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虽好,但如果你是这3类人,最好少午睡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午睡养生的说法,这不已经63岁的杨大爷为了使身体健康更上一层楼,给自己制定了午睡的计划。不过,这计划才实施了几天杨大爷便不想继续了,原因是这几天的午睡不仅没有让他感受到身体舒适,反而每次醒来后都会出现轻微的脑胀以及头晕

看完发生在杨大爷身上的故事后,我想许多中老年人朋友的脑海中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午睡养生到底是不是真的,它对身体健康本质上是好还是坏?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午睡伤身?别被误导了,要分情况

午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本质上和饮食对身体的差不多:合理状态下会引导机体健康积极向上,而如果不合理则会使身体受到损伤。

因此,午睡对于健康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身也能养生,我们可以分情况看看:

1、午睡可以养生

合理午睡对于中老年人的养生很有帮助,它在发挥增强记忆力功效的同时,还具备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比如发表于《睡眠健康》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指出:

午睡和大脑容积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经常午睡的人,大脑容积要比同龄没有午睡的大出15.8cm³。

换句话说,经常午睡的人,其大脑要比同龄没有午睡的年轻2.6到6.5年。因此该项研究在最后指出:合理午睡能帮助人们延缓老年痴呆的到来,并能提高记忆力

除了预防老年痴呆外,午睡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指出,午睡能降低血压(经常午睡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比不午睡者的分别小3.3、5.3毫米汞柱),进而有利于预防血压过大导致的高血压、脑出血等心血管疾病,同时还能减轻血压过大对肾脏对靶器官的损害。

此外,随着年纪的逐渐增大,会有越来越多的疾病找上门来,因此午睡的功效之一提高免疫力,对于中老年人预防各种疾病也很有意义。德国专家指出:通过午睡,人体内部的淋巴系统、免疫细胞会受到刺激变得活跃起来,另外午睡还能减缓疲劳并保持机体精神旺盛,而这些因素都能助力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更上一层楼。

2、不合理午睡可能会伤身

中老年人在午睡过程中,时间过长、睡姿不当等因素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在午睡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中老年人很容易进入深睡眠的层次,进而会出现睡眠惰性,醒来之后很容易出现烦躁、疲倦以及精神欠佳等不适症状。另外午睡时间过长,还容易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导致中老年人第二天无精打采。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午睡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事件。

中老年人由于午睡时间过长会陷入深睡眠状态,如果突然被人喊醒或者被闹钟吵醒,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此时心率、血压等都会陡然上升,进而增大脑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有研究指出:

和不午睡的人群相比较,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大34%。

除了时间过长外,姿势不当也是导致午睡伤身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午睡时选择的姿势为趴着,肺部、脊柱等器官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存在心脏问题的中老年人会因为肺部活动受阻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患有脊柱疾病问题的则会因为胸椎、腰椎以及颈椎受压不均,而出现病情加重的状况。

总而言之,午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双向的,是好还是坏取决于午睡是否合理。

那么生活中想要让午睡合理,需要达到什么标准呢?

二、不想午睡白睡?要达到这5个标准

午睡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情,做得好能促进身体健康,做得不好非但会让午睡白睡,还会使身体承受很大的健康风险。因此,中老年人在午睡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标准,使午睡尽量发挥出积极作用。

标准①:睡前饮食要合理

想让午睡促进身体健康,睡前的饮食必须要合理,它主要体现在饮食本身以及时间间隔上

如果吃得很油腻、很饱且吃完后马上午睡,在此过程中由于血液循环速度降低以及血液流向胃部、血压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中老年人很容易因此出现消化负担加重以及大脑供血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健康问题。

因此,建议中老年人在午睡前吃七分饱且不要吃得太油腻,在吃完后的半个小时内可以散散步促进食物消化,之后再去午睡。

标准②:午睡时间要适中

在午睡时间的选择上,建议中老年人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个时间段内睡。

而在时间长短方面,则建议将午睡时间尽量控制在20~30分钟这个区间,小于20分钟达不到放松身心的效果,而大于30分钟特别是大于1小时,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精神欠佳等健康隐患。

标准③:午睡姿势要对

午睡也是睡觉的一种,因此睡姿也十分重要。

生活中不建议中老年人趴着睡或者卧着睡,否则容易出现颈椎受损、心脏负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根据临床多项研究,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人群,睡姿以头高脚低的右侧卧位为宜,可以减小打鼾的概率,并减轻对心脏的压迫。

标准④:环境要舒适

在午睡时,外界环境太吵闹会阻碍睡眠者进入深度睡眠,进而很容易出现中途醒过来的情况,这会对午睡质量造成严重打击。另外,如果睡眠环境中的光线太亮或者温度过高,也同样会对午睡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午睡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因此,中老年人在午睡时,睡眠环境应该尽量幽静,同时还要保证光线、温度等都处于一个合适的区间。夏天时可以在午睡前通过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降低温度(注意睡觉时要关闭),而在冬天则可以用空调、暖气等设备升高温度,尽可能塑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标准⑤:睡醒后宜轻度活动

人在睡醒之后,意识从模糊到完全清醒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在此区间做一些幅度过大的动作,例如突然坐起赶着去上厕所,很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害,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此类意外损害的发生概率以及程度会较一般人的更高。

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在内的人群,在午睡醒来后起身动作一定要轻柔,头有点晕的可以坐在床上缓几分钟,等到意识清晰之后可以活动一下手脚并喝口水,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并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在达到以上5个标准之后,人们可以从午睡中获得很多的好处但前提是身体状况适合午睡,如果自身情况不适合还要执意进行,只会得不偿失

那么,那些人不建议午睡呢?

三、你属于这三种人吗?是的话不建议午睡

中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更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所以,关于健康方面的事情一定要慎重。

这不,在中老年人是否需要午睡这个问题上,专家之间便存在着很多争议,最终争论的结果便是:至少有3类中老年人不适宜午睡

① BMI大于标准20%,且年纪大于64岁的人

之所以不建议BMI大于标准20%,且年纪大于64岁的人进行午睡,主要是出于体重、年龄这两个原因的考虑。

BMI(体重指数)的标准范围为18.5kg/m²到24kg/m²,一般超过24kg/m²便表明体重超标,大于标准的20%则说明体重严重超标,而在临床上,体重严重超标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另外,年纪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一般年纪越大其出现概率也会越高。

因此,相较于一般人,BMI大于标准20%且年纪大于64岁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

虽然合理的午睡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有利,但是想要使它合理必须达到很多标准,这对中老年人来说有点困难,很容易因为环境嘈杂等各种意外影响午睡质量,进而反过来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出现。所以,生活中不建议这类中老年人午睡。

② 存在严重血液循环系统障碍的中老年人

脑梗、心肌梗塞等患者,在临床上都属于存在严重血液循环系统障碍的人群。较一般人来说,这类人群即使合理午睡,也容易因为供血不均匀、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原因出现大脑或心脏等部位的供血不足,从而加重脑梗、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病情

当然,如果午睡不合理,病情加重的程度会更严重。

因此,对于存在严重血液循环系统障碍的中老年人而言,无论是午睡合理还是不合理,都不会对身体健康有太大的帮助,反而存在着许多隐患。

③ 患有低血压的中老年人

由于午睡有促进血压降低的作用,患有低血压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因为午睡,而导致低血压病情加重,进而醒来后出现头晕、头疼等不适症状。因此,临床上也同样不建议低血压人群午睡。

总之针对这3类中老年人,建议他们与其午睡,不如先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体重、血压等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张持晨,李欣茹,石磊.多重慢病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健康的双向关系——午睡行为的调节作用[J].人口与发展,2023,29(04):162-172+112.

[2].午睡超时更易肥胖[J].科学大观园,2023(11):6.

[3].频繁午睡或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J].微循环学杂志,2022,32(03):7.

[4].三类老年人不宜午睡[J].河北中医,2014,36(08):1278.

[5].午睡必需谨记这五要点[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3(03):7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午睡   低血压   中老年人   血压   心血管疾病   睡眠   建议   时间   标准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