标志,所有朝代的皇帝都宣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皇家子弟叫做龙子龙孙,坐的皇位叫做龙椅,就是死后也要叫做龙驭宾天,可见龙这种传说中的神物不是普通人可以染指的。

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封建统治架构下,大多数皇位的更迭都是采取父死子继的方式,除去少有的兄终弟及就是改朝换代了,也就是说在老皇帝死后,由太子继承皇位是再正常不过了事情了。

而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却偏偏不是按常理出牌的,那就是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个人就是亲哥俩,对于这次皇位的更迭,历史上也是迷雾重重,“斧声烛影”则更是成了千古之谜。

而在赵光义登上皇位后不久,一则传说就在民间不胫而走了,巧的是这则传说就恰恰和龙有关,也和赵匡胤、赵光义哥俩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道士点破,一肩挑两龙

传说是这样的,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群雄并起,河洛一带地处中原腹地,战端一起百姓们就糟了秧,不是死于乱兵的刀下,就是被迫背井离乡逃往外省,然而他们不知道,在那个年月,天下虽大,又有哪个地方能容得下他们呢?

在漫无目的的逃荒路上,一个妇人正挑着一根扁担在路上艰难地走着,扁担的两端各挑着一个箩筐,而箩筐里面又都坐着一个小男孩,这样的景象在古代的大路上出现本来并不算稀奇,但却吸引了不远处一名道士的目光。

妇人正在埋头挑担赶路,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名老道已经来到了眼前,道人的出现把妇人吓了一跳,喘了一下气问道:“道长,有事吗?”

那道人也赶紧打了个拱手礼说道:“无量天尊,这位夫人好福气啊,您这是挑了两条龙啊,将来必登大宝,贵不可言啊”,一番话把妇人给说蒙了,正当她想再向道人问个究竟时,那道士早已经不见了踪迹。

妇人好不容易带着两个孩子找到了失散的丈夫,并把路上遇到道士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和丈夫叙述了一遍,没想到丈夫听后大吃一惊,而后就是掩饰不住狂喜,他悄悄地和妇人讲,她所遇到的那个道人就是陈挺,此人道法高深、点石成金,他说的话还从来没有错过。

妇人一听也是吃惊不小,她暗想:“我们会有这样的造化?”

其实这妇人的造化确实不小,她的这两个儿子更是真龙天子,原来妇人姓杜,她的丈夫赵弘殷官拜马军副都指挥使,而这两个孩子正是后来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和太宗皇帝赵光义,看来陈挺这个道士还真的是有些本领。

时值契丹耶律德光进占开封灭了石崇贵的后晋,无奈之下,留在京城的杜夫人只得化装成农妇的模样,挑着两个儿子慌慌张张地逃出汴梁,赶往丈夫在外的驻地汇合。

听了陈挺道人的预言,赵弘殷夫妻俩便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这两个儿子的身上,为他们请了最好的师傅教他们文韬武略,在五代十国那个乱世,当皇帝确实还不算太难的事情,只要手里有兵就敢把皇帝拉下马。

黄袍加身,汴京承大统

中国古代的史书上一般对于开国皇帝的记载都是很神奇的,比如五彩祥云、金甲力士、真龙附体等奇异的现象都会发生,《资治通鉴》上就记载了杜夫人生赵匡胤时“…赤光绕室,异香经久不散…”,杜夫人就给赵匡胤起了个小名叫“香孩儿”。

相传杜夫人在生老二赵光义时,也是遇到了灵异事件,她梦到太阳跑到了自己的肚子里,转天就肚子痛得非常厉害,不多久就临盆了,生下了赵光义。

不管这些记载是真是假,赵氏兄弟先后做了天下那是板上钉钉的史实,而提到赵匡胤的成功则不得不从一个孩子说起,那就是后周世宗柴荣的第4个儿子柴宗训,柴荣死后,他被推上了后周王朝的皇位,也是后周的最后一任皇帝。

赵匡胤成人之后,励精图治已经成为了周世宗柴荣账下的一员猛将,他跟随柴荣伐北汉、征南唐,立下战功无数,官职也越做越高,从普通一卒一路升到手握重兵的殿前都检点,这已经是位极人臣的显位了。

也许是赵匡胤从母亲那里听说过道士的故事,他对自己的所处的位置还是有些不满足,但面对一代雄主柴荣,赵匡胤是龙也得先盘着,而且他对于柴荣还是心怀感激之情的,只要柴荣在位一天,赵匡胤是绝对不敢觊觎皇位的。

然而皇天并没有让赵匡胤等得太久,显德六年,39岁的柴荣突然在征伐契丹的路上病倒了,回到开封不久就撒手人寰了,柴宗训继承皇位后,大权实际上就已经落在了赵匡胤的殿前司集团里,符太后和柴宗训也只能听从赵匡胤的摆布了。

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赵匡胤就自导自演了一部“黄袍加身”的好戏,他假借契丹入侵带兵北上迎敌,却在陈桥驿止步不前,而后就被属下们“逼迫”着穿上了黄袍,掉头杀向了开封,剧情和10年之前,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用的招数如出一辙。

不过赵匡胤回到开封后并没有大开杀戒,相反他的改朝换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成功的,没有鸡飞狗跳、没有刀光剑影,后周所有的朝臣几乎一夜之间都改换了门厅,向赵匡胤俯首称臣。

正月初五,赵匡胤改元建隆,他的大宋王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也成功的化身为了真龙天子,母亲杜夫人也成了杜太后,不过赵匡胤对于旧主柴宗训还是礼遇有加的,登基之后他就册封柴宗训为郑王,柴氏一门在有宋一代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处理完后周的后事,赵匡胤又开始为另外一件事犯愁了,那就是他那些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们,作为节度使出身的赵匡胤当然知道兵权的重要性,五代十国时期,哪一个帝王又不是通过拥兵自重而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呢?

金匮之盟,太祖缓兵计

相对文明的皇权交接方式,注定了赵匡胤的处世哲学不会太血腥,他甚至并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老部下、老战友们会背叛他,但是他的幕僚赵普还是在关键时刻提醒了赵匡胤,他说:“即便这些老伙计不会背叛你,他们的下属呢?再来一次黄袍加身怎么办?”

这真是一语惊醒了梦中人,赵匡胤随后就再一次导演了一出好戏,戏的名字叫做“杯酒释兵权”,他把一干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老下属聚集起来,举办了一次盛大的酒宴,正喝在兴头上的诸位将领,突然听到赵匡胤叹了口气。

大家不明就里,于是就问赵匡胤为何唉声叹气,赵匡胤就把自己的担忧讲了出来,众将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皇帝的用意了,于是第二天都纷纷的以身体健康为由辞去了兵权,赵匡胤也没有亏待老哥几个,与他们全都结下了儿女亲家,并赐予了很多的房产田地。

赵匡胤兵不血刃地拿掉了众位将领的兵权,政治手腕的确高明,但有一件事情他却无能为力了,那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也许是杜太后对于道士的那番话太印象深刻了,亦或是老妈妈太喜欢自己的儿子了,她向赵匡胤提出了要求。

杜太后对于赵匡胤的要求就是,要他实行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形式,也就是要他死后由弟弟赵光义即位,赵光义死后再有三弟赵光美即位,然后再轮到大哥的孩子继而以此类推,并在杜太后病重时立下了“金匮之盟”,这成了压在赵匡胤心中的一座大山。

由于母命难违,赵匡胤也确实给弟弟赵光义封了晋王兼开封尹这一职务,要知道开封尹在北宋朝就是储君的代名词,其地位不言而喻,赵光义当然也知道母亲的愿望,但是赵匡胤就是迟迟不立他这个皇太弟,这让赵光义非常的恼火。

其实赵匡胤这也是缓兵之计,他当然愿意皇位在自己这一脉中传承了,但是目前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年纪尚轻不足以成事,另外南唐、北汉还虎视眈眈,这个时候也少不了依仗赵光义的力量,正所谓打虎还要亲兄弟。

赵匡胤只能权且让弟弟执掌大权,但又不给他储君的位置,给他来了一个名不正言不顺,但是赵匡胤渐渐的发现,赵光义的开封尹势力越来越大,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于是赵匡胤玩起了帝王之术,他又封赵普为宰相,也赋予了极大的权力。

如此一来,赵普和赵光义之间的权力斗争就不可避免了,赵匡胤就可以坐山观虎斗,而从中渔利了,而有了皇帝的支持,赵普的势力一度压过了赵光义,这让赵光义十分的恐慌,他也曾安排人弹劾赵普,不料却被赵普反咬一口败了一阵。

斧声烛影,光义也成龙

赢了一阵的赵普开始招摇了,随即就招来了赵匡胤的猜忌,他说:“这天下的政令都出自一介书生之口了”,暗讽赵普独掌朝权,赵光义就借机施压,一下子就把赵普扳倒了,这个时候的赵光义才真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是此时的赵匡胤依旧很不满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在很多事情上兄弟两人的政见都是相反的,比如赵匡胤意在迁都洛阳,而赵光义怕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开封,死活就是不同意,虽然最后依了弟弟,但赵匡胤的心里是非常不爽的。

开宝九年十月,赵匡胤病倒了,当晚就急召赵光义觐见,两个人在房间里密探一些事情,隔着窗纱就看到赵光义的身形有躲闪的动作,随之烛光闪烁,赵匡胤则拿着他的柱斧不停地敲着地板,嘴里还叨叨着:“好为之”,这就是有名的“斧声烛影”。

第二天四更,赵匡胤就驾崩了,消息传了出来赵光义立即就赶往了后宫,宋皇后一看是赵光义就傻眼了,无奈之下只得哀求道:“看在先帝的份上,给我们娘几个留一条活路吧”,赵光义立刻说道:“嫂子别担心,我们一同富贵”。

第二天,赵光义在哥哥的棺椁前,宣布继承皇位,还在赵匡胤的灵位前哭得死去活来,并且迫不及待地当年就把年号改为了太平兴国元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般改元都是在即位后的第二年,而赵光义这么性急从侧面也反映了他的心虚。

赵光义登上皇位后,灭北汉、降吴越,统一了除幽云十六州以外的中华大地,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状态,随后他又大封宗室,赵德昭、赵德芳先后加封王爵,再次避讳改名的三弟赵廷美则兼任了开封尹,似乎赵光义还是恪守着母亲的遗嘱。

然而赵光义可没有赵匡胤那么好的涵养,4年后他就先后将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以各种理由加以迫害,这三人也都离奇地死去了,至此再也没有人和赵光义争抢皇位了,他可以高枕无忧了。

又过了2年,那个曾经的政坛死敌赵普突然上了一道折子,说是找到了“金匮之盟”的原件,这下子可把赵光义乐坏了,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有了法理依据,也就是证明他的即位是合理合法的,赵普也因为有此大功而再次当上了宰相。

小结

事实上赵光义的上位有很大可能性是不正当的,“斧声烛影”之谜、“金匮之盟”之谜是宋朝开国的两大迷案,它的受益者全都指向了赵光义,而所谓的道士说也极有可能是赵光义为了展示自己即位的合法性而编造的。

赵光义比赵匡胤小12岁,这两个孩子不太可能同时被杜太后挑着走,赵光义为了自圆其说也是拼了命了。

但历史从来都是不偏不倚的,大宋皇位传到宋高宗赵构手中时,由于他膝下无子,只得传位给孝宗赵昚,而这个赵昚正是来自太祖一脉,正统又回到了赵匡胤这里,而且两宋18位皇帝当中,兄弟两家恰好各自占了9人,正是平分秋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契丹   妇人   相士   后周   烛影   兵权   皇位   道人   太后   道士   皇帝   小孩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