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过六十,四不想”,指的是哪四不想?60岁后怎样养心?

老李这两天总是忧心忡忡,有时莫名其妙会看着窗外,不停地叹气。老伴发现了他的异常行为,焦急地问老李发生什么事了?

老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皱着眉头看远方,对老伴儿说:“人老了,不中用啦,生活真没意思。”这一回答吓坏了老伴,老伴赶紧叫女儿回来想想办法。

在女儿的询问下,老李逐渐说出了最近的苦闷。他觉得人老了,干活儿也不利索,还总是给家人拖后腿,心情也开始变得沉闷了。女儿意识到老爸这是有些老年焦虑了,她没有直接劝解老李,而是在小区家门口找了半天的保安活,让老李去上班。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老李非但没有反对这个工作,反而非常热心地去上班了。每天下班儿回来后,老李总是给老伴儿讲着他遇到的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看到老李终于开心了起来,一家人也慢慢放心了。

每个老年人一但过了60岁,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生理压力,更多得是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压力。老话说,“人过六十,四不想”,这指的是哪四不想呢?老年人群又该如何养心养生呢?如果下面这篇文章,你会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一、到了多少岁就被称为老人?60岁后算老年人吗

一过50岁,很多人就嚷嚷着人老了,不中用了,但是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才能够领取养老金。那究竟到了多少岁以后就被称为老人呢?

根据以往联合国年龄划分标准规定,65周岁及以上的群体被界定为老年人群体。而在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老年人口的统计调查中,也是将60岁以上的人群作为老年群体进行的统计,并将60~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的老年人

在我国,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将60周岁及以上的公民定义为老年人。综上所述,老年人群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群。

老年人群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基于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超10%的背景,我国于2000年正式宣布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进入老龄化社会意味着很多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不一样的局面。

时隔20年,在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8%,进一步加深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预计在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会达到30%,到2050年将接近38%,同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到2050年会超过1.1亿人

因此,老龄化现状不容忽视,在面对这种情境下,如何将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观念融入到经济社会中,更需要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共同进行努力。

话又说回来,人的衰老是可塑的,年过六十后要想保持一颗平常心,过好老年生活,就要明白这“四不想”的关键之处。

二、老话说“人过六十,四不想”,指的是哪四不想?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们的身体好比是一座花园,我们的意志便是园丁,让这花园百花齐放还是荒芜,全在于这园丁。要想将花园打理的好,就要学会以下“四不想”。

☀一不想疾病

人老了以后总会觉得身体哪哪都有点毛病,一旦出现一点不适,就害怕是不好的疾病。其实,没必要这样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会自然地减退,老年人要学会接受这一自然生理规律。有时候越是害怕自己患病就越容易患上。

即使身体出现不适,也不要慌张,及时去医院就诊是明智之举,不要一味地拖沓,觉得老了没必要去看病了。就算是有一些毛病,也要学会平常心对待,现在的医疗条件发展迅速,大多数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坚持积极地治疗,不要过度焦虑。

如果总是担忧疾病的发生,多思多虑,甚至处于恐惧的情绪中,反而会引起呼吸急促、失眠、心跳加速等生理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因此老年人一定要避免精神内耗,对待疾病要放宽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不想儿女

很多人在年轻时就一直操心子女的事儿,到了老年时期就应该不想后辈之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轨迹,作为父母,总是插手孩子的事情,总想帮孩子解决一些烦恼,但是反而会由于想法不同而闹得不愉快,不欢而散

儿女的事情总要让他们学会面对,人到老年,何不想一些让自己内心舒坦的事情呢?有操心子女的时间,不如让自己的身体变得硬朗起来,去跳一场广场舞,或者去打打太极,多运动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

北京安贞医院的主任医师洪昭光曾经分享了这样一组实验,在针对一项健康因素分析报告中显示:相比于很少感到孤独的人,经常感到孤独的人其早死概率会高出26%。从这项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孤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损害健康。

因此,老年时期可以多去户外做一些自己热爱的运动,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交一些好朋友,缓解自己的内心压力。照顾好自己,反而会减轻子女的负担,有利于家庭和睦。

☀三不想赚钱

前半辈子不停打拼,让自己有了一些经济基础,到了老年就不要再想着出去赚大钱了别让自己太累。有些老年人想着晚年时候给子女减轻负担,多赚一些钱,拿着自己的积蓄,在别人的蛊惑下,进行所谓的投资,殊不知往往会陷入诈骗的陷阱中,赔了夫人又折兵。

还有的老年年纪一大把,想着赚钱,但又没合适的工作,只能从事一些体力活,赚点微薄的收入。但人们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是需要修身养性的时候,身体较为脆弱,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意外受伤,不仅赚不了钱,反而要花一大笔钱来治疗,让自己身心俱疲。所以,到了老年就不要想着赚钱了,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四不想着随心所欲

有些老年人在前半辈子受了苦,到了老年以后,为了补贴自己,不断放纵自己胡吃海喝,殊不知这样反而害了自己。

由于年龄逐渐增大,机体的消化功能也慢慢衰退,乱吃乱喝虽然一时口舌之快,但却在自己的身体里埋下了隐形炸弹,长时间如此,很容易导致发生疾病

帕内特细胞是一种肠道内的免疫细胞,可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一项发表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的研究表明食用高脂、高糖饮食可能会对帕内特细胞造成损伤,造成帕内特细胞功能失调,引发肠道炎症,降低肠道对致病菌的免疫力。

不仅如此,高脂肪、高糖饮食还会导致肠道菌群生态失调,诱发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如果保持饮食均衡可以恢复肠道健康,从而抑制皮肤炎症。因此,到了老年不要想着随心所欲,科学均衡饮食,生活规律才是长寿之法。

蒙田曾说:健康乃是自然可以给予人类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60岁以后应更加注重养心,不该想的事情就不要想了,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三、60岁后怎样养心?这样做才能长寿安康

在过去的时期内,全球的预期寿命已然显著增加,中国从1949年到现今的预期寿命增加幅度更是高达一倍以上,未来活到100岁似乎也不是难事。但是,即使寿命延长,但仍然会伴随着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长寿不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需要人们关注。

如何才能做到健康老龄化,60岁后怎样长寿安康,以下三点可借鉴参考。

①选择健康的饮食

相信大家都知道,饮食与健康、长寿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不仅只能填饱肚子,而且还会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增加或降低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风险

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中提到由健康植物性食物和少量动物性食物组成的植物性饮食模式,不仅会降低死亡的风险,还会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研究中提到的健康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指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坚果、植物油等,而优质的动物性食物有肉类、鱼类、蛋奶类等

所以要想长寿健康,就需要将更健康的植物性食物、鱼类和更瘦的肉类纳入饮食中,均衡膳食,吃得好,心情自然也会变得更好。

②保持规律睡眠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要想健康,降低疾病风险,是不是只要睡够就可以呢?

答案是否定的。多项研究表明,如果入睡时间,觉醒时间和睡眠时长不规律,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在一项发表在《睡眠》的研究中表明:睡眠规律的人比睡眠不规律的人更加长寿,前提是不管他们是否患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这项研究进行了七年的随访,参与人员中共有171名死亡,而分配到睡眠规律组的试验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2%。由此可见,睡眠不规律是身体健康状态和死亡风险升高的潜在危险因素。

因此,在生活中要养成规律的睡觉和起床时间,最好是每天固定时间,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健康长寿。

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医疗卫生服务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相关,而在这些因素中,生活方式的关系最为密切

步入老年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数不胜数,而慢性病的源头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疾病甚至被称为“生活方式病”,因此要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就应该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放纵自己吸烟喝酒,殊不知这些不良习惯与癌症关系密切,且对心血管及呼吸道大为不利,而每日宅家刷视频听录音固然安逸,却不知长期缺少体育锻炼可能会引起心肺功能减弱,体力衰退,引发糖尿病

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疾病最好的疫苗,特别是老年人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到了晚年被病痛折磨。

WHO强调过,要想修身养性,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就需要采取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也是老年人健康生活的行动指南

四、总结

人过60,就不要在给自己在增加身心负担了,要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安详,对自己周围的一切都要宽厚待之,不该想的别想。并且要想长寿安康,就要从生活抓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改变不良习惯,呵护自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延学.老年人养心十法[C]//陕西老年学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96期).2014.

[2]昱躅. "多大年龄算老年."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11(201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长寿   养心   生活方式   老年人   睡眠   老年   规律   身体   疾病   饮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